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身体与癌变的身体
有超过3000万种的生物生存在地球上,小的有细菌,大的有蚂蚁、螽斯、蚱蜢等昆虫,比昆虫大的有青鲻、沙丁鱼、秋刀鱼等鱼类。比鱼类更为进化的有蜥蜴、乌龟、鳄鱼等爬行动物。而比爬行动物更为进化的是猫、犬、狮子以及人类等哺乳动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其外形当然是千奇百怪的,复杂程度更是各不相同。
尽管如此,所有的生物都有两个特征。第一,无论哪种生物,都是以细胞作为生存单位的。比如人类就是由60万亿个细胞集合而成的。因此研究生物的话,对细胞进行详细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第二,细胞都是有寿命的。因此老的细胞死亡之前,必须复制老的细胞合成新的细胞。产生新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增殖。如果细胞增殖没有进行,当老的细胞死掉后,不久,生命体就会死去。
新的细胞被复制合成,细胞总数就会增加。当老的细胞死掉后,新生成的细胞就会取而代之(图1-1)。
所以,在正常状态下,细胞总数通常是维持稳定的。用生命科学的语言来描述的话,就是“在健康的身体里,细胞的增殖受到严格的调控”。
但是细胞的增殖有时也会发生偏差。一种偏差就是细胞不发生增殖,也就是新细胞不生成,而先前的老细胞又会死掉,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会使相关的组织遭到破坏,作为生命的个体就会死亡。
对癌症的发生机制进一步了解后,我们知道了癌症是多细胞生物在很长的生命过程里不可避免出现的基因疾病。常见的癌症发生机制是促进细胞增殖的“加速器”基因(即“原癌基因”)和减缓细胞增殖的“减速器”基因(即“抑癌基因”)出现了问题。
“原”是“原来的”的头文字,稍后会详细介绍,已经发现的原癌基因有100多个,抑癌基因有20多个。这些基因如果发生突变的话,细胞将会持续增殖,变成具有很强生命力的癌细胞。
为什么基因会发生突变?由于我们的身体暴露在各种各样的物质中,这些物质易被细胞吸收,一旦进入到细胞核中,就会攻击基因,造成基因损伤。
因此,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基因很容易受到很多损伤,如果不加以控制,大量的损伤就会积累起来。这些积累超过一定程度,细胞增殖就会变得无法控制。
如果基因的损伤没有被修复完好,就会引发癌症。实际上我们并非这么容易地就患上癌症,因为损伤的基因大部分能被很好地修复。但是,我们如果因此而盲目乐观的话,还为时尚早。
DNA损伤不能被修复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DNA复制时,受损伤的地方就很容易引起基因突变。
基因发生突变后,完整的基因就会变成有缺陷的基因。细咆分裂时,这个缺陷基因会继续遗传给子细胞。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