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社会生活的哲学视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2056025
  • 作      者:
    吴倬,臧峰宇著
  • 出 版 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吴倬,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兼任教育部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及中国传媒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时代精神的思考》、《在二十一世纪的地平线上》、《清华名师讲坛》、《当代中国价值论与相关问题研究》;著有《神的世界探源》、《现代西方人学名著选评》等。发表论文120余篇。曾获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奖等,作为课程负责人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被评为精品课和北京市精品课。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世界发展问题研究中心历史与文献研究室主任。兼任教育部社科委哲学学部秘书。清华大学法学博士,辽宁大学哲学硕士、文学学士。曾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从事学术访问。出版专著《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以人学为视角的当代解读》、译著《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及随笔集《人生三思》、《人生三谈》、《读人新裁》等,合著《社会公共性研究》、《当代中国价值论与相关问题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及译文多篇。曾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佳教案奖·佳演示奖(2009)、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青年优秀论文奖(2010)。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丛书:当代社会生活的哲学视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分五章具体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青年发展的启示,涉及人的素质现代化、人生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自我实现、文化创新、哲学应用等多方面问题,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应有之义。该书深入浅出,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哲学的理论规定与哲学大众化的实践指向。不仅对高校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从事教学与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党政干部、企业家、新闻记者、中小学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优秀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素质现代化
  纵观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我们应当看到,决定工作成败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是人的因素。只要有了高素质的人,一切工作都能取得成效。社会进步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进步;实现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素质现代化;综合国力从根本上说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提高和能力的增强。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发展和人的现代化问题。
  一、科学发展观呼唤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
  当今时代,传统发展观的弊端日益暴露,如何更好更快地科学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坚持以认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最为重要的社会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的基本精神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科学发展观要求人的实践活动坚持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成功的实践才能改造世界,满足人的需要,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成功的实践是既坚持真理原则又坚持价值原则的实践。这就是说,成功实践的必要前提在于,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即坚持真理原则;同时,还要严格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要求办事,即坚持价值原则。一切实践活动概莫能外。
  二是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自然辩证法》中高度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可以看到,环境保护良好、生态适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无疑能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生活在社会中,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人与社会关系的辩证法。此外,在当代社会生活紧张的节奏中,人们还应学会调整自己的身心健康,实现人与自我的协调,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是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一切为了人民”,说明人是目的,“一切依靠人民”,说明人是手段。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人民性,即“以人为本”地处理社会发展问题。为此,要把人看作最重要的资源,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健全民主法制、实行开明政治、达到社会和谐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的社会。同时,还要创造条件,使每个人全面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使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从而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
  总之,要塑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有现代化的全面素质的人。倡导人们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全面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以及健全的体魄。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素质现代化
一、科学发展观呼唤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
二、全球化给人的素质现代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三、时代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人的素质及其社会作用
五、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社会功能
一、价值观与人们的实践活动
二、价值意识的形式与价值观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五、正确的价值观是自我实现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唯物史观、和谐社会与自我实现
一、“自我实现”是主体能动的发展形式
二、正确认识人本主义思潮的自我实现观
三、唯物史观视野中的自我实现
四、生态危机与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
五、和谐社会视域中的生态文化建设
第四章  文化自觉、思维创新与幸福观念
一、历史唯物主义对文化的规定
二、文化自觉倡导思维创新
三、思维创新彰显时代精神
四、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路径
五、如何在人生哲学中理解幸福
第五章  公共生活与政治哲学的价值诉求
一、市场经济与公共生活的和谐召唤
二、如何重塑当代哲学的公共性
三、当代共同体的和谐实践与价值关怀
四、“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
五、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