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晓利推荐,同名歌曲《达摩流浪者》灵感来源
★莱昂纳德·科恩传记译者陈震作序推荐
★上路吧!一个真正自由自在的灵魂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O ever youthful,O ever weeping)原文出处
★《在路上》精神续篇,“垮掉派”人物群像,还原原版精神
★鲍勃·迪伦、披头士、艾伦·金斯堡、村上春树挚爱的作家凯鲁亚克代表作品
★融会东方禅宗思想,致敬中国唐朝诗人寒山,歌颂自由精神
本书编辑邀请我作序,大抵是因为果麦版《在路上》的序就是我写的,鉴于《达摩流浪者》可以视为《在路上》的续篇,由我继续来写能保持延续性。
和《在路上》一样,《达摩流浪者》也是一气呵成的“即兴式自发性写作”,犹如查理·帕克进行了一大段恣意畅快的即兴萨克斯吹奏(前两天适逢比波普爵士大师查理·帕克一百周年诞辰)。凯鲁亚克写就《在路上》只花了二十天,《达摩流浪者》的写作时间甚至更短。凯鲁亚克擅长用半自传半虚构的方式描绘他和友人的经历,其书中出场的人物几乎都真实存在,活脱脱勾勒出垮掉派作家、诗人群像。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尼尔·卡萨迪出现在《在路上》里,在《达摩流浪者》中亮相的则有加里·斯奈德(贾菲)、艾伦·金斯堡(阿尔瓦)、彼得·奥洛夫斯基(乔治)、菲利普·韦伦(沃伦)、菲利普·拉曼蒂亚(弗朗西斯)、迈克尔·麦克克鲁尔(艾克)、王红公(莱因侯德)等人。
《达摩流浪者》记述了旧金山诗歌复兴运动的诞生之夜——前面提及的数位垮掉派诗人在“六号画廊读书会”先后登场进行诗歌朗诵,其中金斯堡首次朗诵反主流文化长诗《嚎叫》。诗歌朗诵、纵饮派对以及爵士乐是凯鲁亚克笔下的“城市生活”,它们与书中在户外发生的背包搭车旅行、徒步攀登马特洪峰、在荒凉峰上静修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前者还带着《在路上》式的颓废、享乐和放纵,那后者就多了一份禅意、睿智和哲思。《达摩流浪者》的故事发生在《在路上》之后,大约1955 至1956 年间,当时横穿美国大陆,一路流浪、一路疯狂的凯鲁亚克(雷)感到厌倦和疲惫,直到有一天,他在旧金山的大街上遇到了诗人、翻译家加里·斯奈德(贾菲)。激发凯鲁亚克写出《在路上》的是尼尔·卡萨迪,而如果没有加里·斯奈德,就不会有《达摩流浪者》。凯鲁亚克在这两本书里分别是卡萨迪和斯奈德的追随者,可以这么说,卡萨迪和斯奈德分别决定了《在路上》和《达摩流浪者》的基调。卡萨迪热情癫狂、玩世不恭、蔑视权威、追求快感;斯奈德则沉静内省、博览群书、崇尚自然、笃信禅宗,他向凯鲁亚克介绍了佛教的精神理念。凯鲁亚克很快受到斯奈德的影响,开始寄情于自然、寄望于东方的哲学和宗教,在东方的禅意中重建自己的信仰体系。在《达摩流浪者》里,主人公雷和贾菲借助禅宗修持,努力追求禅理和心灵的宁静,一切都仿佛慢了下来,静了下来,与对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描写互相映衬。雷从《在路上》时期那个激烈对抗主流价值观的“反抗青年”,转而变成探索精神出路的“达摩流浪者”。
这条时间线堪称完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战后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冷战氛围变强、麦卡锡主义横行,虚无与悲观的心理弥漫,垮掉的一代作家和《在路上》应时而生;1955—1956 年,凯鲁亚克与斯奈德结识并成为挚友,《达摩流浪者》的故事呼之欲出;1957 年《在路上》出版,凯鲁亚克意外一举成名;次年《达摩流浪者》出版,预见性地触到了下一个十年的脉搏:《达摩流浪者》里倡导的“背包革命”(波希米亚式自由上路,反主流生活方式、反消费主义,借由东方哲学和宗教去寻找精神上的自由)是一次精神觉醒,它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反战等背景下产生的嬉皮反文化运动的前面,对一代西方青年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