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不群少年时<br> 少年时光<br> 梁启超的幼年是在一片“神童”的赞誉声中度过的。<br> 优裕的家庭经济条件,使梁启超能够较早地开始启蒙教育。二三岁时母亲就教他识字,四五岁时,就在祖父的教导下读《四书》、《五经》,晚上,祖父一面给他讲故事,一面让他背书,还教他书法。<br> 慈祥而又严厉的祖父,给幼年启超的心田播下了求知的种子。祖父给他讲的激动人心的英雄故事,孕育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意识。<br> 童年的梁启超聪明过人,才思敏捷,“8岁学为文,9岁能缀千言”,12岁考中首榜第一名秀才,被乡人称为“神童”。当地群众流传不少“神童”梁启超的故事。<br> 一天,梁启超爬上竹梯玩耍。祖父怕他有危险,望着梁启超急叫:“快下来,快下来!会跌死你的……”梁启超看见祖父急成那样子,竟又往上再攀一级,还冲口念出两句:“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祖父听到后不由开心大笑,感到乖孙非比寻常。<br> 梁启超10岁那年,跟父亲入城,夜里住在秀才李兆镜家。李家正厅对面有个杏花园,梁启超第二天早晨起来便走到杏花园玩耍,但见朵朵带露杏花争奇斗艳,十分可爱,便摘了几朵。突然听到脚步声由远而近,原来是父亲与李秀才来了。梁启超急忙将杏花藏于袖里,但仍被父亲看见了。父亲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责怪儿子,便以对对联的形式来处罚他。父亲吟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仰头凝思,瞥见对面厅檐挂着“挡煞”的大镜,即念出下联:“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李兆镜拍掌叫绝,于是道:“让老夫也来考一考贤侄,‘推车出小陌’,怎样?”梁启超立刻对上:“策马入长安。”“好,好!”李兆镜连声赞好。在欢悦的气氛中,父亲饶了梁启超的过错。<br> 还有一天,梁启超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当时正在厅里与父亲谈着什么。梁启超从外面玩得满头大汗走进来,从茶几上提起茶壶斟了一大碗凉开水正想喝,却被客人叫住了,“启超,你过来。”客人说,“我知道你认识很多字,我来考考你。”客人见茶几上铺着一张大纸,提笔便狂草了一个“龙”字:“你读给我听。”梁启超看了一眼,摇摇头。客人哈哈大笑。梁启超没理他,一口气喝了摆在茶几上的那碗凉开水。客人看了又哈哈大笑,道:“饮茶龙上水。”梁启超用右衫袖抹一下嘴角,说:“写字狗耙田。”梁启超的讥讽让父亲尴尬,正要惩罚他,客人却说:“令公子对答工整,才思敏捷,实在令人惊异。”<br> 1882年,梁启超刚满9岁,他的祖父和父亲就决定让他到广州去考秀才。梁启超第一次离家出远门,由新会坐船沿西江而上,同船的乘客大部分都是赴省应试的读书人,其中有十多岁的少年,也有四五十岁的老书生,面对这些兄长、叔伯,年龄最小的启超不免有几分怯意。舟行途中,满船的书生们故作高雅,赋诗连篇。一天中午,大伙儿舟中共餐,有人忽然提议以“餐中咸鱼”为题吟诗作句。当满船学子还在苦思冥想之际,梁启超卓尔不群地当众咏出了“太公垂钓后,胶鬲举盐初”之句。“太公”、“胶鬲”都是古书上的历史人物。胶鬲贩鱼盐,鱼加盐,为咸鱼。这十个字,风格高雅,诗意浓厚,博得众人一片喝彩。满船的人都惊叹启超小小年纪却有不寻常的才华。<br> 心灵秘诀<br> 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古英雄出少年。<br> 少年是什么?是人生漫漫几十年旅程回眸一顾时的那道最绚丽的风景;是曲终宴罢、人去楼空后,仍然萦绕耳边的那段最华彩的乐章;在一年四季中,少年是百花盛开的春天,它孕育了秋天的累累硕果;在一天二十四小时里,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它给人以蓬勃无限的生机。<br>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国民族英雄岳飞如是说。<br>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少年。每一个人的少年都会不一样。人生最为遗憾的,莫过于少年荒废,青春空掷;人生最幸福的,莫过于少年有成,青春无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