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孩子自主选择的世纪
◎李开复
要培养听话的孩子,更要培养有主见的孩子
记者:中国的孩子都习惯于听从父母的安排,而中国的父母也习惯于安排子女的事。这种家教模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李开复:有—位中国留学生看完了我《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三封信》后,感触很深,他写了一封信给我说:“很小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长大,长大了做什么,我当时没有想;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高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做什么,我没有想过;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要出国,出国做什么,我也没有想过;现在留学拿到了学位,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该做些什么呢?这次,我要好好地想一想。谢谢你的第三封信,它唤醒了我埋藏了25年的进取心,它改变了我25年来被动的生活方式。从今天开始,我要积极主动地为自己而生活!”
这位中国留学生25岁时才想到了自己“有选择的权利”,而在“开复学生网”我每天都能看到“只有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做”的留言。这说明还有很多的大学生、研究生至今依然在被动的道路上迷茫地生活着。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因为,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地深,生怕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受一点挫折、伤害,习惯了使用越俎代庖的方式,替孩子设计人生规划;中国的孩子也习惯了听从父母、老师的安排。这导致了中国孩子从小就迷失在“自我缺失”的海洋里,长大成人之后对父母、师长仍有很强的依赖性。
记者: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培养的。如今还按照这个模式来培养孩子有什么不好吗?
李开复: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作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还要做讲道理、有主见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却不见得懂道理。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听话。这是新时期对孩子的新要求。
二十一世纪是自主选择的世纪。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因为信息时代取代工业时代、世界无边的竞争、放权自由的管理模式’,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这就说明,时代变了,对人的培养模式也得随之而变。
记者: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哪些变化呢?
李开复: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人们对人才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在现代化的企业中,有更多的人享有决策的权力,有更多的人必须在思考中不断创新,也有更多的人有足够的空间来决定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大多数人的工作不再是机械式的重复劳动,而是需要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复杂劳动。所以,今天大多数优秀的企业对人才的期望是: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
如今的中小学生,长大以后就将面临那样的自主创新要求很高的社会。他们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业,自己的老师,自己的老板,自己的公司;是创业还是加入公司,是学工还是学商……每天面临的都是这些无尽的选择,需要很强的独立性、责任心、选择能力、判断力来对之做出选择。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等着别人帮他作决定或做事情,那他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你的孩子要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里生存、竞争、成功,他必须早早地就学会自主选择。
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心的声音
记者:在一般家长看来,是孩子就不会太懂事、太成熟,在孩子成家立业以前就得接受家长的指导和设计。家长的支配意识太强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不利影响?
李开复:在一般家长的眼里,自己的孩子可能永远长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岁,或更早的时候就愿意把自己当作大人来考虑。孩子上了中学以后,家长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谈话方式和孩子讨论问题,而不应再以完全的“家长”作风来对待孩子。比如,理想、学习动力、玩耍、事业心、为人处世、爱情、交友、处理家庭问题等,都可以和孩子进行平等地交谈。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不是这样做的,他们管孩子管得很死,孩子的任何思想、行为都得符合他们的心愿,他们不允许孩子超越他们的思想,更不允许孩子自作主张。
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被动接受的环境里,很容易成为一个消极被动、没有主见的人。消极被动的人在学生时代喜欢把不如意的事情纷纷归罪于基因遗传、星座、血型等因素,并由此变得自怨自艾,总是怪罪别人的不是,指责环境的恶劣,从而陷入消极被动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消极被动的人进入社会后,总是认为自己受环境和他人的左右,如果别人不指点,环境不改变,自己就只能这样消极被动地生活下去。因为习惯了等待命运的安排或贵人的相助,所以他们只相信事情会主动找上他们,而不相信自己能主导或推动事情的进展。这种消极被动的人现在就处于被动、受制于人的地位,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人更难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一心一意为孩子的前途、命运着想的家长,干吗要把孩子管教成那样的人呢?
记者:明智的家长,应让孩子从小树立怎样的自主意识呢?
李开复:孩子是家庭的一员,更是社会的一员。家长管不了孩子一辈子,孩子早晚都得脱离父母的视线,自己对自己负责。所以,与其事事监管周到,不如早早就让孩子树立这样的意识:
每个人都不是别人的附属物,应该努力迫使自己从被动转向主动,成为自己未来生活的主人;没有人比你自己更在乎你的生活和学习;没有人比你自己更适于管理你的人生和前途;只有积极主动的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只有积极主动的你,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你,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更多的主动。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你自己唯一的司机,千万不要让别人驾驶你的生命之车。你要稳稳地坐在司机的位置上,决定自己何时要停、要倒车、要转弯、要加速、要刹车,等等。人生的旅途十分短暂,你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选择和决策的权利,虽然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千万不要随波逐流。
不要让任何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
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
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
记者:好的自主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能起多大的作用呢?
李开复:每个人都将接受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不受教育的人,没法在社会上生存。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当Coogle的创始人赛吉`布林和拉里.佩奇在电视上接受访问时,记者问他们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哪一所学校?他们并没有回答是斯坦福大学或密西根大学,而回答的是蒙台梭利小学自由自在的学习、没有任何消极输入的方式。在蒙台梭利的教育环境下,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是这样的积极教育方式赋予了他们勇于尝试,积极自主,自我驱动的习惯,因而带来了他们的成功。
我的父母对我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的培养也很早很及时。记得五岁的时候,我觉得幼儿园的课程太简单了,于是就主动跟父母说:“我想跳级读小学。”父母建议我还是按部就班地读书,等到有足够的能力时再去读小学。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大胆地提出。“让我尝试一下好吗?如果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没法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可如果我通过了考试,就表明我有这样的能力,那你们就应该让我去读小学。”他们爽快地把决策权交给了我:“考上了就让你读。”于是我努力读书,最后以高分考进了私立小学。事过三十多年,当时母亲带我去看放榜时,看到“李开复”三字排在榜首的那份兴奋,今天想来依然历历在目。父母给我这样—个自主选择的机会,让我懂得,只要大胆尝试,积极进取,就有机会得到我期望中的成功。这也为我日后的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当我的两个孩子都对音乐表示兴趣时,我也是对她俩说,尽力学三个月,三个月后,她们可以决定要不要再学。结果,三个月后,她们对音乐都没了兴趣,一个对画画有了兴趣,一个对戏剧有了兴趣。于是,我鼓励她们朝她们感兴趣的方向发展,结果,她们在各自的兴趣方面都发展得很不错。
画家、作家刘墉曾说:“以前我也对儿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养成了他做事不负责任的习惯。而且父母的过度包办,也让孩子变得没有礼貌、不懂得珍惜。”这就说明,凡事都包办代替的家长反而会害了孩子,让他们自己对自己负责反而会成就他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