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在改革开放20年后的今天,已逐步暴露出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种种弊端。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卫生行业的改革滞后,这些暴露出来的弊端并未及时得到解决,因而更激起了公众的不满。这其中,尤以药价居高不下为甚,自2003年7月以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频频就此问题进行了系列报导。它说明在这一问题上,医患间矛盾已非常尖锐。公众一般都将药价居高不下归咎于医院,这确实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据报道,许多药品的出厂价都非常低,而零售价却往往高得离谱,经销商、医院及医生获取了高额的利润。据调查,大多数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509%-80%,有个别医生每月的“回扣”费就高达上万元。问题是,为何医院与医生要置职业道德与公众的不满于不顾而有如此行为呢?大多数医院医生也有难言之隐。现在国家已全部或部分减少了财政投入,退(病)休人员多、包袱重;医疗技术的收费又较低廉,不能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医务人员承担着来自生命与健康的风险,精神压力巨大,其收入却低于同样工作量的其它许多行业。因此,为了生存与发展,医院只能依赖于利润较高的药品收入;为了经济利益,少数医生猛开大处方以挣“回扣”。有人认为只要严把定价关,防止药厂虚高定价从而遏制“回扣”空间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只要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完善,就存在利益驱动,对那些因定价而失去“回扣”利润空间的药品,医院可能拒绝使用。而且,我国现行的药品定价政策还有许多问题,如成本核查难以落实。可见,药价居高不下有其诸多原因,不能单方面归咎于医生或医院的道德水平。患方及社会公众往往只盯着医院和医务人员,而没有看到医疗体制本身的弊端,以致对医方产生种种不良的社会心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