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387046
  • 作      者:
    王宏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家有熊孩子,爸妈一定要懂的那些“治孩”心理学

  孩子有“36变”,妈妈有“72招”

  学点心理学,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轻松搞定熊孩子

  ★北师大“豆豆妈妈”王宏30年教育精华

  ★华语世界杰出的亲子教育专家钟思嘉教授倾情作序推荐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硕士,美国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豆豆妈妈工作室首席专家,女性心理和家庭教育培训师,父母效能系统培训认证讲师,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和企事业单位特聘家庭教育专家。擅长子女教育与家庭关系调节,具有近三千名青少年儿童问题解决经验,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洞察孩子的问题,90分钟就能解除家长的烦恼!出版《豆豆妈妈的成长》《宝贝的72变和我的36招》《父母效能培训手册》。
展开
内容介绍
  对爸爸妈妈而言,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美丽而漫长的过程,既为你带来了惊喜和满足,也常常伴随着烦恼与困惑。他们的行为具有两面性,时而乖巧可爱似天使,时而磨蹭拖拉、马虎粗心、注意力不集中、胆小怕生、逆反冲动、任性捣乱、暴躁撒谎等,仿佛魔鬼附体,简直就是一个熊孩子!
  《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依据作者咨询实录,通过对这些熊孩子的心理进行分析和诊断,帮助年轻父母理解儿童的行为目的、了解自己生气的原因、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并施以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依据作者咨询实录,通过对这些熊孩子的心理进行分析和诊断,帮助年轻父母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了解自己生气的原因,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并施以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
  ——北师大“豆豆妈妈” 王宏

  ★我喜欢“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这个书名,它反映出4~12岁孩子的问题和心理咨询专家的建议,深信本书的问世是今日父母和孩子的一大福音。
  ——美国俄勒冈大学博士、华语世界杰出的亲子教育专家 钟思嘉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妈妈的叙述与疑问
  我的孩子非常聪明,在幼儿园里无论学习、人际关系、自理能力等各方面都表现极好,深得老师赞赏。可是,一到家里就变得脆弱、急躁、依赖妈妈,总要跟妈妈一起玩,动辄哭泣,攻击爸爸,与爸爸对立。我们总希望她性格开朗、坚强、稳定,妈妈的观点是要在充分的爱中建立安全感,培养自信,建立规则,走向自立自强;爸爸则认为女儿的脆弱、喜怒无常都是妈妈惯的,要严格培养。为此,两人不断争论、探索。
  我们读过许多育儿的书籍,可是对于孩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比如,昨晚吃晚饭时,孩子对我说“谁需要什么要举手,不能直接说我要什么”。我想这是她在幼儿园学到的规则,就说好。我先吃完,就对她说妈妈挺累,到客厅休息一会儿,然后就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报。不一会儿,女儿在餐厅朝我不满地大声嚷起来:“我举了好久,怎么看不见!”我这才发现,她在那里举手想要什么东西,还没等我解释,她就委屈地跑到小屋大哭起来。她爸爸也在客厅看报,说:“看这孩子现在脆弱成什么样了,你不要去,要忽视她这种无理行为。”
  我尽管觉得他说得对,但同时我又觉得父母都在客厅看报,无论孩子哭多久都置之不理,这种方法不只是冷淡,简直就是冷漠,这不仅不会使孩子坚强,反而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情感,造成亲子隔阂。
  我不顾爱人的阻拦,在孩子哭了十几分钟之后,假装去小屋干别的事,当她发泄完了,需要台阶下的时候可以制造机会,不致再造成冷漠的伤害。我只是去干别的事,像一本书里面所教授的办法,进进出出,并不去关注她,但让她知道妈妈就在旁边。第二次我拿东西时,女儿用腿挡住我,不让我出去,这时她已躺到地上了,我就顺势把她抱起来,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紧紧抱着她,她仍在大哭,在我怀里扭动身体,又继续大哭了有10分钟,然后,她突然就平静下来,懊恼地说:“你怎么不说话呀!”我平静地说:“你心里还有什么不痛快吗?”她也平静下来说:“没有。”我又说:“妈妈跟你说累了,到客厅休息,妈妈低头看报,怎么能看见你举手呢?你要是叫妈妈就能听见了。告诉妈妈,你想要什么?”她说:“我想再吃一碗饭。”“好,妈妈给你盛。”
  然后,她就平静而高兴地坐到餐桌前把饭吃完,情绪一直很好。但当我到厨房,碰到我爱人时,他对我大吼:“我对你失望透顶!你就是被那本书给毒害了!”当然,我也和他大吵几句,幸好,女儿正在餐厅吃饭,没有受到影响,而后爸爸也没当着孩子再表露什么。他总认为我把孩子娇惯坏了,而我总认为充满爱、尊重、理解才能培养孩子真正的自信和坚强,因为,冷落高压下并不能培养出真正的自信和坚强,只能造就弱者的沉默和对父母的隔阂。才4岁的孩子,她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爱、原则,我怎么会把孩子惯坏?正如以上事例,也许她只是需要父母的关注,也许处于规则没有被遵守的愤怒,也许白天在幼儿园有什么别扭事需要发泄,在人与人之间,谁能明白究竟对方发生了什么事,谁能完全测知孩子的心灵?但有原则的爱,总不会有害吧,我们终其一生最需要的就是爱、尊重和理解,我们有什么理
  由干巴巴地对待孩子,把孩子像机器一样培养,面对孩子首先是面对另一个生命,生命与生命之间首先是关怀。这就是我们之间观念和认识上的分歧。
  妈妈说得很有道理,关键是如何避免与爸爸的冲突影响到菲菲的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尊重、理解,爸爸也需要啊!妈妈自己也需要啊!
  豆豆妈妈诊断
  孩子的话没有傻话,孩子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一般来说,学龄前孩子的行为目的主要是吸引注意和争取权利。您的孩子很聪明,她知道如何做来获得注意。在幼儿园,她表现优秀,从而获得老师的赞赏(吸引老师的注意);在妈妈面前,她脆弱、依赖、动辄哭泣,妈妈会安慰她(吸引妈妈的注意);在爸爸面前,攻击爸爸,由于爸爸严厉,会批评她(吸引爸爸的注意)。孩子一般会采取建设性的行为来达到目的,但是当建设性行为无法达到目的时,他就会采取破坏性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满足了行为目的的行为都会保留下来。这样看来,如果父母的行为没有改变,孩子的行为也不会改善。
  您说的要让孩子在爱和关心的氛围中成长,这是非常对的。您在整个过程中接纳了孩子的悲伤、委屈,当孩子平静后再表达“我的信息”,告诉孩子妈妈很累,并保持理智,平等与孩子对话,都会让孩子感到被尊重,最后孩子愉快地吃完饭,情绪很好。
  您还告诉孩子父母都在客厅,看不到她举手,如果叫妈妈一声更好些,孩子应该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了解到用哭闹的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明白只有理智地表达自己的信息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了情绪的体察、管理和运用,这正是情商三部曲,您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但是,面对爸爸的愤怒、指责,妈妈没有接纳他的感受和情绪,夫妻两人在情绪背景下,在理智的层面上争论,不仅不会达成一致,反而伤害彼此的感情,更对菲菲的成长不利。
  父母教育不一致导致孩子爱发脾气
  对于吸引注意的孩子,父母的应对方式是“忽视”她,但当她有良好的表现时,“给予注意”,重要的是父母主动“给予”不是“得到”。即菲菲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鼓励肯定她,当她哭闹的时候可以先尝试忽视她。“忽视”并不是不理睬,而是平静地告诉她妈妈在等她说话。然后仔细观察孩子的反应,区分孩子是吸引注意的哭还是悲伤、委屈的哭。这两种哭的区分不是根据“哭”本身来判断,而是根据父母的“感觉”来判断,这样看来,同一种哭,每个人的分类可能不同,反应也不一样。
  如果父母感到很烦,可以判断为吸引注意的哭;否则,应该是悲伤、委屈的哭。这两种哭的处理方法正好相反,前一种要“忽视”,后一种要“关注”。正如以上菲菲的哭,妈妈认为菲菲可能是委屈、发泄,就采取接纳孩子的方式应对,效果很好。但是爸爸听到菲菲哭,可能感到很烦,所以爸爸采取“忽视”的反应。
  其实,爸爸妈妈对菲菲采取的反应方式都符合各自的感觉和判断,他们对孩子的处理方式没有不妥,但是他们夫妻二人之间试图让对方接受自己观点的方式出现了问题,两个人都用自己的标准评价对方的反应,都觉得对方错了,导致彼此的不快和冲突。
  面对爸爸的愤怒、指责,如果妈妈也有情绪,先不要和对方理论,首先要做的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正如面对菲菲一样。然后把和孩子沟通的技巧用于和爱人沟通,接纳爸爸的不满情绪,表达对爱人的关注、理解和尊重。
  其实两个人的目标是一致的,一定可以找到平衡点,夫妻之间更需要互相的理解和支持。两个人可以不一致,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只要对孩子的教育有效果都可以用。至少可以达成共识:一方管教孩子时,另一方不要干涉,双方在教育孩子上产生不一致观点时应该在私底下沟通,更应该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沟通。
        ……
展开
目录
Chapter1 情绪篇
1 晚餐大哭大闹的女孩
父母教育不一致导致孩子爱发脾气
2 谁弄坏了我的纸飞机
孩子宁愿激怒家长也不愿意被忽视
3 揭开"校园多动症"的谜底
理智对待老师告状
4 不想上幼儿园的孩子
家长的智慧在于正确区分孩子的话,是负向情绪还是吸引注意
5 除了哭,你还会什么
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6 都是儿童椅的错
哥哥哭闹有原因:要和弟弟争妈妈的爱
7 爸爸妈妈,你们不爱我了吗
父母前后不一致地替孩子解决问题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
目 录 Contents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 II
8 谁偷了我和儿子的快乐
改善的基础是重塑良好的亲子关系
9 "愤怒"的墨水瓶
父母的双重标准导致孩子情绪化
10 我控制不了自己
父母过度挑剔导致孩子情绪极度压抑和无度爆发

Chapter2 习惯篇
1 早晨磨蹭一声吼
姐姐磨蹭有原因:要和妹妹争妈妈的爱
2 10岁的爱情女"专家"
老师告状怎么办
3 搞砸了的母子关系
培养孩子好习惯要从良好的亲子关系开始
4 好习惯是打出来的吗
孩子越打越逆反
5 做不完的作业,玩不够的花样
父母教育冲突导致孩子缺乏规则意识
6 刁蛮公主丁丁的"七宗罪"
父母生气时不是教育而是教训孩子
7 令人头疼的淘气包
孩子总是被批评就会给自己贴上"坏孩子"标签
8 孩子,你为什么撒谎
家长期望过高导致孩子撒谎
9 爱插话的孩子
父母和老师有效沟通才能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10 爱捅娄子的调皮大王
情商培养从建立规矩开始

Chapter3 学习篇
1 分数重压下的孩子
听话的孩子压力大
2 厌学的幼儿园大班孩子
过早学习危害大
3 妈妈脸上的晴雨表
妈妈的肯定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
4 功课全部不及格怎么办
接纳孩子的不足就是给予孩子进步的动力
5 我的冤家儿子
孩子用磨蹭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6 怎样在10点前写完作业
称职家长应该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孩子
7 写不完的作业,发不完的火
六大原因导致孩子作业写不完
8 一激动就动手的孩子
孩子的两面性:天使与魔鬼共存
9 周末是这样度过的
根据孩子的压力进程调整学习计划
10 妈妈,我太累了
制定时间表和星星表,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

Chapter4 性格篇
1 害怕天黑的男孩
孩子怕黑有目的
2 沉重的2+3=5
过早学习导致孩子挫败和不自信
3 大事小事一团糟
父母包办代替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和自尊
4 不催不动的男孩
父母要用行动而不是唠叨来帮助孩子"知行合一"
5 眼睛"掉"进电视里的男孩
分清问题根源,培养孩子责任感
6 明知故犯为哪般
孩子不能抵制诱惑是因为缺乏自控力
7 生了锈的"木偶人"
从生活小事培养孩子责任感
8 上小学后的烦恼
家长和老师的反应影响孩子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识
9 见着困难就绕着走
父母学习积极倾听能够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10 孤独的小女孩
帮助孩子交朋友是提高人际能力的基石

Chapter5 问题篇
1 孩子行为密码--幽默还是哗众取宠
听其言而观其行,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
制定阶梯目标矫正孩子的不当行为
2 沟通三部曲:"接纳-反映-讨论"
如何听懂孩子的话外音
如何及时化解孩子心中的烦闷
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3 孩子发脾气,家长怎么办--序曲:儿子伤心了
尊重情绪,引导行为
4 孩子发脾气,家长怎么办--高潮:儿子骂妈妈白痴、
神经病
家长,请压住你的怒火
5 孩子发脾气,家长怎么办--尾声:儿子认错
积极面对孩子的负向情绪
6 妈妈,为什么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听懂孩子的话外音,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7 儿子考了79分
接纳而不是讲道理,让孩子更合作
8 孩子不爱写作文怎么办
鼓励三段论,培养孩子自信心
9 孩子犯错怎么办--女儿总是从家里拿钱
承担行为结果,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0 儿子说作业写完了,他是撒谎吗
区分问题所有权,孩子学习更主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