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新父母:家庭教育理论与方法》:
4.4 入园准备
家长为帮助孩子顺利进入幼儿园接受集体教育所作的准备。幼儿园作为专门教育机构,其环境、人员等方面与家庭有很大区别,孩子入园是其生活的重大转折,家长应帮助子女做好身心各方面的充分准备:(1)积极心态的准备,要消除孩子对幼儿园的畏惧心理,引起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美好向往;(2)同伴交往能力的准备,要创设条件引导孩子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技能,体验交往的乐趣;(3)生活自理能力的准备,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等;(4)物质上的准备。
具体而言,家长应该做好下列相关事项——
带宝宝到幼儿园附近玩耍,使宝宝逐渐喜欢幼儿园环境,如果能够,还可以带宝宝去看他所在班级的环境、墙饰、玩具、睡眠环境、床、盥洗室、如厕的地方、户外活动场所等,这样就会使宝宝对“幼儿园”有直观美好的感受。
很多幼儿园开设有亲子班,家长可以在宝宝入园的前两个月带宝宝上幼儿园开办的亲子班,这样宝宝就知道幼儿园是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地方,而且他会在活动过程中认识许多小朋友和老师,还会玩到许多家中没有的玩具,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
让宝宝与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宝宝一起玩,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这些宝宝将来可能会上同一个幼儿园,甚至在同一个班,他们彼此先熟悉了,会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入园后,父母可以利用接送宝宝的时间,主动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及其家长,鼓励宝宝们在一起玩,分散宝宝与家长分离的焦虑,让宝宝尽早融入群体生活。
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并有意识地在家里提前调整宝宝的作息时间。在家里,宝宝有专人看护,吃饭、喝水的时候都有人照顾,但是到了幼儿园就要自己做这些事情,所以需要在家提前锻炼,要让宝宝自己洗脸、洗手、脱穿衣服、上厕所、独立睡觉等。调整作息时间以使宝宝在家的作息安排和幼儿园的一致,这样宝宝入园后就不会感到不适应。
让宝宝学会清楚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宝宝表达能力差,那么宝宝的状况和要求就容易被老师忽视。因此父母要多和宝宝说话,鼓励宝宝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父母已经猜到宝宝想要什么,也要鼓励宝宝说出来,比如“我不舒服”“我尿裤子了”“我饿了”“我要上厕所”等,鼓励宝宝到幼儿园后把老师当作妈妈,向老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4.5 入学准备
家长为帮助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学习所做的准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后者以学习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家长要做好子女入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顺利过渡:(1)激发孩子的学习愿望和兴趣,让其对小学生活有积极的向往;(2)生活上要加强自我服务能力、简单劳动技能的培养;(3)加强身体锻炼,培养健康的体魄,以承担小学生在脑力和体力上的负担;(4)加强小学学习活动所需的心理准备,如稳定的注意力、积极活跃的思维能力、流畅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学校是孩子将要获得知识、度过宝贵学习时光的地方,只有教会他热爱这个地方,他才会在那里安心、愉快地学习。家长先要以高兴的心情向孩子描述学校丰富多彩的生活,讲一些师生深厚情谊的故事,讲自己小时候上学的情况,向孩子介绍学校是干什么的,学校里有哪些常规的部门,每个部门的功能是什么,老师讲课的内容是如何有趣……家长可以借此吸引孩子,诱发孩子对学校的向往心理。
教师是孩子智慧的启蒙者,家长要让孩子在入学之前就形成对老师良好的印象,要尽量详尽地向孩子讲述老师的光荣职责,讲讲自己从小如何受到老师的亲切教诲与培养,以及自己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和留恋之情,在孩子心中树立起老师和蔼可亲、庄重严肃、知识渊博、热爱儿童的第一印象;家长千万不要用老师去威胁和吓唬孩子,比如说“不听话就交给老师去管”“上了学,老师就会把你……”“老师才不会像妈妈一样对你呢”,也不能贬低老师的作用,歪曲老师的形象,如果孩子对老师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和误解,就会影响他入学的积极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