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缺乏独立性的关注来自于我的一次采访经历。那是一个暑假夏令营,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大都是学校品学兼优的孩子。作为全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代表,他们自然有理由吸引媒体人的关注。但这次采访,我却意外地把目光投向了节目之外的另一个话题。
出发当天,在我的视野里出现了一个震撼性的场面:许多父母替孩子拎着沉重的背囊来为孩子送行。不过是短短三天的暂别,可被父母们渲染成了“生离死别”的凝重。摄像的镜头中竟然出现了父母和孩子抱头痛哭的场面。
“孩子,你的背包里有奶奶给你煮的鸡蛋,饿了的时候可以吃。”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踮着脚隔着车窗再三叮嘱孙子。
我还听到了这样的富于震撼性的叮嘱:“孩子,没有妈妈给你洗脚你自己能洗吗?”那一瞬间,一种叫作震惊的情绪体验在我身上游移:“难道,这就是即将担负起我们未来的接班人?!”“这些场面还要录吗?”我的摄像为难地问我。
“当然要录!也许我们还可以制作一期能激起社会反响的专题呢!”职业的敏感让我亢奋起来。从那一刻起,我丢弃了原来的拍摄计划,把目光对准了“独立性”这个关乎孩子未来的字眼。
而更令我们吃惊的是接下来的日子。在这短短三天时间内,我一次又一次被这些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所震撼。
在宿营的第一天夜里,就有许多孩子因为想家而哭泣。这里面既有女孩子也有男孩子。我们可以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为他们开脱:年龄小、第一次离家、没有独立生活过……可接下来的情景却令你无法心平气和地接受。
在野炊的时候有许多孩子因为怕生火麻烦而吃随身带来的零食,还有的孩子因为手指被荆棘划出一个小口而哭泣不已,更令我无法接受的是一些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帮助而无法洗脚,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而无法入睡……许许多多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在那短短的三天时间内令我们摄制组一次又一次震撼。
这令我想起了20世纪80年代末一位作家的报告文学:《中国的小皇帝》。那恐怕是第一次有人关注孩子的独立性问题。多少年过去了,作家的提醒没有改变父母,也没有改变孩子,好几代人都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变成了一条缠绕在大树身上的藤条。父母和孩子们也许都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藤条赖以生存的大树倒掉后怎么办?这期节目也许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投入的一次——我邀请了阵容强大的嘉宾队伍。节目播出后,许多家长和专家都为之一震:这样缺乏独立性的孩子走上社会后能做什么?一位高校的教授在来信中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到美国去考察幼儿教育。在一个幼儿园,他看见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在低着头非常吃力地系鞋带。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系鞋带无疑是一种难度很大的技能。这位教授看见这样的场面后就非常亲切地对这个孩子说:“我来帮助你吧孩子!”。也许,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这样的帮助是很自然的——这在我们国内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没想到这个3岁的孩子.立刻拒绝了教授的好意。他站起来,挺着胸脯,把他的小脚缩回来:“谢谢。我都3岁了,可以自己来。”教授当时惊呆了。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短短的对白,让他看到了中美两国孩子独立性的比较结果:外国的孩子18岁以后就开始独立了,面对人生不再依靠父母。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家长必然从小就注意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因为这关系到他未来的生存。美国的家长从小就注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独立做事的习惯。而与之相反的是,在我们国家很多家长对孩子非常呵护,处处包办代替,很少给他们独立办事的机会。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他的自理能力必将很差,意志也会非常薄弱。
而另一位观众在来信中讲述的故事更加令人难以接受:他邻居的一个孩子,父母从小都对孩子溺爱之极,衣食住行样样包办。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既没经受过任何挫折,也没任何独立生活的体验。恶果是在多年以后才出现的——当孩子考入大学后,由于在生活上依赖惯了父母,他无法接受独立的生活方式。入校不久,他就要求休学回家。但望子成龙的父母断然拒绝了孩子的要求。接到父母的电话后,万念俱灰的孩子从宿舍楼上跳了下去……教育频道的论坛上也到处是观众的充满忧虑的叹息和呼吁:“不应该把孩子当作老母鸡翅膀下的小鸡,这样即便是他具有雄鹰的潜质也会蜕变成一只畏缩的小鸡。”“这样一代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怎么可能经受住生活的风浪?”“从现在开始,就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吧,不要等到他被社会抛弃的那一天!”没有了大树,藤条将无可依附——这样的浅显道理还不足以让家长清醒吗?让孩子做一棵大树还是做一根依附于大树的藤条呢?是到了父母们做出正确抉择的时候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