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山里的来客:蒲圻纺织厂建成遗产调查研究与更新设计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7203133
  • 作      者:
    董哲,谭刚毅,贾艳飞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对蒲纺厂的教学实践做了研究探讨:①历史建筑研究性教学研讨论文;②蒲纺厂建筑遗产教学实录(细分为调查、研究、设计三个方面);③教学反馈与讨论。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华中科技大学对于历史建筑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成果。
展开
作者简介
2020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讲师。2015.09-2020.08,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环境学博士项目,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2021.09-2014.12,路易维尔大学美术系,艺术史方向,文学硕士。2007.09-2012.06,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介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谭刚毅、董哲、贾艳飞等教师在2021—2022年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学生对湖北省蒲圻纺织厂历史建筑进行现场调查研究、遗产价值辨析、更新设计教学的探索。根据国家“新工科”的宏观战略,针对现代工业遗产的特殊类型,结合本院对历史建筑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团队对蒲纺厂的建筑遗产进行了现场调查、学术研究、更新设计三个方面的教学实践。内容涵盖社会调查、人类学史的古建测绘和相应的研究、设计教学等。
展开
精彩书摘
问题: 以蒲纺相关教学为例,您认为建成遗产教学的教学组织应该有怎样的特色?
谭:在我看来,建成遗产的教学组织与建筑设计相关的教学组织其实没有特别大的差别。它的特色无非就是它所谓的专题性,但我个人认为不应过分强调专题性,因为从大的建筑学教育目标来讲,我们做这方面的专题训练,不仅仅或者不全部仅为培养所谓的遗产保护方面的人才。就如建筑学其实是一种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来认知世界的方法一样,文化遗产保护从认知到设计的教学,实际上是教会学生(或共同探讨)认知整个人类文化在建成环境中承载信息——尤其是建造的历史和智慧——的过程,是让学生通过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学会如何进行广义的设计。
从这点上讲,它其实是小中见大,一通百通。当然,不可能一种类型(专题)或方法就能够包打天下或者包治百病。这就决定了教学的组织环节特别重要,不但要考虑基础知识的传授、现场的调研、价值的认知判断、相应的保护理念认知、相关案例的研究,*终还要有非常具有创意性的设计转化,这些过程都必不可少。
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教学,需要做到每个环节少而精。要一语中的,让学生能够迅速掌握。要深入浅出,同时还不失专业性,在科普性的基础上有专业性,这就是难点。我个人认为完整的教学组织流程是非常必要的,而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或某一个环节。
董:蒲纺的教学活动虽然分为调查、研究、设计三个阶段,但每个阶段都是包含观察、
思考、表达的完整学习过程。现代建成遗产工作往往有其各自的问题与需求,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提供思考这些新问题的出发点。所以,现代建成遗产的教学虽然以完成具体的项目(如测绘实习或毕业设计)为结束,实际却呈现了一个研究性实践的开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建成遗产的特征,通过发散性思维创新教学的目标,制定学习的问题,明确成果的标准。对于教师而言,这也经常是一个摸索和提高的经历。
现代建成遗产具有丰富内涵,其教学*好由多学科和多背景的成员共同指导。比如,蒲纺的教学团队成员来自建筑历史与理论、城乡遗产保护、建筑设计实践、文化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在教学中也采取了多学科的研究与表达方法,结合蒲纺的特色达成了深入的教学训练。
现代建成遗产的教学也具有较强的研究性。
①教师对教学目标、方式、成果的研究和创新。比如,根据蒲纺的建成遗产特征,我们将测绘调查的教学目标调整为对现代建筑设计的逆向学习,从现实、历史、社会的脉络思考设计过程。调查时引入全站仪、无人机、扫描仪等数字化手段,并且采用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方法研究建筑的使用状况。对于调查的成果,我们探索了以研究为导向的建筑图纸表达,适当引入建筑设计实践的绘图方式,在图纸中标注档案和访谈反映的设计意图与原状,并采用图解和报告的形式进行建筑类型、结构、功能的专题研究。
②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也是对遗产的研究活动。在蒲纺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建筑调查和设计教学转化为对现代建筑类型的研究,将建筑学知识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现代建成遗产实践问题引领下的主动探索。
③教学内容里包含较多的研究性专题讨论。在蒲纺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组织了一些专题讲座与讨论,引导学生对三线建设、遗产保护的概念、建成遗产更新设计、人类学的调查方法等进行初步的研究。这些小专题为学生搭建了思考构架,帮助他们自己挖掘和表达蒲纺建成遗产的特色。
另外,现代建成遗产的教学也需要重视和当地社群建立关系。这对于保持师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现场感”非常重要,也有助于拓展后续教学项目。
展开
目录
一、关于蒲纺
二、教学研讨
三、蒲圻纺织厂建成遗产的调查与研究
(一)历史建筑测绘图集
(二)历史建筑调查资料
(三)历史建筑调查实践报告
(四)蒲圻纺织厂建成遗产的历史信息、遗产价值、活化策略相关研究
(五)三线建设遗产活化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蒲圻纺织厂历史建筑的更新活化设计
(一)任务书
(二)设计作业
五、教学反馈
六、花絮
七、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