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9063118
  • 作      者:
    东子著
  • 出 版 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好母亲决定孩子的好前程
  你是合格的母亲吗?
  你的教育方式科学有效吗?
  ……
  教育专家教你怎样做个人人羡慕的成功母亲
  东子——
  著名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
  20年教育研究,20部专著赢得百万读者行100多个城市,作1000多场家教报告国内外800多家媒体,热捧“东子教育”
  培养出中国最快乐的女孩范姜国一的父亲,以成功教子实践和新锐教育理念享誉全国
  母亲们,你的教育方式正确吗?
  这是一本母亲教育手册,更是一本教育母亲的读本。
展开
作者简介
  东子,原名范景宇,一个富有传奇经历的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畅销书作家。
  1966年11月生于吉林省扶余县。
  1982年9月,辍学务农。
  1983年3月起,先后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从事摆地摊卖菜、井下采煤、建筑力工等工作。
  1984年11月,参军到辽宁省大连市,历任连队通信员、团司令部作战通信员、师政治部新闻报道员(借调)。其间,自学了初高中文科的相关课程,并参加了军报举办的新闻写作和新闻摄影学习。
  1988年9月,创办吉林省扶余市信息开发部,并先后主编《信息快讯》、《新城信息报》。1989年4月,参加吉林大学中文系新闻大专班自学考试学习。
  1992年3月,应聘到《海南青年报》,先后任编辑、记者、“东子心理热线”主持人、社会文化部主任。
  1994年9月,破格入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系硕士学位课程进修班学习,师从著名心理学家欧阳伦教授。
  1996年9月,任陕西省公关协会院校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兼任陕西省大学生公关礼仪队指导老师和《校园公关报》主编;同时,应邀为西安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东子心理咨询站》节目。其间,先后两次率领大学生穿越沙漠。
  1999年8月,任《浙江青年报》东子心理热线工作室主任、“东子心理热线”电话和专栏主持人。同时,任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东子心理热线”节目主持人。
  2000年8月,加盟《城市晚报》,任“东子心理热线”电话和专栏主持人,同年底,获“明星记者”称号。
  2003年4月,创办吉林省首家专业心理咨询机构——长春东子心理咨询事务所。
  现居长春,从事教育研究与写作。
  主要经历
  1、生活经历:种地、打工、当兵、经商历经十载,做编辑、记者、节目主持人、大学教师、心理医生又一十八年。
  2、生活地域:中国的东(华东的青岛、济南、杭州)、西(西北的西安、西南的重庆)、南(华南的海口)、北(东北的沈阳、大连,华北的北京)。
  3、社会活动:应邀为海口、西安、青岛、北京、济南、杭州、长春、大连、长沙、广州、南京、重庆、天津、沈阳、深圳、吉林、烟台、珠海、株洲、咸阳、渭南、温州、宁波、三亚、东莞、江门、沧州、松原、龙口、招远、五指山、万宁、东方、文昌、泊头、汨罗、九台、公主岭、儋州、瑞安等100多个城市作相关演讲报告1000多场,为海南广播电视大学、西安翻译学院、吉林传播学院等国内多所高校讲授新闻传播学、社会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思想道德修养、涉外礼仪等课程;应邀为《特区家庭报》、《新潮时报》、《青年时报》、《半岛晨报》、《成都晚报》、《现代女报》、《新商报》、《女性大世界》杂志、《做人与处世》杂志、《人生与伴侣》杂志、《大连教育》杂志、浙江人民广播电台、西安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内多家媒体开设专栏或节目。
  4、所得成果:发表新闻、散文、杂文、报告文学、专业论文等各类文章700多万字。出版《母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中国母亲教育批判》、《初中三年,决定孩子的未来》、《细节培养,决定孩子的一生》、《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全集》、《中国式父教》、《中国式身教》、《象牙塔内的心结》、《新世纪中学生心理问答360例》、《中国大学生热点问题演讲实录》、《打开心窗》、《真爱无阻》、《亲子天空》、《城市午夜》、《午夜心情》、《为自己喝彩》、《花开时谁在流泪》、《心灵后花园》、《应试之外别样路》、《最快乐的家教》、《快乐教育18法》、《玩过小学》(范姜国一著东子点评)等心理、教育、婚恋、励志著作25部(其中畅销书8部)。
  5、媒体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大公报》、台湾《海峡时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华新闻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解放日报》、《家庭》杂志、《演讲与口才》杂志、《成功》杂志、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天津卫视、北京卫视、吉林卫视、浙江卫视、上海卫视、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腾讯网等海内外800多家媒体报道过其事迹和教育理念。
  社会角色
  ○“三三教育”创始人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团中央青少年研究人才库专家/全国妇联家庭教育专家团专家
  经典语录
  中国的孩子最苦,中国的家长最累。
  读书不是为了考大学,而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分数与能力相比粪土不如。
  越玩越智慧,越玩越自信,越玩越优秀。
  有益的玩就是学习,科学的学习就是玩。
  让学习像游戏一样有趣,让学习充满快乐
  注重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一件终生去做的事情。
  玩耍是孩子的基本权利。
  给孩子尝试失败的机会,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给孩子快乐的老师最美丽。
  阅读改变人生。
  做家务事孩子的必修课。
  要及时分享孩子的快乐。
  懂得感恩的孩子最可爱。
  不犯错的孩子长不大。
  作业多未必学习就好。
  知识有限,想象和创造无限。
  理念是方向,方法是舵手。
  早教不是越早越好。
  不要迷信双语教学。
  看电视也是一种学习。
  溺爱难成器,自强出英才。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能力是生存之本。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标杆。
  成功教子源于理性的爱。
  推却责任,丢掉义务,得到的是孩子成长的残缺。
  每人都只有一个童年,失去一个就丢掉了一生。
  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才能更有信心地面对未来。
  人生成败只是一种心态。
  给孩子乐观的性格,就等于为他买了一份终生的精神保险。
  身体力量有限,精神力量无穷。
  战机稍纵即逝,抓住机遇方能成功。
  成大事者,要胆识皆备。
  放纵自己是自毁前程。
  自律是成功的基石。
  小气只能赢得小天地,大气才能拥有大空间。
  宽容与你人生的宽度成正比。
  让孩子用自己的脚,去丈量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我们可以扶孩子一把,却不能陪他们走一辈子。
  短视只能取一时之欢,远见方能赢终身之乐。
  陈规旧俗如体内垃圾,即没营养还要蚕食养分。
  创新赢得未来。
  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让你的孩子是谁。
  家长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教无言力千钧!
  拔苗助长,只能过早地凋零。
  学外语是必要的,但并非越早越好。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有证的人。
  摒弃功利化的“神童”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凡人”。
  主观不进取,再好的环境也白搭。
  包办替代将剥夺孩子生存之能。
  娇惯迁就出来的孩子,一是寄生虫,二是小霸王。
  不放手的孩子长不大。
  欲望是个无底洞。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违背成长规律的教育,只能适得其反。
  不了解孩子,就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兴趣是成功之源。
  急功近利是一种短视行为。
  人之生存靠的是能力而非分数。
  刻意而为往往事与愿违。
  万不可以自己之短,去比他人所长。
  对“性”的认识就是对自己的认识。
  诚信是成事之本。
  有言行不一的家长,才有言而无信的孩子。
  承诺是最高的誓言,践诺是无耻的表现。
  母教有母教的作用,父教有父教的功能。
  自信的人生最美丽。
  人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微笑也是一种力量,尤其是对于育人者。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拥有生存的能力,让孩子全面成长,从而可以在漫长的一生里快乐、从容地度过每一天。
  主要作品
  自1986年10月发表第一篇文章以来,截至2008年12月,东子在国内230多家媒体发表新闻、散文、杂文、论文、纪实文学、心理案例、口述实录等不同文体文章4200多篇,700多万字。
  1、刊发东子作品的主要报刊:
  A、报纸: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健康报、健康周报、华商时报、经济信息报、北京青年报、现代教育报、现代家庭报、家庭主妇报、家庭周末报、吉林日报、吉林农民报、城市晚报、长春晚报、新晚报、吉林法制报、吉林工商报、吉林科技报、影视图书周报、白城日报、松原日报、四平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报、劳动周报、西北工商报、西南工商报、成都晚报、西安晚报、西安日报、烟台日报、烟台晚报、沈阳晚报、海南青年报、海南特区报、特区时报、特区家庭报、半岛晨报、大连日报、新商报、巷报、现代女报等。
  B、杂志:中国妇女、家庭、家庭医生、女性天地、女性大世界、女性月刊、妇女生活、演讲与口才、爱人、伴侣、家家乐、分忧、孩子、独生子女、现代家长、成功、春风、今天、民情、家庭之友、家庭生活指南、恋爱婚姻家庭、生活潮、幸福生活与科学、家庭百事通、法律与生活、这一代、青年月刊、青年月报、青年之友、做人与处世、演讲与口才、现代交际、当代青年、辽宁青年、山东青年、公共关系、起跑线、青春潮、生活潮、三月风、年轻人、人生、潇洒、新生活周刊、中国人才、健康、健报、祝您健康、健康与生活、自我保健、家教指南、科学养生、家庭保健、人人保健、人人健康、大家健康、青春与健康、健康生活、健康博览、心灵世界、心理医生、心理世界、心理与健康、知心姐姐、美与时代、健康之友、老同志之友、老年博览、老人天地等。2、出版专著:
  《象牙塔内的心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
  《新世纪中学生心理问答360例》(陕西教育出版社/2001.3)
  《中国大学生热线问题问答演讲实录》(陕西教育出版社/2001.3)
  《打开心窗——东子心理咨询手记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
  《亲子天空——东子心理咨询手记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
  《真爱无阻——东子心理咨询手记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
  《城市午夜——与dongzi谈心》(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
  《午夜心情——与dongzi品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
  《为自己喝彩》(漓江出版社/2004.9)
  《玩过小学》(范姜国一著东子点评)(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5)
  《最快乐的家教——著名教育家东子家教精华》(漓江出版社/2006.10)
  《应试之外别样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1)
  《花开时谁在流泪》(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1)
  《心灵后花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1)
  《快乐教育18法——轻松做老师教出好学生》(漓江出版社/2007.5)
  《中国式父教》(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1)
  《中国式身教》(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1)
  《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漓江出版社/2008.7)
  《母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漓江出版社/2008.10)
  《中国母亲教育批判》(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1)
  《初中三年,决定孩子的未来》(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1)
  《父亲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全集》(漓江出版社/2009.1)
  《细节培养,决定孩子的一生》(漓江出版社/2009.1)
  3、报刊发表主要作品:
  纪实作品:
  《傻子屯里的一对农民夫妇》(1987.12.21《白城日报》)
  《关注孤寡老人再婚问题》(1991.5.28《人民日报》)
  《爱的错位——大龄女青年婚恋扫描》(1991.10.16《吉林日报》)
  《来自乡野的呼唤》(1992.2《中国妇女》杂志)
  《蓝色的诱惑——海南求职纪实》(1992.8.22《北京青年报》)
  《中国人才机制的两大障碍》(1993.1《人才开发》杂志)
  《吉林,敞开了胸怀》(1993.2.1《经济协作导报》)
  《当代中国自费大中专生心态实录》(1993.2.8《海南青年报》)
  《明天吃什么?》(1994.12.2《青年生活导报》)
  《一个14岁孩子的“宣言”》(1996.2.20《中国青年报》)
  《蟋蟀王国探秘》(1999.11.2《华商时报》)
  《精神病,中国疾病之首》(1999.11.19《浙江青年报》)
  《全景透视中国心理咨询业》(1999.12.13《健康报》)
  《一个山村女教师的悲情人生》(2000.2.18《浙江青年报》)
  《25公斤女孩头顶一片天》(2001.1.6《中国妇女报》)
  《山村奇女——孙冰瑶》(2002.1.4《城市晚报》)
  《电影,离我们有多远》(2002.9.7《半岛晨报》)
  《成功者的心理素质》(2002.11《中国人才》杂志)
  《作品就是人品——张海迪访谈录》(2002.11.16《半岛晨报》)
  《阎洪臣教授的挚爱亲情》(2003.5《老年天地》杂志)
  《妈妈怎成了恶魔的代名词》(2005.4.19《家庭主妇报》)
  《活着,为了爱的更多》(2005.10.28《现代女报》)
  
  随笔杂文:
  《我给了您什么?》(1993年2月《海南青年报》)
  《吃炒粉的日子》(1994年1月《特区家庭报》)
  《明日多儒商》(1995年2月《陕西日报》)
  《说说自我称呼》(1995年3月《现代交际》)
  《大学生打工其利有三》(1995年5月《女友》)
  《学会放弃》(1996年7月7日《烟台日报》)
  《给孩子以尊重》(1996年2月20日《中国青年报》)
  《和谐的经纬网》(1997年3月《公共关系》)
  《应试教育之果》(2000年2月《青年时报》)
  《我穿中山装》(2000年3月《浙江青年报》)
  《谁来教教育人者》(2001年5月《吉林日报》)
  《家长教子之责》(2001年7月《吉林日报》)
  《军旅有段插秧的日子》(2001年7月《四平日报》)
  《不做佳宾了》(2002年8月《新商报》)
  《七哥》(2002年9月《半岛晨报》)
  《谈“蛋壳心理”》(2002年9月《大连日报》)
  《为“假硕士”鸣不平》(2002年9月《现代教育报》)
  《说说女人味》(2002年11月16日《半岛晨报》)
  《乡亲》(2004年8月12日《长春晚报》)
  《还有多少身可以“典”》(2005.11.15《现代女报》)
  东子作过演讲的单位(部分)
  1、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广播电视大学、海南医学院、海南实验外国语学院、通什教育学院大学、琼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学院、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咸阳师范学院、西藏民族学院、西安邮电学院、西北大学、陕西经贸学院、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财经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统计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石油学院、西安工业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烟台大学、烟台师范学院、中国煤炭经济学院、青岛大学、青岛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山东经贸职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教育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电子工业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大学、长春光机学院、吉林教育学院、吉林工程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大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重庆工学院、重庆巴渝职业学院、沈阳大学。
  2、中专(技校、职专):海南第二卫生学校、海南工业学校、海南通什农垦中专学校、海南民族师范学校、海南民族技工学校、海南技工学校、海南财政税务学校、海南琼台师范学校、海南琼海师范学校、海南外国语师范学校、海南东方师范学校、海口技工学校、陕西化工学校、陕西商贸学校、陕西银行学校、西北税务学校、西安师范学校、西北电力技工学校、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渭南中医学校、西安医护学校、山东外贸学校、烟台粮食学校、烟台电子工业学校、烟台南山职业中专学校、山东龙口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山东招远市高级职业学校、山东计划经济学校、山东环境保护学校、山东工商管理学校、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浙江建材学校、浙江商业学校、浙江物资学校、浙江邮电技工学校、吉林女子中专学校、长春林业学校、长春建材学校、重庆创业商务职业学校、大连太平洋教育培训学校、大连市沙河口区教师进修学校、河北省泊头市教师进修学校。
  3、中学(初中、高中):海南中学、海南第二中学、海南农恳中学、海南华侨中学、海南国兴中学、海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海南琼山中学、海南文昌中学、海南万宁中学、海南昌江中学、海南八所中学、海南琼中中学、海南定安中学、海南铁路中学、海南港务中学、海口市第一中学、海口市第四中学、西安高级中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西安市第第三中学、烟台市第五中学、山东龙口市第一中学、山东龙口中学、济南市第14中学、济南市第九中学、浙江瑞安上塘中学、杭州市向阳中学、杭州市长征中学、杭州市大关中学、长春市第108中学、长春市英俊中学、长春市第150中学、吉林公主岭市第一中学、吉林伊通县民族中学、吉林九台市实验中学、重庆市清华中学、大连市第14中学、大连市第40中学、大连市第77中学、大连市第34中学、大连市第33中学、沈阳市第141中学。
  4、小学(幼儿园):长沙市浏阳河小学、长沙市育才小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湖南汨罗市城郊小学、湖南株州市贺家坳小学、广州市德兴小学、长春市安阳小学、长春市红旗小学、第一汽车厂第四小学、长春市北安小学、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吉林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吉林松原市建设小学、吉林扶余县士英小学、重庆市树人小学、大连市甘井子区七星小学、大连市沙河口区绿波小学、大连市沙河口区玉华小学、大连市甘井子区松山小学、河北省泊头市光明小学、河北省泊头市实验小学、河北省泊头市红旗小学、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第二小学、沈阳市和平区南京街第三小学、吉林省文化系统幼儿园、长春市芳草地幼儿园、重庆市育博幼儿园、吉林省扶余县幼儿园、河北省沧州市世纪之星幼儿园、河北省沧州市幼儿艺术学校、沈阳军区政治部幼儿园、沈阳军区联勤部第二幼儿园、沈阳市小哈津(怒江)幼儿园、沈阳市铁西区教师幼儿园、沈阳市狮城幼儿园、解放军65111部队幼儿园。
  5、企事业:陕西省彩通电子有限公司、西安方宏公关策划公司、青岛太平洋保险公司、青岛威一广告企划有限公司、浙江省庆华生物工程制品有限公司、杭州会通策划有限公司、杭州装饰发展有限公司、长春中运礼品有限公司、吉林省德润地产顾问有限公司、长春武夷房地产开发公司、长春中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吉林省可利尔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吉林省昆百慧化妆品有限公司、长春华阳广告有限公司、吉林省企业经济研究所、吉林人才周刊、中国经济时报吉林记者站、吉林中脉科技实业公司、重庆慧腾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贝特商务咨询事务所。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由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家教畅销书作家东子先生撰写的,记录新型教育理念的家庭教
  育著作。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家庭教育研究的成果,以及对女儿教育的切身感受,从家庭教育的误区与缺失入手,全面揭示当前存在于母亲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从盲目进行早教、过分依赖学校、过度娇惯溺爱、不懂科学教子、不会因材施教、期望值过高、忽视性教育、缺乏身体力行、忽略父亲教育、没有进取精神等十个方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母教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其进行了科学而理性的分析论证,为深陷家庭教育误区的母亲们,辟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科学教子的光明大道。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批:盲目进行“早教”
  “早教”就是早期教育,主要是指对胎儿和婴幼儿的教育。
  如今,各种“早教”机构、“早教”方式林林总总,“教育越超前越好”一说诱惑着年轻的母亲们。“早教”创造了“神童”的传奇,让她们趋之若鹜。
  为了唯一的宝贝的前程,妈妈们正不惜一切代价地忙碌着。她们把巨大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早期教育进入家庭后,已演变成了“超早期的开发教育”。
  各大书店的“早教”书琳琅满目,铺天盖地:《蒙特梭利家庭教育实用方案(1-3岁)》、《三岁缔造一生》、《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零岁育子方案》、《0~3岁最佳人生开始》、《胎儿教育大全》……
  令人惊讶的是,在几乎所有的育儿书中,都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尤其是3岁以前教育的重要性,列举的数据可谓令人触目惊心。
  那么,年轻的母亲们是否真的明白,对幼儿过早地进行智力开发的利弊呢?
  有位年轻的妈妈,听人说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进行早期教育,于是孩子两岁时就开始给孩子灌输数的概念,再大点的时候又给他讲时间、长度等概念。妈妈还特意制订了每天的计划,逐步加码,层层深入。
  这种方法是不是好呢?它是否真能开发宝宝的智力呢?回答是否定的。
  从心理学上来讲,人的感知是受客观实践制约的。研究发现,4岁的儿童认知一日之内的时序还很困难,5-6岁已能认识一日之内及一周之内的时序,但认知一年之内的时序还是很困难。
  5岁儿童估计时间极不准确、不稳定,根本不会利用时间标尺;6岁儿童短时间知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所提高;7岁儿童开始利用标尺但尚不能主动利用标尺;8岁以后的儿童才会主动利用时间标尺,时间的知觉准确性和稳定性才开始接近成人。
  可见,两三岁的婴幼儿的感知能力还较差,这时候如果把稍微复杂的时间、区间、长度等概念硬性向孩子灌输,其结果必然事倍功半,甚至会造成宝宝感知的错觉,影响到后来的智力的正常发展。进行早期教育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急于求成,凡事还应遵循宝宝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而行。
  一份调查显示,3-6岁的孩子七成以上都在参加各种培训,众多的母亲们围着孩子的“早教”忙活着,除常规入托人园外,在课余时间不少家长还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于是,孩子在1岁内开始学认字,3岁就开始学外语。多数家长又总是把教育和学习相提并论,他们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就是教育效果的表现。
  为此,不少幼儿园也都纷纷推出,诸如“到小学入学前可让孩子识1000个或2000个字”的所谓“特色教育”。问题是超前识字、学算术和外语就真能打造出“神童”吗?那些在“早教”路上奔波的母亲们,你们在教育与快乐中找到平衡了吗?
  我们来看看,2007年10月29日《重庆晨报》的报道:
  家长五年苦心栽培,6岁娃娃会讲三国语言却失语在家。月月(化名)在父母的训练下6岁就会英、法、日三门语言,但一个月前,月月突然变得内向起来,总将自己关在房内,对于父母的关心,月月只能以哭相告。昨日,经过儿童医院医生的诊断,月月患了失语症。
  张青是重庆渝中区一家外语培训机构的英语老师,丈夫明春是一家外资银行的英语兼法语翻译。2002年张青和丈夫留学回来就生下女儿月月。从女儿开始咿咿呀呀学说话时,张青就开始用英语和女儿对话,家里放的全都是英语磁带,就连晚上也让女儿听着英文摇篮曲入睡。
  月月3岁的时候,虽然吐字不太清楚,但已经能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了。随后,丈夫又教女儿法语,虽然比英语难,但月月还是学得很快,一年时间,月月和爸爸就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了。4岁时,月月就能和妈妈说英语,和爸爸说法语,和小朋友们说普通话了。
  到6岁时,月月又学会了日语。这时,月月经常说一句话里又有英语又有普通话,有时还夹一些法语和日语。但月月学校老师反映,因月月一句话里有多国语言,同学们都嘲笑她。
  月月变得不愿意和人说话,一回家就跑进卧室。家长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什么也不说,只会哭。夫妻两人带着月月到儿童医院心理科检查。得知月月得了失语症。
  原因就在于她这么小的年龄大脑就输入了多种语言,以至于她在这些杂乱的语言面前,难以用一种纯粹的语言方式来表达……
  我们再看看以下几位妈妈的“早教”经:
  宜宜妈妈:自从打心眼里接受了“早教”理论,各种各样的“早教”方案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床头。现在儿子4岁了,周末两个半天都为孩子安排兴趣班,周六上午上思维训练、语言表达两个班,周日下午还要学英语,明年还准备让宝宝去学钢琴、游泳、轮滑、画画等,计划一大堆,我感到好累,觉得宝宝也很辛苦。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累点也值。
  冰冰妈妈:我的女儿今年5岁了,周六上午去少年宫学跳舞,平时每天还参加幼儿园的兴趣班。但看到其他宝宝好像周末至少都学两三样东西,看看周围的孩子都在识字、阅读和上英语口语,感觉我们还是让孩子学得太少了,于是打算再让她去学钢琴、奥数。孩子虽然累点,但是进步很快,我很欣喜。
  文文妈妈:我女儿刚过两岁生日,由于我和先生工作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我们就给她请了一个家庭教师式的保姆,对她进行全方面的开发教育。孩子明显比同龄孩子懂得多,我很得意于没有错过“早教”这个机会。
  以上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好母亲,但是她们的做法有诸多问题。
  1.超越年龄阶段的早期训练不妥。
  任意超越孩子年龄阶段的训练教育,已成为目前不少家庭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的教育误区。
  父母们在孩子的智力和行为活动能力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时,就急匆匆地进行所谓的“智力开发”,要求孩子做一些“高难度”训练:两三岁时开始教孩子识字、算术;到了四五岁,小学语文、数学课本就已经摆在了孩子的面前。  其实,3岁前孩子背诗识字都是徒劳的。孩子大脑在3岁以前的记忆只是机械记忆,家长常常以自己的孩子这么小就能说会道、会背诗词、会数数而骄傲,其实孩子这时并不理解一个词、一个数字代表的真实含义,只是一种短期的机械记忆,如果不定期重复,就会很快遗忘,而且这种做法并不能增强记忆力,也就是说孩子记住的东西并不比同龄人多。
  等到上学后,这些所谓的优势就会遗失,他们会重新与同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以前记的东西都白记了。这方面,我的感触很深。我的女儿范姜国(依依)当时也学了一些诗词,后来她都忘了,而我倒记住了。
  2.儿童过早读写弊病多。
  许多父母都望子成龙,而英国日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让孩子在四五岁前就读书写字,对他们日后的成长未必有利。
  研究报告指出,儿童一般要在5岁以后,才能够发挥手指的协调能力,而且男孩在这方面的发展,比女孩还要晚一些。假如父母们不考虑孩子的生理承受能力,在孩子具备基本的协调能力以前,便强迫他们学习写字,这不仅无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在众多的5岁前开始学习写字的孩子中,只有极少数儿童能够真正培养出写字能力。报告说,虽然儿童的写字和阅读能力都建立在良好的说话能力基础之上,但是未满5岁的儿童,无论他们说话能力多强,或者他们自己多么喜欢读书写字,到后来绝大多数儿童的读书和写字能力并不超群。那些儿童之所以阅读能力强,大多是因为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爱读书,子女一般都会仿效。此外,儿童读书的浓厚兴趣,大都是得到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并非强迫的。
  3.急功近利的做法埋下成长隐患。
  一项调查表明,孩子在接受过一些“早教”以后会变得没有爱心,不再懂得去包容别人。这是因为家长、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灌输知识时,会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成年人才有的竞争等观念强加于孩子身上。
  比方说,都在一个班里上课,家长往往告诉孩子要多表现,多与老师亲近,想办法让老师喜欢自己,不要被别的孩子比下去。久而久之,互相竞争、互相争宠的观念就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造成爱心减弱、心地狭隘。
  其实,0-3岁的孩子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才是主要内容,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为孩子日后的成长埋下隐患。
  4.早期教育失误会导致严重后果。
  早期教育失误,常常加剧孩子能力不均衡发展,使孩子从爱学变为厌学。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课题研究组等单位,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失衡的发现率为23.6%。其中,有14.7%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学习能力发展失衡问题。
  这些调查数据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说明学习能力发展失衡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不可忽视性。照此推算,我国14岁以下存在各种问题的少年儿童数量相当可观。
  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一无所知,父母、老师们习惯于把这部分学生视为不争气、不上进且成心捣乱的坏学生。其实,这些孩子的智商并不低,也不是态度或品质上的问题。相反,他们还很聪明,智力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只是在获得或动用听、说、读、写、算等能力上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未能达到适当水平,从而导致能力发展不均衡。
  对于学龄儿童来讲,这种发展不均衡过于明显,自然影响学习和表现。早期教育失误,常常加剧孩子学习能力的不均衡发展,并使有些孩子丧失了学习积极性,由爱学变为厌学。
  儿童的发展离不开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现在社会上提出了很多的新名词,如“胎教”、“亲子教育”、“早期智力开发”、“立体智力开发”等等,不管弄出多少名堂,很多都是伪科学!儿童的发展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适时的训练,这是0-3岁儿童保健的基本科学规律。
  就好比吃桃子,这桃子本来没熟,无论你用什么高招处理过,它吃到嘴里总是酸的。
  如果我们从一对双胞胎婴儿中挑出其中一个,训练他先学爬楼梯。结果发现,他也不过就是先会爬了几天,另一个未经训练的孩子长到一定阶段照样也会爬楼梯,无论是从智力还是从体能上看,二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这说明,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到了不同的年龄段,自然就会获得不同的技能。一些期望孩子成为天才的父母,在婴儿才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训练孩子走路、认字,好像走路走得越早越好,认字认得越多越好,这个观念是不对的。一句话,婴幼儿的发展阶段不可能超越。
  妈妈们千万不能掉进以“早期教育”为名,故意地造成父母们的不安感,从而试图牟取利益的各种从事教育事业的公司及其他各种机构的商业陷阱里。早期教育根本不需要高昂的投入,许多做父母、做爷爷奶奶的并不知“早期教育”为何物,但望子成龙心切,为孩子尽快成才不惜一掷千金。这给了某些人一个捞钱的机会。
  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应该是充分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健康状况,生活在一个丰富的感知刺激的环境和充满温暖及爱心的家庭和社会氛围中。这是早期教育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并不是花钱多就一定买得到好的早期教育,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对有些母亲那种盲目的、以为花钱就能买来好的教育的想法,是很不妥当的。
  早期教育首先是要给孩子打好基础,0~3岁是人头脑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感知发育最敏感的时期,母亲们要创造的是一个适应婴幼儿生长的环境,譬如视觉、听觉、语言、情感和能够自由自在活动的、安全的环境。这样的早期教育,效果很好,又不需要花很多的钱。
  谁都知道“拔苗助长”的故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首届京剧戏迷票友大奖赛”上,一个年仅4岁的小女孩脱颖而出,荣获大奖。对此,有人又要感慨:“看来振兴京剧还是得从娃娃抓起。”
  诚然,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理应继承和弘扬,但究竟该不该从娃娃抓起,恐怕值得商榷。这不禁使人联想起近些年国内刮起的一阵风,动辄“保护环境要从娃娃抓起”、“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云云。一时间,似乎任何大人干不好的事只要从娃娃抓起就必成无疑。
  近闻,武汉一女士苦于为年仅2岁的女儿找不到合适的家教,另有一母亲则把1岁多的儿子送进英语培训班。
  这些母亲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自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然而现实并不容乐观,社会和家庭一味重视“学习革命”的意义,人为地使幼儿教育过早小学化、成人化,而忽视了儿童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结果只能拔苗助长,弄巧成拙。别说指望出现像莫扎特那样的天才,相反对儿童的天性和潜质是一种隐性扼杀。
  给庄稼过度施肥,会造成病变和减产;一个人营养过剩,会引发肥胖综合征。同样,提早使儿童学习“革命化”,最终只能“革”了娃娃的“命”。
  早期教育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如何实施早期教育却大有学问。
  早期教育首先要提高母亲科学育儿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孩子的认知、对孩子发展的认知。应当学一些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知道孩子发展历程是什么,孩子处在哪一个阶段,有些什么特点。不掌握这些知识,就容易走入误区。
  有些母亲以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多认字,1岁认l000个字、3岁认3000个字,还认为这就是科学的育儿方法。
  其实不然,早期教育首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一种学习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对生活的认识,还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正确态度,不应过度强调技能,很多的技能其实都是与生俱来的。
  婴幼儿教育是国家、社会和每一个家庭的大事,一个人的婴幼儿、童年时代不会有第二次,错误的教育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以及孩子的一生造成重大损失。
  年轻的母亲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千万不要拔苗助长。
  迷信双语教学
  学外语是必要的,但并非越早越好
  如今中国孩子的说写能力正在全面沦丧!
  因为中国教育不重视语文和普通话的培养。而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学习却热火朝天。于是,各类双语幼儿园、双语学校铺天盖地,都赚得个盆满钵满。
  英语在中国被提到比自己的民族语言还重要的地位。让孩子从小学外语,家长追捧、学校迎合,“赢在起跑线上”的心理让越来越小的孩子早早开始接触英语语言,母亲们也为此煞费苦心。
  高女士的女儿兜兜今年5岁半,在长春市某双语幼儿园已经待了3年。兜兜每月的学费是700元,这还不包括外语教材等费用。
展开
目录
一批:盲目进行“早教”
“早教”越早越好
迷信双语教学
幼教小学化
热衷考级考证
“神童化”教育

二批:过分依赖学校
推卸自身职责
推崇重点学校
刻意讨好老师
做学校“帮凶”
缺乏与学校沟通

三批:过度娇惯溺爱
丧失理智
句办代替
娇惯迁就
过度保护
无原则满足

四批:不懂科学教子
忽略自理能力培养
不善制订成长规划
不让孩子学做家务
忽视孩子自尊需求
漠视孩子交友需要

五批:不会因材施教
不理智盲目跟风
不遵循成长规律
不了解孩子情况
不区分个性特点
不顾及兴趣爱好

六批:期望值过高
思想急功近利
追逐分数名次
追求成功成名
过分虚荣攀比
盲目聘请家教

七批:忽视性教育
不懂性知识
认为不重要
不知怎么做
缺失大环境
缺乏健康引导

八批:缺乏身体力行
做事不诚信
言行不一致
承诺不兑现
行为不自律
习惯不规范

九批:忽略父亲教育
母教取代父教
认为母教全能
男人只是挣钱
父教可有可无
传统观念作崇

十批:没有进取精神
本身不自信
角色不自我
学习不积极
工作不努力
观念不更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