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
孩子情绪愉快的时候
情况1 孩子正在笑
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嘻嘻笑。
爸爸这时千万不要充耳不闻,尝试靠近孩子和他搭话。
“小俊,什么那么有意思啊?”
“爸爸你看,那个男孩想要快跑,结果咣当摔了一跤。”
“是吗?这么有意思,真可笑,爸爸和你一起看怎么样?”
“嗯,爸爸! ”
爸爸如果能与孩子同乐,参与孩子喜欢的活动,孩子会对爸爸产生亲密
感。
如果爸爸搭话说:“小俊,什么那么有意思啊?”孩子却没有
反应的话,请这样说:“看来动画片儿太有意思了,小俊没有听到
爸爸说的话,爸爸也一起来看看。”这时,爸爸不是用话来引起孩子的注意,而是直接付诸行动。悄悄地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动画片,那么孩子会逐渐意识到爸爸就在身边。
之后,爸爸就说:“嗨!真有意思。”倘若爸爸觉得有意思的话,孩子就会更有兴致看动画片了,会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和爸爸是一伙的。
千万不能这样说! 有的爸爸看到孩子在笑,就说:“什么东
西那么有意思啊,一点都不好笑。”
出人意料的是,居然有很多爸爸认为孩子过分地流露感情是不合适的,不管其感情是积极的表达还是消极的表达。爸爸的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只有孩子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才对心理健康发展有益,并且这也是童真的自然流露。
真好笑,哈哈哈!
我们一起快乐地笑一笑吧!
情况2 孩子满怀期待和盼望
计划这个周末全家人一起去游乐场玩。
“爸爸,星期日我们几点出发啊?”孩子的表情充满期待。
“小民,你想几点钟出发啊?”
“早一点,8点出发。”
“好吧,我们早点起床,早点出发,玩个尽兴!”这样维护了孩
子的期待和喜悦之心。
千万不能这样说! 这时候,如果爸爸马上说:“这个吗,什么时候出发好呢?对了,这之前你得把作业都写完了。”爸爸的这番话,无疑是给孩子泼了盆冷水。孩子会想:“我跟爸爸说什么,
他准打岔说别的。”
这一瞬间,孩子和爸爸之间的对话没有合拍,这种不合拍的现象
一而再,再而三重演的话,孩子就感受不到和爸爸谈话的乐趣了。
爸爸,明天我们几点钟出发啊?
这个吗,
你想几点钟出发呢?
情况3 孩子表现出自信
孩子在和爸爸玩益智桌面游戏之前,这样说:
“爸爸,我玩这个玩得最好了,我准赢爸爸。”
“真的?你那么棒呢?”鼓励和支持孩子自信的表达。
“那当然。”
“那跟爸爸玩一次,让爸爸看看你有多棒怎么样?”鼓励对方是和谐父子关系的技巧,爸爸在此自然地做了示范。
“好啊。”
比赛结果,孩子赢了。
“你真的很了不起,爸爸是大人都没赢过你,下一次我还要找你比一比。”马上称赞孩子,暗示下一次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比赛结果,孩子输了。
“爸爸虽然赢了,但是小云也很棒,再多练习几次,一定赢了爸爸。”避开胜败不谈,夸赞孩子全力以赴的同时,让孩子对努力的成果有美好的期待。
千万不能这样说! 有的爸爸会这样想:“有必要让孩子这么得意洋洋吗?以后要是经受不住失败怎么办?一开始就应当让他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
所以,会这样说:“你再夸口也赢不了大人,夸下了海口,到时候结果很糟的话多丢人。”
孩子赢了,爸爸也会说:“这次你虽然赢了,下次可不一定,
所以,你不要太得意。”
如果孩子输了,对他说:“看看,不是白夸口了吗?下次不要
夸口说自己能赢。”这样的话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有时,无所畏惧的挑战精神会让孩子发挥出超乎寻常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自我发展。其实,自信对孩子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爸爸所认为的孩子的自满,事实上对孩子是非常必要的自信,相反,自满却是大多数成人所有的。
真的?
耶!
虽然这一次爸爸赢了,
但是小云如果加倍练习的话,就一定能赢爸爸。
二、孩子情绪低沉的时候
情况1 孩子在哭
孩子被妈妈训了一顿,正在哭鼻子。这时候,爸爸应该怎么办,是置之不理呢还是稍加安慰呢?
“东东, 挨妈妈的训,一定很伤心,是不是(或一定很难过,是不是)?”
“嗯,被妈妈狠狠训了一顿。”
“是吗?所以东东哭得这么伤心,爸爸小的时候也被奶奶训哭过。”
“真的?”
“那当然,小的时候谁都会犯错,被父母骂,但妈妈绝对不是因为讨厌你才训你的,妈妈只是针对你的错误才训你的。”
“可是妈妈好像很讨厌我,所以我也讨厌妈妈。”
“虽然你现在有点讨厌妈妈,但过一会儿就不讨厌了。”
爸爸不要将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孩子错误的想法“妈妈讨厌我,
我也讨厌妈妈”上,而是要同情孩子伤心的感受,而且不要就此打
住,还要进一步暗示孩子的想法会改变,帮助孩子脱离伤心的感
情。
“但是我现在心情特别不好。”
“真的?那么我们一起出去踢足球怎么样?”
“真的?好啊!”
可是妈妈好像很讨厌我,所以我也讨厌妈妈。
哦,是吗?看来你很生气, 不过,过一会你的想法就会改变了。
这样,爸爸可以帮助孩子从伤心的气氛中摆脱出来。正如人们高兴时会暂时忘记愁事,爸爸与孩子分享高兴,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变好。然后,孩子就像什么事情都未发生过一样,高兴地亲近妈妈。
(踢完球回到家)
“妈妈,我和爸爸踢足球回来了,口好渴。”
“好,妈妈给你拿冰水。”
“老婆,也给我一杯。”
“知道了。”妈妈和子女之间的紧张关系,因为爸爸的一个小小努力得以缓解,家庭更加和睦。
但是,如果爸爸说:“东东啊!被妈妈训了很伤心(难过)吧?”孩子没有什么反应的时候,爸爸接着说:“东东太伤心了,没有听到爸爸的话,爸爸在这儿呢。”然后悄悄地走到孩子身边,
拍拍肩膀或轻轻地抱抱他。在孩子伤心的时候,爸爸在身边本身能减轻孩子不少的忧伤。
之后问一下孩子: “ 东东, 很伤心吧? 怎么做心情才能
重新好起来呢? ” 此时孩子能感受到爸爸真心地理解自己受伤的心。
千万不能这样说! 有的爸爸看到孩子在哭,就会如此说:“喂,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哭什么哭?做了挨骂的事儿,说‘我做错了,下次不这样了’不就行了吗,像傻子一样哭什
么哭?”这样说话,就会再次把孩子弄哭,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孩子的人格尚未成熟,感情脆弱是必然的。期望孩子能像成人一样坦然面对指责,本身就是无理的要求,也可以说是对孩子发展程度水平的无知。
更有甚者,有的爸爸会如此说:“你!还不快给我闭上嘴!难听死了,爸爸更要生气了。”听到如此苛刻的话,孩子的心灵会惶恐不安。
孩子伤心时,哭是极为正常的,但有的爸爸却强求孩子压抑自然的感情流露。如果狠狠压抑孩子的感情,不让他表露伤心的感情的话,孩子长大了后,结果会如何呢? 可能会忍无可
忍最终感情如火山喷发,也可能会对感情本身很麻木,变成一个冷血的人。
忍着,
忍着,
马上就要爆了!
还不憋回去?你再哭,
我要发火了!忍着!
嗯嗯。
哐
哐。
情况2 孩子不高兴
和爸爸玩益智桌面游戏,结果输了,孩子不高兴。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一心想赢,甚至违反规则,但是爸爸指正了孩子,游戏正常进行,结果爸爸赢了。孩子不服输,赌气地说:“爸爸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时候,爸爸不要把注意力关注在孩子生气上,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反思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小勇,为什么为这么小的事情生气呢,傻瓜才会因为比赛输了就生气呢。”爸爸这是在指责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在孩子情绪激化的状态下,这样说无疑是火上浇油。
“你不高兴是因为比赛输了,是啊,谁输了都会心情不好,
你特别想赢是吧?”爸爸读懂并认同了孩子生气的心。告诉别人也会如此,这多少让孩子有些心理安慰。紧接着,爸爸提出问题,让孩子自己想一下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嗯,我特别想赢。”
“为什么啊?”
“输了的话,心情不好,我喜欢赢。”
“是吗,你说得对,但是你很难赢所有的比赛。”
“不,不难,我总赢。”
“有时候是大人让着你,你才赢的,比赛是彼此都高兴的游戏,谁胜谁负不是最重要的。”
“那我也要赢。”
“是吗,如果你想赢,就多加努力。但是你没赢就和人家发脾气的话,下次恐怕人家再也不想和你玩了。”
“那我再找其他人玩不就行了吗?”
“当然,也可以那样,但是其他人如果赢了,你可能还会生气。”
“我只要赢。”
小勇,和别人玩游戏的时候,有可能赢,也有可能输。如果你和小朋友玩游戏,你的朋友输了跟你发脾气的话,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一边去! 怎么这样!
“小勇,和别人玩游戏的时候,有可能赢,也有可能输。如果你跟朋友玩游戏,朋友输了和你发脾气的话,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我会心情不好。”
“就是啊,你朋友的感受和你是一样的,比赛不止一次,还可以玩好几次,你如果想和朋友友好相处的话,最好在不如自己意的时候也不要生气。”
“嗯,爸爸。”让孩子想一想为什么生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的话,就可以正确地引导孩子。
情况3 孩子嘲笑和轻视别人
“那个哥哥真奇怪,发出奇怪的声音。”
孩子看到邻居家的残障孩子,常常会皱起眉头这样说。
“是啊,很奇怪,所以你不要到那个哥哥跟前。”
“是吗?真的呀。”
“你那样说可不行,那个哥哥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和你是一样的人,如果有人这样对你说话,你觉得好听吗?”
哦。
嗯
呵那个哥哥跟傻瓜似的。
不能那样说,嘲笑别人不好!
嘲笑和轻视他人,是违背社会礼仪的行为,这时候,爸爸要明确指出孩子的错误。如果像第一句或第二句那样回答的话,孩子在内心就会瞧不起和自己见解不一样以及不如自己的人。因此,要用第三句话来说服孩子。
情况4 孩子害羞
害羞的孩子,和同伴或其他的孩子说话时感到为难,也难结交到朋友。
“爸爸常在你旁边,没关系的。”过度保护的话,孩子将很难克服害羞的难题。
“邀请邻居家的小艺来我们家玩,让小艺的爸爸妈妈也一起来。”让孩子慢慢练习接触能承受的人和环境,慢慢减少与小朋友见面的压力。
以后再邀请他们一次。
脸面磨不开
……
“在学校你最喜欢的同学叫什么名字?”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或幼儿园里最让他感觉自在的同学是谁,之后邀请那个同学到家里来做客。
一开始玩的时间短一些,几天之后再邀请那个同学来玩。
“我们一起玩弹子游戏怎么样?”相对活泼的游戏,害羞的孩子更喜欢安静的游戏,尽量回避让他感到害怕的游戏(例如听起来嘈杂的火车游戏,父母应当尊重孩子这种特点)。
“给朋友写封电子邮件吧?”孩子之间写个电子邮件或纸条对他的启发也是很有帮助的。
千万不能这样说! 如果这样说可能会和孩子的关系恶化,所以一定要注意。
“有什么害羞的?不要像傻瓜一样畏畏缩缩的,大胆地和小朋友们交往就行了,只要你下定决心,没有什么事情做不了的,凡事都在于你的决心。”这样,指责了孩子害羞特点的本身,要求孩子一下子改变。孩子知道自己不能按照爸爸的意愿马上改变,同时会感到伤心和无能为力。
情况5 孩子因不允许玩电脑而不满
孩子只想玩电脑,甚至爸爸回家了也视而不见。不让他玩电脑就发脾气,表示不满。
事实上,不止大人才会电脑上瘾,孩子也表现出了很多电脑上瘾的症状。如果孩子过多地玩电脑导致上瘾的话,会产生很多诸如缺乏自制力、不适应日常生活、回避人际关系、体力低下、强迫症、混淆假象和现实世界等问题。因此,父母注意不要让孩子过于沉迷电脑。
肚子饿了,
快给我饭吃,喔
喔喔!
“小胜,现在和爸爸一
起读书怎么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越是没有什么娱乐的孩子,越是很快沉迷电脑。因此,和孩子一起做饭,一起做运动,一起读书能够减少孩子与电脑接触的机会,转移注意力,是很好的方法。
“和爸爸一起定一个玩电脑的规则怎么样?”应该和孩子定规则,父母如果没有把规则定好,任孩子的性子玩电脑的话,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只能在周末玩电脑。”“妈妈在家的时候才能玩电脑。”
“每天只能玩30分钟,不遵守诺言的话,第二天就不能玩。”一旦定好了这样的规则,就要遵守执行。
“从明天开始,每天玩电脑的时间减少10分钟。”有阶段地逐步调整玩电脑的时间。
如果电脑上瘾不是特别严重的话,要逐步减少孩子坐在电脑前面的时间。和成人一样,如果突然禁止玩电脑的话,孩子可能会感到不安和欲望得不到满足。
“从现在开始,把电脑放在客厅里。”于是将电脑搬到客厅。
孩子之所以容易对电脑上瘾,是因为孩子长时间独占电脑的缘故。因此,要将电脑从孩子的房间搬到客厅,让孩子认识到电脑是一家人共用的。
“你在电脑前面坐得时间太长不好,所以暂时不要玩了。”孩子玩电脑时间太长的话,要马上制止。
例如,孩子一天12个小时泡在电脑前面的话,就可以视作玩电脑上瘾了,这时倒不如干脆禁止他一段时间,禁止出入有电脑的房间,将电脑的鼠标、键盘、主机和显示器拆开,由父母保管,这当然是以父母在孩子面前有节制地使用电脑为前提。
千万不要这样说!“还不赶快把电脑关掉?你再不关我就把电脑砸烂!”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可能会因为爸爸的声色俱厉而把电脑关了,但是内心却在畏惧之余酝酿着对爸爸的反抗心理和敌对心理。
情况6 孩子反抗
孩子摔玩具并且破坏玩具。
破坏玩具和撕书等是一种攻击性的行为,孩子如果只是扔一次玩具的话,及时纠正他就可以了。假设两个孩子争同样一个玩具,结果把玩具弄坏了,教育孩子下次不要这样即可。“如果和朋友好好玩的话,玩具是不会弄坏的。”
咣当当!
好球!
但是当孩子因为调节不好情绪而破坏玩具的时候,爸爸应当出面制止。当孩子想要破坏玩具的时候,抓住孩子的手,郑重地对他说:“玩具弄坏了,不会再给你买新的。”之后,帮助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来发泄平时积累的怒气。
“我们到外面去踢足球怎么样?”
“这有个靠枕,爸爸拿着,你打它吧。”让孩子做剧烈的身体运动或是用手打沙袋或靠枕。
千万不能这样说! 面对孩子的反抗行为,爸爸绝对不能这么说:
“你就这样干啊!赶快别玩了,过来,爸爸要好好教训教训
你。”孩子因为被爸爸看作总是调皮捣蛋的孩子而感到委屈。今后,孩子只是在爸爸面前毕恭毕敬,在其他时候依旧随着性子破坏玩具。
情况7 孩子经常不耐烦发脾气
有的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不耐烦发脾气。
这是因为性格敏感,一件小事都会感到压力而积压怒气的孩子。针对这样的孩子,要告诉他宣泄怒气的方法:生气的时候深呼吸或在心里数数,或者到外面走一圈,让孩子自己找到宣泄怒气的
方法。
嘘~
10、9、8、
7、6、5、4、
3、2、1!
相反,孩子有时候向朋友和父母炫耀自己的力量,表明正在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时候,先让孩子离开生气的场合,然后询问并聆听孩子生气的原因。这里重要的是要明确地告知孩子,即使不用发脾气也能表达自己的意见。
“生气的时候,试着在心里从1数到10,很奇妙地怒气就会消
失了,你不生气跟爸爸说话,爸爸也在听你说什么,如果你不生气,爸爸更能满足你的要求。”
千万不能这样说!
“绝对不能在大人面前生气,你哪儿来的胆子竟敢发脾气?”
这样说,非但没有告诉孩子如何处理怒气的方法,甚至连感情本身都否定了。
将怒气紧紧压在心里,是抑郁的起因。而且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说,不能在爸爸面前生气,在弟弟妹妹或小朋友等其他人的面前发脾气就没有关系。
情况8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
当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父母首先要想一想自己的要求是否太多。当父母的要求有些过分的时候,孩子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要求不要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
相反,如果孩子习惯性地不听从父母的话,那么就要制定一些需要孩子付出一些努力的约定,这时,要有明确的规则,例如:
攒够10张小贴图,就可以买你想要的玩具。
就像是买一盘比萨饼?
定上五个希望孩子改变的行为,当孩子不好的行为有了改善时,例如很乖地听从父母的话,就给孩子一个小贴图或一些零食。
孩子在积攒贴图和品尝零食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行事乖巧时的成就感。
“从现在开始,如果你乖乖地听爸爸妈妈的话,就给你一个小贴图,等到攒上10个,就给你买想要的玩具或到外面美餐一顿。”
千万不能这样说!不要动辄就呵斥孩子。
“你为什么总是不听爸爸的话?你能不能好好听爸爸的话
啊?”让孩子听爸爸的话也是一门技巧,应当告诉孩子听爸爸的话有什么好处,爸爸有必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只是关注不听话这件事情本身。假设总是要求孩子无条件地听从爸爸的话,那么心灵饱受伤害的孩子是否会发自内心地听爸爸的话呢?
情况9 孩子因为自己的意见没被采纳而大喊大叫
也许从前孩子曾经用过这样的手段使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或者孩子看到周边有人用这样的方法使心愿满足。因此,孩子总是大吵大嚷的话,应当告诉孩子这样做绝对不能如愿以偿。
越是这种情况,父母越不能让步。爸爸在控制怒气的状态下,用十分果断的语气对孩子说:“你大声嚷嚷的话,爸爸绝不满足你的愿望。”之后,就不要理睬他。过一会儿,等孩子稍微安静下来的时候,爸爸要如此说:“如果你不大声嚷嚷,平静地说话,爸爸就满足你的愿望。”
千万不能这样说!“你嚷什么嚷?你再对爸爸这样没大没小的话,就得挨揍了。” 爸爸对孩子的大声吵闹有过度反应的话,就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感情表达成功。爸爸这样的反应,非但没有让孩子认识到大声叫嚷是不好的,反而让孩子认为自己受到比自己声音更大力量更大的爸爸的压制,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这导致孩子以后会用更大的声音说话,心中产生错误的价值观,期盼自己能早点长大,等像爸爸一样身强力壮的时候,就可以任意而为了。
你大声嚷嚷
什么?!
扑通!
等我长大了,
我也要有很大
劲儿,能把人
压倒。
情况10 孩子正在生气
小强被妈妈训了一通,正在生气。
这时候,爸爸走过去这样说:
“小强! 在生气呢。”
可小强一言不发。
“你这是什么态度?”
“还不赶快消消气。”
“被妈妈训就这么赌气怎么能行!”
如此对话是不妥当的,相比之下,恰当的对话应当是这样的:
“小强,好像正在赌气呢,可是这样赌气心情就会好起来吗?”
“过一会儿心情可能会好一些?要不,跟爸爸到公园散散心怎么样?不愿意去的话,和爸爸玩个有意思的游戏怎么样?要不你一个人看会漫画书怎么样?”
首先,爸爸要原原本本地接纳孩子生气的情感,认同孩子生气的任何理由。孩子生气的时候,期待从他那儿得到好的反应本身就是无理要求,其实这对我们大人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对一个正在气头上的孩子说赶快消消气,或说你做了该挨训的事儿还好意思生气之类的话,都会压抑孩子的感情。感情就是人的切身感受,人很难用思想掌控感情。而且单靠压抑感情的方式,也不是今后生活的理想方法。
爸爸应当告诉孩子排解怒气的方法,告诉孩子怒气的一般特点,就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强度越来越小。告诉孩子在清爽的空气中消散怒气的方法,告诉孩子和别人一起愉快活动等疏解怒气的方法,或者告诉孩子自我排解怒气的方法。
当然,我们不知道孩子会选择哪一种方法,或许孩子会对爸爸所提出的方法无动于衷或看似听而不闻。尽管如此,孩子在听爸爸说这一番话的时候,心里会暗想:“爸爸花了这么多的心思让我消气啊。”这就是成功的一半。
看来你让孩子的心情从愤怒转为不少的舒畅惬意。
飘飘然。
怎么才能……
展开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我的事业是父亲》作者 蔡笑晚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作者做了很系统的总结,教父母与孩子建立起一种类似于朋友的深厚情感 ,相互认同。育儿也需要父母的轻松和积极心态 ,也需要父母敢于对孩子说对不起。民主、平等、关爱、宽容、积极鼓励又坚持原则的亲子态度本身就是最好的爱的教育!
——“0岁方案”创始人,“中国当代早教之父”冯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