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早期教育的奥秘
人是一种精神动物,幼儿也不例外。成人的大脑每天都离不开精神食粮,可是许多家长让幼儿的大脑每天都处于饥饿状态。早期教育就是解决幼儿的精神饥饿问题。
早期教育是科学的。它从婴儿出生时就开始。目的是把孩子与生俱来的灵性与能力往利于孩子成长的方向引导,从而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幼儿的时间不是可以随便浪费的。它比人一生的任何时期的时间都宝贵,因为幼儿期正处于人的脑部发育期,而人的脑部发育只有一次,这时的学习并不是多数人印象中枯燥的“学习”,而是在帮助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这个时间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引导对了,它会积极地影响人的一生。
1.0~3岁认知兴趣敏感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0~3岁是幼儿认知兴趣的敏感期。让孩子在这个时期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987年我怀孕期间,开始关注早期教育方面的书籍。当时书店里这方面的书非常少。一天,我偶然看到一本书——《零岁教育的奥秘》。书很薄,只有几十页厚,但书中的理念却强烈地吸引了我。我买下了它。没有料到的是,这本薄薄的书影响了我的一生。
这本书通过卡尔?威特的事例来说明卡尔?威特教育理念:孩子潜能递减法则,即越接近零岁的教育,对人的潜力开发也就越充分。卡尔?威特教育理念与婴幼儿的脑部发育情况相适应。婴儿刚出生时,脑的平均重量约为370克,到6个月时即达700克左右,1岁时达900克左右,3岁时约为出生时脑重量的3倍,7岁时接近成人的脑重量。脑既是肉体之躯,又是精神活动的器官。所以,脑的充分发育既需物质营养,也需要精神营养。良好的信息刺激是大脑的精神食粮。抓住幼儿脑部发育的重要时期,利用其脑神经的敏感性,对其进行早期教育,对促使幼儿大脑的发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受卡尔?威特教育理念的影响,女儿一出生,我就开始对她进行早期教育。
视觉、听觉与手的抓握能力
从女儿出生15天起,我开始用玩具刺激她的视觉和听觉。拿“不倒鸭”玩具,在她眼前左右缓慢移动,她的眼睛也随之移动;用小铃铛在她的耳边轻轻摇动,她的头随之转动。我把“不倒鸭”放在她的手里,训练她手的抓握能力。很快她就熟练地自己玩“不倒鸭”了。她躺在床上,把“不倒鸭”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又从手上传到两只脚上,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女儿8个月大时,我开始引导她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她的眼睛看到什么,我就告诉她那是什么。比如:女儿关注电视机时,我就一边用手指着电视机,一边给女儿说这是电视机;当女儿关注洗衣机时,我就说这是洗衣机。婴儿看到什么,家长就说出她关注的事物的名称。这样帮助他们认识世界,有利于婴儿早说话,也是对婴儿最初的语言教育。
当女儿需要什么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时,我心领神会,但没有即刻满足,而是先替她用语言表达出来,再满足她的需要。女儿指着水,我没有即刻把水端给她喝,而是问:你是想喝水吗?她点头,我再把水递给她。孩子听我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就是孩子思维的过程,也是对语言理解的过程。
听是说的基础。孩子听得多了就会提早用语言表达自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很多孩子说话晚,反应慢,就是因为家长没有有意识地给孩子多讲话,没有给孩子创造听的环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