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宜居城市思想渊源与形成发展阶段一、国外宜居城市思想渊源及形成发展阶段纵观国外宜居城市研究,可以发现宜居城市探索从19世纪末开始,经历萌芽期、雏形期、形成期及成熟期四个阶段(董晓峰,杨保军,2008):
(一)萌芽期
宜居城市研究的萌芽期开始于19世纪末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矛盾与城市问题频有发生,诸多学者从自身研究领域出发,探索改善人居环境的路径。具有代表性的有霍华德于1898年出版的《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标志着人类在研究城市宜居性方面的开始。此书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是宜居城市萌芽期的标志,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诞生。
(二)雏形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宜居城市的概念才正式被提出。1954年希腊学者道萨迪斯提出了人类聚居学的概念,诸多研究学者在城市宜居性研究方面开始侧重于对人居环境的综合性研究。20世纪60年代简,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论著中,对城市的宜居性提出质疑,呼吁社会创建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1976年,联合国在温哥华召开首次人类住区大会,在内罗毕成立了“联合国人居中心”,开始了广泛关注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研究工作,这标志着人类对城市宜居性的研究正式进人雏形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