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理性的功能 探索哲学深度 怀特海思想精粹
0.00     定价 ¥ 5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34214
  • 作      者:
    [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 译      者:
    周邦宪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1.一代哲学大家、过程哲学创始人怀特海讲述理性的功能。

2.怀特海研究专家周邦宪倾力译介。

3.全本新译,精装设计,“商务印书馆怀特海作品系列”的重磅作品。


展开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是20世纪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哲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学界公认的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在宇宙论、认识论、宗教学说三个方面超越了前人。他的《过程与实在》一书,堪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媲美。21世纪,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影响遍及全球:他的万物皆有物质极和精神极的理论成为现代生态学的哲理基础;物理学中的量子论印证了他的学说。

周邦宪,翻译家。1996年开始致力于翻译、介绍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先后译有怀特海的《观念的冒险》《过程与实在》《宗教的形成》《符号的意义及效果》,美国过程哲学家罗伯特•梅斯勒的《过程—关系哲学:浅释怀特海》,美国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家大卫•雷•格里芬的《解开世界之死结》《复魅何须超自然主义》《怀特海的另类后现代哲学》《空前的生态危机》,当今最著名的过程哲学家小约翰•柯布院士的自传《柯布自传》,以及《怀特海谈话录》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理性的功能》《符号的意义及效果》。《理性的功能》由怀特海在普林斯顿大学瓦尼克桑讲座所作的几次讲演结集而成,探讨了理性的定义以及理性如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符号的意义及效果》由怀特海在弗吉尼亚大学的巴伯·佩奇讲座所作的三次演讲结集而成,专门从符号学视角讲了过程哲学的认识论,其核心是: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本书由怀特海研究专家周邦宪译介而成,准确把握了怀特海哲学的精髓,并将其以优美的语言,呈现给中文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精彩内容摘引:

“创造性”就是活下去,活得好,活得更好的那种冲动。

 

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理性指导生活之道的历史,就是实 践理性与思辨理性交互作用的历史。理性的功能,就是提升生活之道。

理性的功能就是提升生活之道

 

理性的功能就是提升生活之道。 在解释这一定义时,我必须反对“适者生存”这一术语所暗示的进化论的谬误。这一谬误不在于相信适者生存、不适者遭淘汰。事实就在我们眼前,显而易见。这一谬误就在于相信,适于生存就等于生活之道的最佳表现。

事实上,生命本身是相对缺乏生存价值的。持续存在之道就是去死。只有无机物才持续长久。一块岩石可持续存在8亿年;一棵树可活大约1000年,而一个人或一头象却只能活50年或100年;一只狗可活12年,昆虫却只能活大约一年。进化论学说的困难在于,怎么解释如此缺乏生存能力的复杂生物是如何进化的。它们之所以出现,肯定不是因为在生存竞争中它们优于周围的岩石。用生物间的生存竞争来解释“物种起源”,这是可行的。但显然,这一竞争却一点也不能解释,何以会出现这样一种常见的生存力微弱的复杂生物。这一问题非任何教条所能解决,因为教条是单纯抽象思想的产物,它要阐释的是关于事物适应性的概念。欲解决这一问题,思想便应充分注意经验的证据,且注意该证据的完整性。

有生命的物种,其范围可谓大矣:从人类到所有的脊椎动物,到昆虫,到似乎只是细胞群集的、说不上什么组织的动物,再到形形色色的植物生命,直至最微细的生命形式。在更低端,严格区分生物和无机物便有些冒险了。考查物种的这一范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脱离时间的方式,它考虑的是表现了生命不同水平的物种类别。另一种方式则强调时间,考虑的是物种间的遗传关系。 后一种方式含有进化论的学说,认为物种和零星变异个体的消亡是由于不适应环境。这种解释有些道理:它是重要的科学概括之一。然而狂热者却过度使用了这一解释,让它来解释一切,结果弄得来什么也解释不了。关于引起物种消亡的那一生存斗争,我们对其特点说不上有什么明确的认识。这一术语犹如礼仪性重复的连祷,对着消亡物种的化石吟诵。如果单是消亡这一事实便足以证明对环境的不适应,那么,这一解释便沦为了同义反复。生存斗争的学说,其重要性基于这样的假设:生物能以足够数量的健康后代繁衍自己,对环境的适应因而便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对多产和健康的双重假定,在具体情况中显然并不总是对的。马尔萨斯的这一学说有其局限性。

 


展开
目录

理性的功能

3 引 言

4 第一章

28 第二章

47 第三章

 

符号的意义及效果

69 献 辞

70 前 言

71 第一章

71 第一节 符号的种类

72 第二节 符号与知觉

74 第三节 关于方法 _

75 第四节 符号易于导致错误

76 第五节 对符号使用的定义

77 第六节 作为活动的经验

78 第七节 语言

80 第八节 直接表象

83 第九节 知觉经验

84 第十节 知觉经验中的符号指称

85 第十一节 精神的和物质的

86 第十二节 感觉予料的作用以及直接表象里的空间

89 第十三节 客观化

93 第二章

93 第一节 休谟论因果效验

98 第二节 康德与因果效验

100 第三节 对因果效验的直接知觉

103 第四节 因果效验的原始性

108 第五节 诸知觉方式的交点

111 第六节 局部化

113 第七节 准确定义和重要性的对比

115 第八节 小结

116 第三章 使用符号的诸方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