尽管在自己的孩子降临之前,我是有些思想准备的——在此之前,我已经有三年小学教师、四年师范教师的经历,自我感觉好像听惯了孩子的嬉闹声,习惯了孩子的纠缠,感受了孩子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也曾多次领略家长讲述孩子时的兴奋、无奈、苦与乐……但是,当我的孩子真正带着第一声哭声来到这个世界时,我还是显得措手不及,甚至束手无策。比如,面对孩子的第一次大便,我惊奇地发现,孩子的大便不是我所意料之中的那样。当时我有些怀疑自己色弱的眼睛,甚至很紧张,孩子的大便怎么是这种颜色的?我赶紧跑去问医生,得到了医生“没问题”的明确答复后,我才感到自己少见多怪了。<br> 孩子的第一次大便怎么会是这种颜色?这是我直面孩子的没有经过大脑思考而冒出来的第一个问题。<br> 随后,一些亲戚朋友前来看望,无论年少的还是年长的都期望抱抱孩子,而此时孩子似乎很给“面子”,小脸上露出那么一丁点儿神色,乐得众人连说:“笑了,笑了。”可没过几天,孩子的本性就开始显山露水了,时不时就哇哇大哭,弄得我们手忙脚乱,但我所发挥的作用不大,许多时候只有她妈妈一抱,孩子才慢慢地停止哭声。<br>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对爸爸与妈妈的感觉好像不一样?在孩子快满月的时候,我已经觉得有点筋疲力尽了,可孩子没有半点通情达理的迹象,反而常常在我刚要迷迷糊糊入睡的时候,她就睁大了眼睛。当然此时孩子唯一的呼喊方式就是哭。孩子如此昼夜颠倒的状态,真让我们苦不堪言,那怎样才能使孩子在晚上和我们一样入眠?这又是一个要思考的问题。<br> 而最让我心急、心疼而又心烦的,就是孩子生病发烧。记得孩子第一次感冒发烧时,急得我见到同事、朋友就打听哪个医院、哪个医生最好。当护士给孩子打吊针找不到孩子头上的静脉而拔出、再扎、再拔出、再扎下去,而且我还必须使劲地按住孩子的手脚和脑袋,孩子那杀猪般的声嘶力竭的惨叫,那感觉才叫心痛……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哭声听多了,渐渐听懂了哭声的内涵,比如孩子想吃东西与身体不舒服的哭声完全不一样。<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