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奥州小道(陈德文译文选)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001662
  • 作      者:
    [日]松尾芭蕉
  • 译      者:
    陈德文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文类,松尾芭蕉是把俳谐推向高峰的中心人物,在日本文学史上有“俳圣”之称。
贵族气的“雅”趣,加上庶民性的“俗”味,创造了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芭蕉继承日本和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提出枯淡、闲寂、轻妙等美学概念,融汇人生即旅、诸行无常的存在哲学。所创蕉门蕉风,影响深远,不仅在日本历久不衰,而且至今影响世界文坛。
《奥州小道》收录芭蕉的纪行散文和精美俳句,引导读者领略这位日本伟大的俳句诗人的神采。芭蕉一生数次出行,凡有美景名胜处,无不留下他的影子和诗句。
展开
作者简介
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江户时代俳谐诗人,本名松尾宗房,别号桃青、泊船堂、风罗坊等,生于日本三重县的伊贺国。他在贞门、谈林两派的基础上把俳谐发展成了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庶民诗,创立了具有娴雅、枯淡、纤细、空灵风格的蕉风俳谐。他的作品被日本近代文学家称为俳谐的典范,至今仍被奉为“俳圣”。

译者简介
陈德文,生于1940年。南京大学教授,日本文学翻译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本语专业。1985—1986年任早稻田大学特别研究员。曾两度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聘学者,分别于国学院大学、东海大学进行专题研究。1998—2017年任爱知文教大学专任教授、大学院指导教授。翻译日本文学名家名著多种。著作有《日本现代文学史》《岛崎藤村研究》,散文集《我在樱花之国》《花吹雪》《樱花雪月》《岛国走笔》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文坛一代宗师、“俳圣”松尾芭蕉的散文与俳句集,收录芭蕉的主要代表作品。本书共有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纪行•日记”,后一部分是“俳文”。“纪行•日记”包括松尾芭蕉著名的《奥州小道》及《野曝纪行》《鹿岛纪行》《笈之小文》《更科纪行》《嵯峨日记》六篇著作,“俳文”约占全书一半,共一百一十八篇。松尾芭蕉之思想、情感、经历、观感皆在其中。
展开
精彩书摘
野曝纪行 

旅行千里,不聚路粮。或曰:“三更月下入无何。”假昔人之杖,于贞享甲子秋八月,出江上之破屋。风声呼号身犹寒。

决心死就野,秋风吹我身。
寄寓整十秋,却指江户是故乡。

过箱根关之日,秋雨潇潇,山皆为云所隐。

雾雨藏富士,妙在不见中。

某氏千里,此次途中助手,为我尽心尽力。平素已成莫逆之交。朋友信有哉,此人。

深川芭蕉在心中,而今却向富士行。(千里)

行至富士川畔,闻三岁弃儿哭声哀。想必是无力养育,遂托付于急流,弃置于河滩,只待小小生命像露水一般消亡。寒冷的秋风扑打着这棵小草,是魂消于今夜,还是命断于明朝?从袖中取出食物,投之而去。

闻猿声啼而断肠的诗人呵,听到风吹弃儿的声音将知何?

这究竟是为什么?你遭到父亲的憎恶吗?你受到母亲的怨恨吗?不,父亲不会憎恶你,母亲也不会嫌弃你,这都是天命所定,你是为自已的生不逢时而痛哭。
渡过大井川那天,整日下雨。

秋雨江户掐指算,今日当渡大井川。(千里)

马上吟
道旁木槿花,马儿吃掉它。

二十日后的月亮,微微可见。山麓一片黑暗。马上挥鞭,驰之数里未闻鸡鸣。杜牧《早行》诗中的残梦,至小夜中山忽儿惊悟。

马上惊残梦,月远茶烟升。

松叶屋风瀑此人正在伊势,我去寻访,在那里住了十天左右。腰带不带寸铁,领上只悬一囊,手携十八数珠。似僧犹有尘,似俗已无发。我虽非僧,已是剃发之人,类似浮屠之属,不许入事于神前。日幕参拜外宫,见一华表旁微微昏暗,佛灯处处可见。“无上尊贵的山顶松风”砭人肌肤。深有所感,遂得下句:

晦日无月明,风暴狂卷千岁杉。

西行谷之麓有流水,见女人们在此洗芋。

窈窕洗芋的女子呵,我若是西行,
一定为你们献上一曲歌。

当日归途中,过某家荼店时,一位名叫“蝶”的女子说:“请照我的名字写首俳句吧。”说着伸出白色衣袖来。故为之写上一句:
兰香熏蝶翅。
展开
目录
纪行•日记编
野曝纪行
鹿岛纪行
笈之小文
更科纪行
奥州小道
嵯峨日记

俳文编

译后记
新版寄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