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环境色彩的学理研究及景观设计实践探索(修订版)
0.00     定价 ¥ 3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7202280
  • 作      者:
    辛艺峰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与同类书比较,本书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环境色彩问题并进行相关研究,30年来围绕环境色彩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中完成的工程项目成果,有2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其中10余篇学术论文获奖。在环境色彩研究范畴方面,其学术视角也从从外部到室内、从传统到现代、从城市到乡村等层面予以拓展,本书的学术价值及表现在作者立足于环境色彩的学理研究及景观设计实践探索的前沿性、实践性与原创性。
展开
作者简介
男,1961年11月生,四川省广安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和研究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及室内设计分会理事、资深高级室内建筑师、室内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及首批认定的高级设计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与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会员。
1995—2015年全程负责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学一级硕士授予点与艺术硕士授予点的申报、教学管理与学科建设工作,20余年来,完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下的国内首个“室内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的申报及学科建设任务,为华中科技大学第12个学科门类——艺术学科门类的设立做出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其间主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室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创作实践工作。
主要从事城市及建筑内外环境设计专业方面的理论研究、教学、科研与工程设计工作,著有《建筑绘画表现技法》(合著,2001年)、《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独著,2007年)、“建筑室内装饰系列丛书”(5册,合著、丛书主编,2007—2008年)、《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快速效果表现》(独著,2008年)、《室内环境设计原理与案例剖析》(独著,2013年)、《城市细部的考量——环境艺术小品设计解读》(独著,2015年)、《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第2版)》(独著,2018年)、《城市细节及环境设施设计》(独著,2021年),专业教材有《商业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独著,2008年)、《室内环境设计理论与入门方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独著,2011年)、《现代商场室内设计》(本科生教材,独著,2011年)、《商业建筑内外环境设计》(研究生教材,独著,2013年)及《室内设计原理》(住建部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至“十四五”规划教材,合著,副主编)等。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展示及完成各类城市及建筑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与工程项目百余个,已有50余篇(个)学术论文、设计作品与工程项目获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立足于环境色彩的学理研究及景观设计实践的探索,内容包括色彩学的基本理论解析,工程景观与环境色彩设计方法、城市景观、城市空间特色、道路工程景观、桥梁工程景观、滨水工程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建筑内外空间及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环境色彩设计的理论内涵、基本特征、设计要点等,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环境色彩优秀案例及笔者在环境色彩景观设计实践中完成的工程项目成果进行分析与推介。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色彩的设计内容
乡村环境色彩是指乡村实体环境中反映出来的所有色彩要素共同形成的相对综合的群体的色彩面貌,主要由绿化、建筑、道路以及构筑物等的色彩构成,可分为自然色彩与人为色彩两类。乡村环境色彩涉及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乡村的历史、气候、植被、建筑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直接体现了乡村的地域风貌特点及乡村的经济状况、村民素质和建设水准等。
数千年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形成类型丰富的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均构成中国乡村特有的空间形态与和谐的环境色彩关系,诸如被许多海内外媒体誉为“中国*美的乡村”的江西婺源,乡村中四季的自然景色与村落中的明清传统民居,呈现出的绿、红、黑、白等环境色彩,给人一种别样的乡村环境色彩印象,并具有乡村环境特有的人文魅力。还有福建闽西连城县的培田村、云南元阳县箐口哈尼族民俗村、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错高村与山东沂南县竹泉村等。近年评出的美丽乡村,均呈现出各具特点的环境色彩文化意蕴(图10-6)。乡村环境色彩积淀着乡村的历史,与地理环境和传统民族风俗关系密切。特征鲜明的乡村环境色彩可以提升乡村形象,强化乡村的地域风情,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具有乡村环境文化传承的价值与作用,也是美丽乡村环境色彩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及对审美观念的具体体现。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色彩的基本属性
美丽乡村环境色彩的呈现,通常受到所处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和不同地域文化的综合影响,展现出不同的环境色彩景观风貌(图10-7),基本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环境色彩的自然属性。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得乡村拥有着差异化的自然色彩背景,这些自然界的色彩具有层次感和丰富性。乡村环境色彩的自然属性主要表现在乡村所处地域、地貌、水文、自然植被和生产农业景观等方面。其中地貌和水文包括乡村范围的山体、水体、土壤等地域环境元素,自然植被包括乡村树林、街巷绿化、庭院绿化等元素的色彩,虽然绿色在该类色彩中占据比重较大,但不同地域的乡土树种在季节变化的影响下,植物的花、叶、果会产生显著的差异,且具有季相性变化,如春生夏长、春华秋实等四季的交替对环境色彩的影响巨大。生产农业色彩主要指乡村农业产业景观色彩,不同地区会根据自然条件和风俗习惯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种植不同的作物,从而形成乡村景观上的差异,所形成的环境色彩风貌也会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二是乡村环境色彩的人文属性。乡村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经过物换星移的演进,由此孕育出了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如乡村聚落中的空间布局、建筑形式、风俗习惯、匠作装饰、服饰美食等,从而使乡村环境色彩具有不同的文化属性。如位于安徽皖南的古村落群,村落中民居以“粉墙黛瓦”“青砖黑瓦”的色彩基调被誉为“中国山水画里的乡村”。影响皖南古村落群环境色彩的文化因素在于受到众多名人志士的影响,皖南作为朱熹的故里,在他所崇尚的仁义礼智,主张平淡自然等思想的影响下,展现出“全村同在画中居”的山水泼墨国画意境。而散落在山西、河北、河南境内的太行山区古村落群环境色彩,在整体上呈现出灰黄、灰青等近似色组合,也有部分家族式的大院落构造采用红石砌墙、灰瓦布顶的厚重色彩,它们均巧妙地将村落整体环境色彩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而诠释了以质朴自然为美的道家文化审美观,浸透了太行山区独有的磨砺风沙且与当地特有的土石灰色彩融为一体,呈现出凝重、单纯和粗犷的色彩特征,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还有藏区乡村和内蒙古游牧村落等,乡村环境色彩均为聚落中不同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的直接反映,并彰显出环境色彩可识别的重要文化信息。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环境色彩的实践应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从2003 年起共同组织评选了7 次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共有487 个乡村收入名录。还有中央电视台历年评选出的若干中国十大*美乡村,均表明美丽乡村建设走向成熟,守护绿水青山、助力乡村振兴、绘就美丽画卷也成为乡村生态文明追寻的目标。而美丽乡村画卷中的环境色彩,诸如收入中国第—批历史文化名村名录的安徽省黟县宏村与西递村,还于2000 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有2015 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美乡村的新疆布尔津县禾木图瓦村等,乡村环境色彩均呈现出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营造出具有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的乡村色彩景观,更是提升与更新了乡村的整体风貌,并为乡村带来衍生的经济效益,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环境色彩景观营造具有借鉴价值。
根据“十四五”乡村建设行动和地域特色人居环境建设的需求,未来乡村环境色彩的实践应用将纳入乡村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从概念规划开始,设计、施工等各阶段都要充分考虑乡村色彩的保护、修复和整治,充分吸纳公众意见,站在创建美好人居生活环境、延续乡村文化生态的高度来体现乡村的美学价值。
展开
目录
导论 环境色彩设计与城市景观个性的创造
第一章 色彩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色彩学的内涵与演进
第二节 色彩学及其基本理论
第三节 色彩学及其学科探究
第四节 色彩表示系统的建立
第五节 色彩对比与调和要点
第六节 色彩构成的训练方法
第二章 城市本质及其工程景观的营造
第一节 城市本质及其构成类型
第二节 工程景观及其基本内涵
第三节 工程景观与其所属范畴
第四节 城市工程景观特色营造
第三章 城市景观及其环境色彩的设计方法
第一节 城市景观解读及基本特点
第二节 环境色彩认知及其设计要素
第三节 城市景观视野下的环境色彩设计探究
第四节 城市景观营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方法
第四章 城市空间特色营造与环境色彩设计
第一节 城市空间及环境色彩设计的特色营造
第二节 城市空间特色营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三节 城市空间特色营造中的环境色彩应用
第四节 世界自然遗产地——南方喀斯特地区荔波县城区空间地域特色塑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探究
第五章 道路工程景观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一节 道路工程景观的内涵及环境色彩设计要点
第二节 城市道路工程景观中的环境色彩案例探究
第三节 安徽合肥柏堰科技园区城市道路绿化环境色彩设计
第四节 深圳市深南中路及深南东路西段道路环境色彩分析与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第六章 桥梁工程景观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一节 桥梁工程景观的内涵及环境色彩设计要点
第二节 城市桥梁工程景观中的环境色彩案例解读
第三节 彩练当空——武汉长江大桥组群环境色彩景观重塑及审美价值显现
第四节 深圳市滨河大道人行天桥造型及环境色彩设计
第七章 滨水工程景观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一节 滨水工程景观的内涵及环境色彩设计要点
第二节 城市滨水工程景观中的环境色彩案例剖析
第三节 豫中长葛市清潩河景观带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四节 上海市西泗塘西岸滨水空间更新改造及环境色彩设计
第八章 历史文化景观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一节 历史文化景观的意义及环境色彩设计要点
第二节 历史文化空间环境色彩设计案例剖析
第三节 武汉户部巷历史风貌街区更新改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四节 历史建筑内外环境更新改造中的色彩设计探索——以广东新会茶坑村旧乡府为例
第九章 建筑外部空间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一节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色彩设计的内涵
第二节 建筑外部空间中的环境色彩设计方法
第三节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色彩设计案例剖析
第四节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色彩设计实践应用
第十章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环境色彩设计考量
第一节 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及其路径与特征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环境色彩设计考量
第三节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环境色彩设计案例剖析
第四节 河南信阳市“狮乡美环”总体规划及美丽乡村重点地段整治项目中的环境色彩设计探索
附录A 书中所用工程设计项目参与人员注
参考文献
著后语 环境色彩理论构建及景观设计实践探究之四十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