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祖父是个中小地主,但不像一般不学无术的暴发户。他喜欢收藏典籍、诗词、名家书法等,颇有学养。由于五代的战乱,四川读书求学的人很少,又安于住在家乡,都不愿意出来做官。而苏序教子读书求学,参加科举。他为了督促儿子读书成才,已经步人晚年还在坚持学习、作诗。苏序的这一明智之举,为后代开辟了广阔的人生之路。在他去世许多年以后,苏东坡还常向人讲起祖父的“英伟过人”。从这件事里,可以看出祖父对苏东坡的影响是很大的。 苏东坡的伯父,苏涣在他祖父苏序的影响下,努力求学,并在24岁时进士及第,在眉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东坡在《谢范舍人书》中谈到: “天圣年间,我的伯父进士及第,得官回乡,乡里的人都赞叹不已,观看的人塞住了道路。”也就是在这时,苏东坡暗想:“将来我也要像伯父一样,考取进士,光耀家门。”可见伯父的科举中第,对苏东坡少年时代的苦学是一个很大的鞭策。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是一个老大发奋,大器晚成的人。他27岁才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在经历了一段游荡的生活后悟出:“作为一个有志气的人,不能默默无闻,埋没一生,应当致力学业,改变命运,并对事业功名有所渴求。”就这样,苏洵直到27岁才下定决心,读书求学,建功立业。通过 20年的艰苦努力,苏洵终于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从上可以看出,苏东坡的祖父、伯父、父亲都是通过立志求学改变命运,并成为博学而有为的人。苏家凭借一代代的诗书求取功名的成就,成为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苏东坡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家族里,在书香气氛中接受熏陶,耳濡目染,深感书香世家的荣耀。这使年少时代的苏东坡觉悟到,作为后代,有义务把家族的传统发扬下去,这也是苏东坡励志苦学的根本动机之一。同时,苏东坡也从祖父、父亲、伯父的身上,看到了知识与学问的魅力,激发了他求知的热情。 历史上有很多父子兄弟相互影响而均成为名人的范例,就是因为他们继承了家族优良的传统,并相互影响,成为某一方面的名人。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就是其中一例。在中国文学史上,父子、兄弟、叔侄并称的著名例子不少,如汉末三国时期的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三国后期的阮籍与其侄阮咸并称 “大小阮”;西晋的陆机与其弟陆云并称“二陆”;潘岳与其侄潘尼并称 “两潘”;明代公安派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合称“三袁”,等等。 就这样,年少的苏东坡继承了家族的优良学风,有了高远的志向,他为了激励自己发奋苦学,还写了一副对联,以此鞭策自己。 上联:发奋识遍天下字 下联:立志读尽人间书 横批:身居陋室 人一旦有了志向,就等于有了人生目标,有了奋斗方向,他会不惜一切代价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拼搏。苏东坡写下对联后,发奋苦读,不耻下问,不但经常抄写古书,有时,还不辞千里去向有学问的人讨教。 抄书是非常辛苦费力的事。苏东坡学生时代就这么抄过,而且他还非常用功,据有关史料记载,他逐字抄下了所有的古文和断代史。他知道,这样抄书是有深远益处的,因为逐字抄下全书,对本书产生了多遍阅读所无法达到的了解。这件事,日后对苏东坡有很大好处。后来他上书皇帝或者替皇帝草拟圣诏的时候,从来没有用错过史例。抄书的那一段时日,是苏东坡经历的最为艰苦、劳累的日子,但他从来没有退缩过。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静安先生第一境界写的是预达目标。第二境界写的是到达目标所付出努力——勤奋致学。第三境界写的是成功。可见在王静安眼里,达到成功的过程中勤奋所占的位置是何等重要。 古有“天下有两难,读书和打拳”之说,说明读书是件苦差事,但又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励志名言,把甜和苦结合在一起,给人以学习的动力。没有苦学精神,无法读书成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