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医患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08700
  • 作      者:
    尚鹤睿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尚鹤睿,湖北宜昌人,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10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广州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被评为广东省第三批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第二届广州市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培养对象。先后担任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理事。
展开
内容介绍
    医患关系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和面对关系,这种社会互动是一种社会交流活动,主要是人的心理和行为交往的过程,因而医患关系的产生、发展与变化必然与人的认知、期望、动机、评价、态度、归因及行为等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医患关系的心理学研究》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医患关系中的角色心理、个体心理特征、认知差异、交流方式、心理冲突及沟通模式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在改革开放20年后的今天,已逐步暴露出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种种弊端。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卫生行业的改革滞后,这些暴露出来的弊端并未及时得到解决,因而更激起了公众的不满。这其中,尤以药价居高不下为甚,自2003年7月以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频频就此问题进行了系列报导。它说明在这一问题上,医患间矛盾已非常尖锐。公众一般都将药价居高不下归咎于医院,这确实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据报道,许多药品的出厂价都非常低,而零售价却往往高得离谱,经销商、医院及医生获取了高额的利润。据调查,大多数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509%-80%,有个别医生每月的“回扣”费就高达上万元。问题是,为何医院与医生要置职业道德与公众的不满于不顾而有如此行为呢?大多数医院医生也有难言之隐。现在国家已全部或部分减少了财政投入,退(病)休人员多、包袱重;医疗技术的收费又较低廉,不能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医务人员承担着来自生命与健康的风险,精神压力巨大,其收入却低于同样工作量的其它许多行业。因此,为了生存与发展,医院只能依赖于利润较高的药品收入;为了经济利益,少数医生猛开大处方以挣“回扣”。有人认为只要严把定价关,防止药厂虚高定价从而遏制“回扣”空间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只要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完善,就存在利益驱动,对那些因定价而失去“回扣”利润空间的药品,医院可能拒绝使用。而且,我国现行的药品定价政策还有许多问题,如成本核查难以落实。可见,药价居高不下有其诸多原因,不能单方面归咎于医生或医院的道德水平。患方及社会公众往往只盯着医院和医务人员,而没有看到医疗体制本身的弊端,以致对医方产生种种不良的社会心理。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医患关系的心理学审视
第一节 医患关系的心理学根源
一、医学的视角
二、社会学的视角
三、心理学的视角
四、医患关系的困境
第二节 医患关系的心理特征
一、医患关系的心理内涵
二、医患关系的个体心理特征
三、医患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
第三节 医患关系的心理建设
一、医患双方相互尊重是心理建设的前提
二、医患双方加强心理沟通是心理建设的主题
三、医患双方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建设的保证

第二章 医患关系中的角色心理
第一节 医务人员的角色及职业心理特征
一、医务人员的角色期待
二、医务人员的角色内涵
三、医务人员的职业心理特征
四、医护角色的社会化
第二节 病人角色的认知
一、病人角色含义的社会心理学讨论
二、病人角色的心理确认
三、病人角色的心理失调
四、病人角色利益的失与得
第三节 医患角色冲突与调适
一、医患角色冲突的表现
二、医患角色冲突的原因
三、医患角色冲突的调适

第三章 医患关系中的认知差异
第一节 医患认知差异的因素分析
一、医患认知差异的理解
二、医患认知差异的实质
三、医患认知差异的因素分析
四、社会公众对医患关系的认知
第二节 医患认知差异的趋同
一、转变角色意识是认知趋同的根本
二、相互理解和配合是认知趋同的前提
三、有效的双向沟通是认知趋同的关键
四、尊重双方的人格和权利是认知趋同的保障

第四章 医患心理特征分析
第一节 医患关系中患者的心态
一、患者的一般心理反应
二、患者的一般心理需要
三、不同类型患者的心理差异分析
第二节 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的心态
一、医务人员的普遍心态
二、医务人员的心理需要
三、不同类型医务人员的心态比较
第三节 医疗纠纷中的医患心理特征
一、医患纠纷的界定
二、医患纠纷中医患双方的心理特征
三、影响医患心理状态的因素分析
四、医患双方的心理调适

第五章 医患关系中的人际交往
第一节 医患关系中人际交往的形式
一、医患人际交往的形式特点
二、医患人际交往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医患关系中人际交往的心理特点
一、医患人际交往的动机与需求特点
二,医患人际交往的认知方式
三、医患人际交往的态度特点
第三节 医患人际交往中的误区
一、思维偏差是医患人际交往的“阴影”
二、社会偏见是医患人际交往的“灰色屏障”
三、知觉效应是医患人际交往的“迷雾”

第六章 医患关系中的心理冲突
第一节 医患心理冲突的理解
一、什么是心理冲突?
二、医患心理冲突的形式
三、医患心理冲突的特点
四、医患心理冲突的演化规律
五、医患心理冲突的过程及管理
第二节 医患心理冲突产生的原因透视
一、心理的误区
二、行为的禁忌
三、社会的反思
第三节 医患心理冲突的调适
一、心理冲突之少--心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
二、咨访关系与医患关系的对比思考

第七章 医患关系中的心理沟通
第一节 什么是医患心理沟通?
一、医患心理沟通的内涵
二、医患心理沟通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医患心理沟通的机理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在要求
二、医务人员角色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医疗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融洽医患关系的心理效应
五、医患冲突的化解手段
六、医患互惠双赢的结果
第三节 医患心理沟通的障碍
一、认知障碍
二、知识结构障碍
三、信息沟通障碍
四、情绪障碍
五、个性特征障碍
六、文化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