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怎么做孩子会爱上学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685968
  • 作      者:
    (德)菲拉·费·毕尔肯比尔(Vera P. Birkenbihl)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
  ·入选“21世纪中国教师必读的百种好书”
  ·入选《中国教育报》“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一本让所有父母和思想开放的教育工作者都想尽早阅读的书,出版10余年,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畅销不衰!
  早一天阅读,早一天重拾学习的快乐和智慧!
  《怎么做孩子会爱上学习(第2版)》的阅读者都会承认一个共同的事实:这里的思路、方法、技巧以及学习游戏,让孩子的成绩可以成倍地提高。同时,学习对他们来说也变得容易了!
展开
作者简介

  菲拉·费·毕尔肯比尔,曾留学美国,专攻心理和新闻专业。1970年以来,她作为管理人才培训者和著作者赢得了国际声誉。她培训的对象包括宝马、IBM、西门子、索尼等世界著名公司。她的书和培训课以其不同凡响的方式,即“合乎大脑规律”的传授知识方式而著称。

展开
内容介绍

  《怎么做孩子会爱上学习(第2版)》是特意为学生的家长和思想开放的教育工作者写的。家长和学校要想得到解救,就必须成为学习的伙伴,必须能够启发孩子们独立思考,把学和做融合起来,使学生们在离开学校时具备最重要的、他们未来必需的东西:一种能力,一种终身快乐学习的能力!
  首先,有一些东西,我们在家里可以避免做或者换一种方式做。其次,对具有开创精神的教师,家长有时会产生抵触,因为他们不明白,那些教师的新尝试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因此,这本书想对这两个人群的相互合作起一点促进作用。第三,这本书提供了一些学习游戏,利用这些游戏,人们可以在家和孩子们玩出确实有价值的能力和重要的知识,从心算、正确书写到学习“数据材料”!
  从前的教师,现在终于可以使用他们以前在学校根本不允许使用的方式上课了!一方面,他们同样能够直接取用这本书里的一些学习游戏;另一方面,他们也能把这本资料推荐给家长,特别是推荐给那些曾经担心他们的孩子“智力平平”的父母们,至今仍然绝望地认为,他们的孩子大概是“太笨了”,不是学习材料的家长。

展开
精彩书评
  非常认同书中的一句话:人们越是阻碍孩子按照他的方式学习,这个孩子在他的环境里就越显得“不健全”。虽然此前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没有办法改变现实,因为学校怎么做,我们做家长的也无可奈何。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家长能改变的还有很多。
  ——welikebooks

  学习,不可能处处快乐;孩子,也必须学会艰苦地工作。问题是,我们有没有积极努力地去使学习变得引人入胜、令人快乐?书里的方法教我们家长怎么把快乐的东西附加给孩子痛苦的学习上。有趣,有用。
  ——ckham

  这本书是写给两种人读的,一是学生父母,二是思想开放的教育工作者。书中插图非常多,读起来非常轻松,操作性非常强,只要读了就想行动起来。而且这本书可以改变我们许多旧有的观念,让我们的思考更全面一些。
  ——startswar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孩子在家
  只有那些了解天然的学习技巧(那种所有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本能地,而且是极富成效地使用过的技巧)的人,才能帮助孩子们或者从一开始就把这种完美的方式保存下来,或者快活地重新发现并发展它!可惜这在一般的家庭和一般的学校里并不常见。太多的人在着力按照一种模式塑造(扭曲)孩子,而这对孩子的发展构成极大的危险。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玛丽亚·蒙特索利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发现和指出了。问题出在人们把孩子“当孩子”看待,也就是说, 当做蠢笨和无能的生物对待,重要的事儿或者不让他们沾边,或者必须简易化,这就“扼杀”了小生物们巨大的能力。玛丽亚·蒙特索利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做《孩子不是这样的》,我想把它作为必读书推荐给所有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这里引用其中的一句话:
  孩子……想要完整和独立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大人……阻碍他的工作……(大人)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因为他完全沉浸在他自己的工作法则里,这些法则不允许他……浪费一丁点儿时间,像例行公事一样,他给孩子洗澡穿衣,抱在怀里或者放在车里,收拾孩子周围所有的东西, 而不让孩子参与这些事儿……
  玛丽亚·蒙特索利曾经多次指出,孩子对他们周围的世界有一个基本的要求(但这个要求往往是被忽略的),这个要求是:
  您知道,“通常”的情况是:一位母亲想要带着孩子去买东西, 她说:“过来,妈妈给你穿上大衣……”孩子上周在幼儿园刚学了系扣子和解扣子,想运用他的新本领(并且想表演一下):“妈妈,纽扣我已经会自己……”这“通常”的妈妈怎么说?“是的,是的,我的孩子……”说着,她已经快捷地将扣子扣好了!您说,孩子会更相信什么:话语(这事你会做),还是行动(但是我做得更好/更快/更正确)?要记住:
  请您带着批评的眼光检查一下,在您的家里存在着哪些抑制孩子学习的因素。孩子在家里学东西越是自由,他将来在学校里的压力就越小。而一个孩子在家里学习自己动手的机会越少,他日后在学校感到的学习压力就越大,而且是不由自主的。换句话说:在您帮助您的孩子尽量地自己动手时,您就为您孩子的未来奠定了一个极重要的基础,这事儿从纽扣开始,而到学校的家庭作业也还远远尚未结束!
  请审视一下您给您孩子创造的环境,看看您的孩子通常有哪些事情是不被允许(或不被允许独立)去做的,因为……
  ⊙这在您看来太耽误时间了,也就是说,因为您相信,孩子这事儿是做不好的!
  您现在需要几分钟的思考,并接着做几天的仔细观察。请您注意, 当您的孩子在独立地做什么时,您是怎样经常地和过急地打断他的。请您留心,自己是怎样匆忙地夺下孩子手中的事,怎样老是要“免去” 他很想自己干的活儿!
  假如您认为,因为(小)孩子确实常常弄坏东西,所以来自大人的管束是完全合理的,那么我想给您提个建议:请您读一读玛丽亚·蒙特索利写的《孩子不是这样的》,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我确信, 您看过以后便会对典型的父母的一些“普通”观点发生质疑了!您信吗?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孩子们为什么能如此长久地出色地学习东西,我们怎样才能使他们的发展不受抑制。
  人们越是阻碍孩子按照他的方式学习并练习他所学到的东西,这个孩子在他的环境里就越显得“不健全”。
  学习不期而至
  首先,每个孩子在没有明显地“被施教”的情况下,就已经学习了大量的本领了,而且这种学习一般没有学习上的心理压力,比如:
  ⊙坐,爬,走(行动)
  ⊙抓/操作东西(伸手抓,抓住,抓牢)
  ⊙找着方向(住宅,环境)
  ⊙大量的游戏(训练)
  ⊙他的母语
  假如走路和说话是学校的学习科目的话,我们肯定会增加成千上万个走路和说话方面的残疾人(类似我们学校里在读写方面有障碍的孩子)。人们不该忘记,绝大多数所谓“成功地”经历了我们学校系统的成年人,既不能流畅地阅读,又不能正确地书写,也不能自由地口头表达(比如作一个小小的演讲)!至于正确的语法、漂亮的修辞亦或精确地表达,那就更不用谈了。
  孩子在人们任其自然的期间是怎样学习的呢?他观察世界充满着好奇;当他懂得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或者自己能做什么的时候, 那他是无限地着迷的。请记住:
  学习在最初时正如呼吸或者消化一样自然。
  成效检验自在其中
  帮助我自己去做!玛丽亚·蒙特索利让我们听见了孩子向其周围世界发出的呼吁,这呼吁我们无论怎样认真对待都不过分!它说明两点:
  第一,我们不能以为孩子没有能力,而应该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如果我们总是匆匆忙忙,没有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扣扣子什么的,那当然是不行的!第二,蒙特索利夫人的要求表明,当孩子学习做什么事情时,我们什么都不需要说,因为“成功因素”自在其中。没有必要向孩子解释,他是否“成功”了, 因为他的目标实现了多少是一目了然的。比如说:
  ⊙将水倒入一个容器里
  ⊙将东西分类归入模型框中
  ⊙解开一个纽扣
  ⊙使用唱机(录音机)
  ⊙穿衣服
  孩子学这些东西根本不需要督促,相反,大多数情况下,他周围的大人总是试图阻碍他!不需要有人对他们说:“你把一半的水都泼到地上了,宝贝!”好像孩子自己看不到这一点。另有些家长还会以一种自恃的口气作解释:“这个三角形积木根本就放不进那个圆洞的!”
  孩子们是不难发现他们的“错误”的,但他们有时需要一点时间,以便在头脑里对他们的观察进行整理加工。毕竟,他们的逻辑思维、推断能力还正在发展之中!不停地“解释”和批评只会适得其反,只会教给孩子您本来根本不想教的东西。因为这就等于是说: 你很笨,我总是要把什么都告诉你,做给你看,因为你自己是想不到的!不断地向一个孩子解释他其实能够自己察觉到的东西,他所学到的便是上述这一“课”!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孩子在家
学习不期而至
成效检验自在其中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
父母/教育者的重要课题
☆ 1. 生活障碍
☆ 2. 学校障碍
第2章 孩子在学校
⊙理由之一:为了让孩子们学些东西
⊙理由之二:为了发现和发展各种能力
⊙理由之三:为了一个良好的大众教育水平
⊙理由之四:因为没有人会自觉自愿地学习
人们不得不学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
孩子们丢失了他们活跃的智能
问题和答案的作用
怀疑和错误
学习变得像看电视一样被动
第3章 学校可以做什么
⊙理由之五: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合作
小组活动,讨论
孩子教孩子
非教育工作者到学校
孩子们走出去
☆ 1. 整个班级一起走出去
☆ 2. 分组去不同地方,然后在班级汇报
为学生提供新工具
☆ 1. 录音带替代作业本(写报告)
☆ 2. 电脑
☆ 3. 上课作“报道”(录音带/录像)
☆ 4. 电脑在学校
☆ 5. 电脑在家
第4章 交流
什么是交流
彼得的例子
基础交叉练习
进一步的交叉练习
☆ 睡8字
☆ 戴尔维氏
☆ 笛亚蒙特-转绕
孩子喜欢变化
边听音乐边学习
☆ 1. 有明显节奏的音乐
☆ 2. 主要依靠旋律的音乐
协调,协调……
第5章 合乎大脑规律的游戏=学习
正确游戏=轻松学习
自我检验带来自信
合乎大脑规律的学习
第6章 最初的、真正的学习游戏
制作游戏数字
学龄前儿童的计算游戏
☆ 第1个游戏:3是什么颜色
☆ 第2个游戏:瞎牛
☆ 第3个游戏:数字多米诺
☆ 第4个游戏:数字图画游戏
学龄前儿童最初的语言游戏
☆ 第1个语言游戏:我看见你看不见的东西
☆ 第2个语言游戏:故事训练
☆ 第3个语言游戏:茶壶游戏
其他游戏
☆ 触觉训练
☆ 寻找和找到
第7章 6-9岁孩子的游戏
☆ 游戏思路1 :“恶七”
☆ 游戏思路2 :词语游戏
☆ 游戏思路3 :我的朋友魏力
☆ 游戏思路4 :多国拼图
☆ 游戏思路5 :记忆力
☆ 游戏思路6 :抽组
☆ 游戏思路7 :嘿,别生气
专门的学习游戏
☆ 游戏思路8 :被子底下
☆ 游戏思路9 :知识竞赛
☆ 游戏思路10 :阅读游戏
☆ 游戏思路11 :书写游戏
☆ 游戏思路12 :数字扑克
第8章 提问游戏
提问游戏的基本规则
☆1. 猜一个范畴
☆2. 猜一个故事
苹果饼游戏1 :电梯里的男人
苹果饼游戏2 :约翰和玛丽
苹果饼游戏3 :阳光下的戏剧性情节
附录1 什么叫合乎大脑规律
附录2 初学者数字描画游戏的三个例子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