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沟通时,我们选择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些带来安慰,有些造成伤害;有些拉开距离,有些培养亲密;有些产生鸿沟,有些碰触心灵、促进依赖、增加力量。举一个例子来看。
在一家健康食品店购物时,我听到一阵孩子的哭声,循着声音,看到一位大约四岁的小女孩躺在地上放声大哭,似乎没有人陪在她身边。我环视四周,柜台旁的一个女人回答了我没有说出口的疑问:“我不知道她的母亲在哪儿,这个男孩好像是她的哥哥。”
女孩的哥哥大约九岁,站在走廊里的一辆购物车旁。我靠着痛哭的小女孩在地板上坐下,尝试猜测她为什么哭泣。
“你是不是等了很久,一直想离开这家商店?”我问。
“是的!”她说。
“你想回家了吗?”
“是的!”她哭得更伤心了。
“时间拖得太长,好像妈妈的速度很慢啊!”
“是的!”她回答。这一次,女孩抬起头,用泪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
“在这个无聊的商店里等这么久真不好受。”我说。
“嗯哼!”
这时,她的哥哥走到我们旁边,做了一个不耐烦的手势,“快点,莉齐,站起来。”
我转向男孩,说:“你也厌倦了等妈妈,是吗?”
“是啊!”停了一下,他又补充道,“现在电视上正在播最好看的节目。”
“哦?”我说,“你们看不到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了?”
“是的!”莉齐把节目的名字告诉了我。
“真让人郁闷啊!”我肯定了她的感受,“这个节目下次播出是什么时候?”
“明天。”他们齐声说。“每天都有。”男孩又补充了一句。
“你们担心猜不出今天错过的内容?”我问,心想他们也许是担心跟不上情节发展。
“是的。”莉齐说,她的哥哥也点点头。接着,莉齐站起来,我作了自我介绍,莉齐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我说:“遇到你们我真高兴。”莉齐钻进我的臂弯,我站起来,抱着她,这时的她已经平静下来。
她的哥哥靠近我们,说:“我相信我们能猜出今天的节目内容,莉齐。”莉齐笑了。
就在这时,孩子的母亲匆匆赶来,感谢我提供的帮助。
抚慰心灵的话未必能真正改变什么,莉齐依然没能在希望的时间回家,依然错过了喜欢的电视节目,改变的只是她的感觉,以及她在商店里度过剩余时间的方式。通常,我们习惯采用的谈话方式往往会否定孩子的想法,下面我们来看看,如果我“慈爱而温和”地否定莉齐的想法,将会出现什么情形。
假设看到莉齐躺在地上哭时,我问:“你为什么哭?”问“为什么”会让孩子产生防备心理,意味着我们看不出她有什么理由哭泣,然而,孩子们通常相信引起他们哭泣的原因显而易见;同时,“为什么”还暗示出对哭泣孩子的责备:“为一点儿事闹成这样,你是怎么回事?”
出于示范的目的,让我们假设,对于我的问题“你为什么哭”,莉齐的回答是:“我想回家。”
“我相信妈妈很快就会好的,”我这样说,“想看看这里的东西吗?” 乍一看,最后一句的话题转换似乎没有什么不妥,然而事实上,它否定了莉齐的感受,不是一次,而是两次。第一,对莉齐来说,妈妈花了很长的时间购物,而我随意推测这一过程会很快结束,否定了莉齐的急躁;第二,我试图转移莉齐的注意力的举动似乎是在说:“让我们假装你没有感到难受,而是过得很开心。”这否定了她表达自己的感受,诉说内心的烦躁和心愿的要求。
如果莉齐愿意转移注意力,她也许会很快停止哭泣。然而,由于她的不悦仍然很强烈,她的感受依旧没有得到肯定,无论多么吸引人的事物,都不能满足她的情感需求。
出于讨论的需要,让我们假设,莉齐不喜欢我为转移她的注意力所作出的努力,反而哭得更加大声:“我要看电视节目,我要回家。”
“你可以改天再看这个节目,”我继续否定她的感受,“而且,看太多电视对你不好。”
这样一来,我和莉齐之间的距离会愈发疏远,以至于她只想躲开我。我无视她的焦躁,不理会她的挫败感,试图转移她的真实感受,暗示她没有理由感到不安,因此,莉齐不会再向我表达她的感受和需求。在她眼里,我并不站在她这一边。
我和莉齐的谈话很难再继续下去,否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增加她的不悦,因为孩子自然地想维护自己的立场,最终,她会找到一个办法摆脱我,并且心情比刚才更加难过。
当孩子意识到他可以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放心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也看到家长重视他的看法后,常常会自己创造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平静地接受现实。相反,当孩子的感受被否定,并且没有能力解决眼前的问题时,他只会感到生气,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在假设的情景中,我的行为使莉齐不满,她一定会把愤怒的情绪转移到母亲身上,加剧自己和母亲的不悦。相反,在现实中,我的出现让莉齐感到安慰,她的感受得到了肯定,于是,她可以平静地接受不能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这个事实。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