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美感与表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606724
  • 作      者:
    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主编
  • 出 版 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一个蕴藏着极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也是一个非常脆弱、容易被错误定向的时期。幼儿期的良好发展是幼儿后继学习与终生发展的坚实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是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和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一整套比较明确具体的标准、指标与支持性策略活动,来反映国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与应达水平的合理期望,并体现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方向与质量的基本要求。本书为《美感与表现》,由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编著。

展开
作者简介

  宏章家庭教育,多年来针对孩子成长的教育问题,出版过多部家教系列图书,其中包含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常青藤式的精英教育等。

展开
内容介绍

      3~6岁的儿童正处于审美敏感期,审美的敏感期是螺旋式发展的,一开始是关注外在的事物,接下来是关注自身。美感萌发于儿童的无意识中,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力甚至要远远超过成人。《美感与表现》从“感受与欣赏”和“美感与创造”两个领域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进行阐述,并配以专家解析和指导。同时辅以配套的支持性策略与活动。帮助父母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和孩子一同成长,顺利度过审美敏感期。《美感与表现》由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编著。

展开
精彩书摘

  美的事物围绕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对美的存在熟视无睹,或者即使愿意去欣赏它们,但却没有相应的审美能力得到应有的享受,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空间与精神空间都将是狭窄的。正如费尔巴哈所说:“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情感,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具备了审美感受力和欣赏力的儿童才能真正投入到审美活动当中,并从审美活动中得到有益的审美教育。
  感受力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无论我们获得了什么样的生存条件,都需要我们有良好的感受力去承受。良好的感受力能使人意识到自己还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工作机器或学习机器,但是有了感受力,就得关注这个感受力的品位是高或是低。这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做什么样的人,将他的家布置成什么样子,是将美好带给这个世界还是将丑陋带给这个世界。如果一个儿童有良好的审美观,他就会按照这一审美观去建构和发展自己,他会发现生活中那些不美的因素,去改变它或者避开它。如果他的生活不符合他的审美要求,他就会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去创造理想的生活。
  审美要从欣赏开始,美的欣赏能力比美的创造能力更重要。一个对美不会欣赏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而一个人对美的欣赏与感受能力,即简称美感。
  美感就是儿童对客观事物有着美的感受和体验,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基础。美感的培养不仅要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更要通过儿童自身的创造和对美好事物的再现。艳丽的色彩、优美的线条、和谐的造型,完美的构图等,都能引起儿童愉快的体验、美好的感受,如他们面对艳丽的鲜花会发出赞叹:“好看!”在这一心情激动的情境中,儿童也就出现了不自觉的萌芽状态的美感。虽然它是不明确和深刻的,但却具有一定的审美性质。
  作为父母,应该满腔热情地带领孩子在美的世界中漫游,不断地给予美的教育,让他们能够发现美、欣赏美。
  对儿童来说,美感教育仅限于初级的启蒙范围内,着眼于一些易引起感官愉快的形式,而不涉及深层次的内涵。也就是说,通过幼儿自身的器官、手、眼、耳和动作的配合,在探索中认识物体的形状、色彩、结构等,这种感知活动越充分,就越能激起儿童对美的追求。因而,培养儿童的感受能力就是培养儿童美感的基础,也是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的基础。
  美感是人的一种高级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婴儿对美的事物没有反应。如果给婴儿播放有微风和海浪声音的录音,能使他们感到安宁和愉悦,这就表明婴儿能对美产生反应。只是婴儿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是模糊的,在情绪上也只是表现为笼统的愉悦感。
  3岁后的儿童能够感受线条、形状、色彩等符号所表达的情感、意蕴。这个阶段的幼儿更加专注于艺术作品外在的、普遍的形式化特征,对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蕴产生移情式体验,这就使他们初步具备了作为一个欣赏者所需要的条件。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对欣赏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形象的整体把握,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
  3~6岁儿童的探索精神、求知欲和漫无边际的想象,都处在一生中最旺盛的时期,而孩子这时对事物及现象的认识却是最直接的、具体的、综合的,最容易诱发他们认知欲望的是新、奇、趣、美的东西而不是知识本身。
  3~6岁儿童的感受与欣赏能力,是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一种丰富生动的感受。他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和有趣:蔚蓝的天空、闪烁的群星、广阔的原野、潺潺的流水,它们虽然没有生命,然而却是美好的。这些事物对于儿童来说,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儿童不仅用欣赏的眼光来看他们,而且会和它们进行有趣的对话。
  大自然是天然的感受与欣赏的课堂,而且大自然的美景不是静止不动、一成不变的。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四季特征吸引着孩子去看、去听、去感受,激发孩子对自然的审美愉悦。儿童对自然美的感受十分有利于他们艺术心理的发展,儿童欣赏自然美,是一种真正的艺术意义上的欣赏,不带有任何功利的欲念,而且和自然界契合无间,浑然一体。
  针对儿童这一时期的特点,父母应注重把儿童的情感目标放在首位,带孩子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领略自然风光和造型优美的建筑,欣赏五彩缤纷的展览,阅读优秀的儿童作品,参加有特色的音乐会等,激发孩子对美的事物的情感,启发他们对事物现象美的认识。这样既能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也能起到发展孩子智力的作用。
  1. 衡量关注和发现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标准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命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致影响其心智的动作或生理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就称之为“敏感力”。
  蒙台梭利所称的“敏感期”是指这样的一段时期: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热情,直到满足其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从6岁开始就处于感官敏感期。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会借助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
  在言语形成之前,儿童主要依靠感知来认识世界。感知在3~6岁儿童的认知活动中仍占据优势。可以说,儿童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声音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的。
  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要借助它们经常性地引导儿童去发现美,让儿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是培养儿童具有良好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前提。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感受与欣赏检验标准

1.衡量关注和发现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标准
在言语形成之前,儿童主要依靠感知来认识世界。可以说,儿童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声音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

4岁儿童标准
3~4岁孩子的审美能力发展极为迅速,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讲,他们接触到的任何对象都是有生命的。

5岁儿童标准
儿童对外在形状要求完整是儿童审美敏感期的一个征兆,接着孩子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开始挑选自己的衣服,开始琢磨怎样让自己更完美。

6岁儿童标准
孩子有了发现,心中生起感动,这个时候父母如果能适当加以引导,无论对知识的探索与深入,或者文学、艺术想象能力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2.衡量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和作品标准
幼儿天生就喜欢艺术,如果幼儿不喜欢,则问题在于成人,在于成人不善于去引发幼儿的兴趣。我们不是为了一定把孩子都培养成专业的艺术人才,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享受艺术的熏陶,这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益。

4岁儿童标准
艺术形式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大都用声音、色彩或动作姿态来描绘,这正符合3~4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5岁儿童标准
儿童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一个空空的容器,因此儿童家庭艺术教育,不是父母单方面从外部进行的灌输,而是以儿童的心灵发展为本位,对其内部生长力的激活。

6岁儿童标准
儿童的评价、见解往往是很原始的,并且大致在他们的概念范围内转来转去,好与坏、对与错、喜欢与不喜欢。虽然如此,但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能轻视这个美学见解的萌芽。
3.衡量能初步感受艺术的基本特征标准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从本质上来讲是儿童自主的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与外界交流的工具。在艺术活动中,儿童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的所知所感,还能够整理、整合自己的经验,不断构建自我。

4岁儿童标准
审美是在远离功利的基础上,追求的一种愉悦心态。艺术活动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教会孩子掌握多少艺术知识和技巧,而在于培养一种艺术素养,提高孩子的审美感受能力。

5岁儿童标准
幼儿欣赏艺术作品时情感会非常投入,能和艺术作品达到情感共鸣,并且易“入”难“出”,表情、语气、语调会一直随着艺术作品的情感而变化。

6岁儿童标准
一些抽象派大师的画作,用我们成人的语言很难传达其中的寓意,但孩子们可以。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想象,用他们独有的理解力,完全可以“诠释”大师画中的寓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