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国内外农转工及相关问题研究的进展
一 国内农转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 国外农转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相关理论的考察
一 边缘化理论
二 社会排斥理论
三 对边缘化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的简要评论
第四节 研究假设与核心概念
一 研究假设
二 核心概念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体制性吸纳与农转工人员的边缘化
第一节 城乡关系及其变化
一 城乡关系的演进
二 行政干预与我国不平等城乡关系的形成
三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与农转工人员的主动边缘化
一 建设征地与农转工的途径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比较利益
三 农转工对农民的意义
四 安置农转工人员的单位性质及其安置能力
五 农转工人员主动边缘化的表现
六 农转工人员边缘化的特征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农转工人员的被动边缘化
一 市场化以来城乡比较利益的变化
二 工人与农民内部的分化
三 农转工对于农民的意义的变化
四 农转工人员被动边缘化的表现
第四节 对农转工人员边缘化的评价
一 农民的社会地位及对其行为选择的制约性
二 对主动边缘化的评价
三 对被动边缘化的评价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体制性排斥与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
第一节 再边缘化的含义与类型
一 再边缘化的含义
二 再边缘化的类型
第二节 再边缘化的表现形式
一 工人下岗
二 买断工龄
三 内退
四 在职再边缘化
第三节 影响农转工人员再边缘化的若干因素
一 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二 劳动就业制度
三 社会保障制度
四 个人因素
第四章 影响农转工人员再边缘化的体制因素分析
第一节 企业市场化与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
一 市场化与企业的困境
二 哈尔滨轴承总厂的股份制改造与兴衰
三 企业效益的变化对农转工人员再边缘化的影响
第二节 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与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
一 企业职能行政化与冗员现象的必然性
二 “进厂服务”与“进院服务”
三 企业用工自主权的扩大与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
一 企业效益下滑与“单位制”的功能弱化
二 大集体工人的先天性不足与农转工人员再边缘化的必然性
三 社会保障功能低下对农转工人员再边缘化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影响农转工人员再边缘化的个人因素分析
第一节 农转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与城市工作的适应性
一 农转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二 城市工作的适应性与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
第二节 社会支持网与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
一 农转工人员农转工前后社会支持网的变化
二 社会支持网对农转工人员再边缘化的影响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农转工人员再边缘化的影响
第一节 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对个人的影响
一 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对其经济地位的影响
二 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对其政治地位的影响
三 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对其社会地位的影响
第二节 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对社会的影响
一 制约城市化进程
二 农转工人员上访对社会秩序的冲击
三 制造新的贫困人口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总结
一 主要的研究结论
二 再边缘化理论
第二节 讨论
一 对边缘化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的再认识
二 农转工安置政策的变化与成效
三 农转工与其他几种农民进城方式的比较
四 消除或缓解农转工人员再边缘化问题的途径
参考文献
附 录 园艺村建设征地资料汇编
后 记
展开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孙立平
作者在大量文献资料和可靠的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近50年来我国的农转工城市化,并以农转工人员的生活状况为中心分析了不同时期农转工人员在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特征。作者指出计划经济时期农转工人员是主动边缘化,在市场经济得到发展城郊农民的比较利益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是被动边缘化,而在国有企业效益下滑、下岗和失业加剧的情况下农转工人员被再边缘化。作者对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现象的描述细致、分析深刻。这项研究关于市场剧烈变动背景下农民城市化后果的分析,对我国农村快速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富有启发。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思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