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谁说孩子不好教:多元式家庭教育80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090160
  • 作      者:
    林文敬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谁说孩子不好教:多元式家庭教育80招》: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拥有特别的性格的潜力,因之,针对每个孩子的教育也必然应该是不同的、个别的。适才适性而教,每个孩子都可以是天才宝贝!谁说孩子不好教?80招破解儿童早教的迷局。最恰当的教育方式是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做起,适性适才而教。《谁说孩子不好教:多元式家庭教育80招》不指导人云亦云的教育方法,而是和您一起寻找您的孩子独特的性格与潜力,帮您适才适性地塑造天才宝贝。家长如何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如何维持孩子的持续学习动机、家长如何指导孩子适应团体生活。
展开
作者简介
    林文敬,就学于台湾静宜大学英文系、美国俄亥俄州凡德里大学教育研究所。投身双语学校教育多年,主要研究家庭咨询与学校整合议题,相信家庭与学校间可以有许多方法互相紧密配合,如此才能让孩子更加有效率地学习,发展更健全的人格。主要著作有《亲子英语DIY》、《补教老师教学锦囊》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您想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有心教育孩子的父母,一定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优秀。但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不管是擅长静态还是动态表现的孩子,都会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因此,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适性适才而教才是最恰当的方式。《谁说孩子不好教:多元式家庭教育80招》不指导你人云亦云的教育方法,而是和您一起寻找您的孩子独特的性格与潜力,帮您适才适性地塑造天才宝贝。
展开
精彩书摘
    Chapter 1  成长的喜悦
    有心教育孩子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路平安,更进一步则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优秀。至于“优秀”的定义,普遍认为就是聪明、活泼、天赋异禀、高人一等,甚至希望孩子未来的人生能蒸蒸日上,在事业、婚姻及人际关系上一切顺心如意。
    教育孩子第一步——了解孩子个别特质
    当孩子还在襁褓阶段时,很多父母就已积极寻求各种渠道来训练孩子、教育孩子。只是有些求好心切的父母,由于错误的观念而走错了方向,以为追赶最流行的教育方式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殊不知孩子的个别差异才是决定教育孩子的内容走向的关键,结果反造就出无数娇生惯养、目无尊长、桀骜不驯的坏榜样。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例如有些孩子在小时候就显现出领导能力,对于语言颇有天分,较能专注于一件事情,或对于周围环境变化的感受力特别强。父母可以经由细微处去发掘孩子的这些优点,而非忽略其发展或强压其接受某项不属于孩子可以发挥的特质,因此,了解孩子的个别特质,是为人父母的首要之务。
    近年来,科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发展出多方面的理论,让我们更了解人类的脑部、心理发展,诸如左右脑的训练、智商(IQ)与情商(EQ)的发展及多元智慧理论等。那么父母应如何在家庭教育上应用这些原理呢?本章将引领您轻松完成。
    弹性调整的亲子互动架构
    具体来说,亲子关系就像放风筝,开始时,父母要尽全力拉、放、跑、跳,让风筝飞起来,而当风筝飞高时,则只需时时控制其紧张度以防风力不足而落下,也需避免太高太远而断线。不过,每只风筝都有不同的形体、不同的操控性,也需因时、因地、因风向而取舍其最适当的距离。就像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应以最客观的角度、最宏观的视野以及最弹性的教育方针来养育孩子。
    因此,亲子应是在持续不断的互动中一起成长,通过赏罚、需求、游戏、沟通、养育五个环节维系两者的关系,同时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而有个别的消长,并适时调整父母的责任与对待孩子的方式。例如当孩子年纪小时,亲子的互动架构以养育、游戏居多,而赏罚、需求、沟通次之;到了青少年时期,则反而以赏罚、需求、沟通居多。至于父母角色的扮演,也应依据与孩子的互动关系作适当的修正,譬如发觉孩子需求太多时,就应以沟通或赏罚加以平衡;而如果发现养育的过程上有某些缺憾时,则可以增强游戏与需求的项目。
    拟定计划、适时放手的教育模式
    教育如同灌水泥浆的过程,事前应拟定计划,准备各种工具、模架等围成想要的形状,如此水泥便会顺着该有的形状成形。不过,万一中途反悔想要改变形状,便会难上加难,而一旦完全凝固后就更无力回天了。相对地,如果已妥善准备好水泥路线,便不怕中途溢出,待逐渐凝固就愈形坚若磐石、风雨不侵。所以,父母有计划地栽培子女,使孩子走上正确的轨道,最终必可享受到甜美的果实。
    然而,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太松会飞走,太紧会窒息而死。”当鸟儿在我们的手中时,抓它太紧会窒息而死,太松则会飞走,教育的原理也正是如此。但是多数的父母对孩子保护过度,最后导致孩子连谋生的能力都没有,这样的情形父母实应负绝大部分的责任。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 H.Erikson,1902-1994)建议,应在安全的情形下,让幼儿自动自发地完成照顾自己的事,如吃饭、喝水、洗澡等,这样孩子就会慢慢独立自主;相反地,若对孩子过分溺爱或处处限制,以处罚或强压的方式教育孩子,则会对人格造成不良影响,对儿童日后的心智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如果希望孩子能有所作为,并且发挥最大的潜能,父母应该学习在最适当的时机放手,因为父母的角色只是提供知识、指引方向,无权决定孩子的一切,父母只需适时提出必要的关心,让孩子安心而为,如此,孩子便能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与理解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大大地与众不同。
    为个别差异定调的左右脑理论
    自从美国神经生物学家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提出左右脑理论后,就等于建构了个人与个人之间差异的另一种基本原则。但是人脑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复杂的生命体,因此类似的研究仍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中。
    当然,没有任何人完全只有左脑或右脑的全然特性,有些人左脑特性较强烈,有些人为右脑,也有些人则无明显差别。通常左脑是掌控推理、时间、空间等因素,右脑则掌控直觉、情感等因素。在得知孩子属于哪一种类型后,便可以针对他的属性加以诱导与训练。
    如何训练左脑特性强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较喜欢自己独立完成某件事,而不喜欢与其他同伴一起,因此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关于科学或数理方面的书籍,让孩子静静地阅读。借由训练思辨能力,通过对于某件主题的讨论、沟通、分析,就能将孩子的潜能激发出来,同时也可以设定一些问题,让孩子独立思考及回答。此外,家长也可以教导孩子记下重点,或引导孩子发现问题,这种类型的孩子都会乐在其中。
    如何训练右脑特性强的孩子
    此类孩子较喜欢团体活动,如果孩子们在一起边游戏边学习,这些孩子会发挥极大的影响力,例如集体创作或团体合唱等。家长可以试着带领孩子完成一幅画、制作一件手工艺品,但别忘了给孩子许多颜色的画笔、涂料,或者黏土素材等,孩子会运用手边的器具将作品做最完美的呈现。而父母在教导这样的孩子时,也可以增加一些辅助材料,例如音乐、多媒体或生动的图案等。
    传统上,父母都希望子女未来能当律师、医生或工程师,而不是诗人或画家。这种外在环境与传统观念的影响,无意中让左脑过度地使用,却忽略了右脑能力的开发,也使得右脑的功能逐渐丧失。结果人们就不再有创造力,不再有幽默感,世界也不再有伟大的艺术家产生,这对社会的损失是何等大啊!
    因此,本书特别于附录部分的《测试一》提供左右脑各项指标,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倾向填制表格,来得知孩子倾向左脑还是右脑,以作为教育孩子的参考。最后仍要再三强调,舍弃强压式教育的错误观念,适才适性地带领孩子发挥潜能,才是教育孩子的上上策!
    IQ与EQ同等重要
    有一部电影讲述一位智商很高的年轻人,能轻易解出连大学教授都认为很困难的题目,但他却不知自己的方向是什么,自恃甚高而傲慢无礼,后来经一位教授的耐心开导,终于寻获自己的方向。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因为自己功课好而瞧不起功课差的同学,他们常常以不耐烦、无礼貌、轻蔑的态度对待他人,甚至出言讥笑所谓的“笨”同学。这些孩子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妥当,学校老师也可能基于其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有偏袒的心态,进而模糊了公正的标准。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逐渐有恃无恐,更加胆大妄为,若任其发展而无人从旁提出关心或指导,其后果恐怕比那些成绩差但行为无偏差的学生要严重许多。
    这类聪明的孩子通常自尊心强,不懂得关怀他人,只以自我为中心,如果遇到比自己优秀的其他孩子,很容易就陷入比较与愤怒的迷思当中。这类孩子虽有高智商(IQ),却只有低情商(EQ),因为根据情商理论创始者美国心理教育学家戈尔曼博士(Goleman)的说法,情商对个人内在来说,就是管理自己的能力、启发自己的能力、自我认知的能力及自信能力;对个人外在来说,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对事物的关怀能力。
    所以,IQ与EQ对于一个健全的人格来说,就像上下排牙齿的关系,唯有两者相互合作无间,才能咀嚼出食物芳香的味道。因此,不只是高IQ的孩子需要进行EQ教育,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进行EQ教育。不过,在谈论EQ教育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学业智能(Academic Intelligence,AI)与情绪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EI)的关系。
    书中图显示了学业智能与情绪智能中的各个项目的关系。
    1.觉察力:与AI中各个项目都有直接关系。觉察力强的学生,其数理能力、口语表达、书写阅读及一般常识都相对增强,也能相对应用。
    2.自我了解与肯定:这一项与AI中的各个项目有间接关系。了解自己、肯定自己的学生,相对也容易对自己有信心,如此则可间接改进或弥补AI方面的不足。
    3.抗压与宽容度:在与AI各个项目的比较上,无明显直接关系。
    4.道德与责任:由于与亲子教导牵涉较深,在架构上只与口语表达以及一般常识有间接关系。
    情绪智能对学业智能的延伸影响
    小明在班上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同学有需要帮忙时,他总是能够当仁不让挺身而出,也能够常常与其他同学分享他带来的糖果及饼干。在一次班级干部选举中,全班同学一致推举他当班长,而原本功课只能算中等的他,在当上班长之后竟能突飞猛进挤入前10名,让老师觉得不可思议。几经观察之后,才发觉原来他上课更加认真了,作业也能写得很整齐。
    这是因为情绪智能高的孩子,会具备责任心与自制力,当他人赋予工作时,自己就会认真地对待。若将情绪智能作更广的延伸,则可以影响到学业智能,但影响的时间和程度将视孩子的个别差异而定。
    如果一个孩子的EQ经过更多的训练,将可以让IQ发挥得更好。如上表所示,“自我了解与肯定”是如何增强学业智能的呢?试想,一个孩子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之后,他就会针对自己的弱点着手进行弥补,并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问题,而且也懂得寻求帮助。再以“抗压与宽容度”为例,有抗压能力的孩子能够容忍不同课业压力,不会半途而废。而从“道德与责任”项目则可看出,为了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其也会愿意提升自己,因此间接提高了学业智能。
    除了IQ与EQ,还有什么?
    有位妈妈告诉我,她的儿子在学校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对人也彬彬有礼,广受班上同学爱戴,应是位IQ与EQ兼备的、不可多得的好孩子。但是其在家中的表现却让她觉得判若两人,不仅房间简直是一座小型垃圾场,而且在生活上常会忘东忘西,必须时常提醒才会注意,让父母很担心其将来要如何照顾自己?的确,在我们周围一定遇到过这种类型的人,虽是考试与协调高手,却是个生活白痴。因此,近来有人提出更多元的商数(Quotient)培养,以求人格更加完备。
    1.管理商数MQ(Management Quotient):对自我管理的智慧,也包含自我组织的智能、对事情有条不紊的处理原则及完整的规划能力等。
    2.创造力商数CQ(Creativity Quotient):创造能力,并具有随机应变的警觉。
    3.领导商数LQ(Leadership Quotient):具有领导的智慧,及群众的魅力。
    4.逆商指数AQ(Adversity Quotient):含抗压及挫折忍受力。
    这些智慧有时与个人学业成就或聪明才智无关。一个人最终的成就绝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对身心进行各种长久的磨炼,就如同一位武士过关斩将,关关精彩。所以,父母必须知晓,不可能带领孩子完成生命中所有的淬炼,唯有重新定位要教给孩子哪些技能,并不偏不倚地继续走下去,才可能开花结果。
    多元智力的新思维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智力”一词不单指学业上之能力的狭隘观念。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迦纳(Gardner)观察研究指出,人类依程度不同会有八种智力,包括语文、数理、空间、音乐、体能、人际、自知和自然观察,后来又提出存在、道德、神灵等智力的可能性。这与传统的观念很不同,因为大部分的人以为所谓的“智力”只到上述前三种,一般学校教育也以语文、数理、空间等为主要教学内容,音乐、体能只是点缀其中。而关于人际、自知两项的训练更是寥寥可数,幸运者经由良师指导可发展成健全人格;相反地,若孩子无适当的教育与学习环境发展此两项,且无师法对象,恐将造成人格上的缺憾。
    在市场上的书籍中,已有许多谈及多元智力的发展与学习,不过多倾向于训练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而事实上,家长在家中也同样可以发展孩子的多元智力。
    孩子在家中有可能使用的多元智力
    多元智力可以靠培养而养成,孩子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另外还有家庭教育可以强化,家长不应浪费此一让孩子养成健全人格的机会。例如以下的各项活动,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应用于亲子间的教育
    曾经有项实验,两个班级的学生入学时,其平均智力相当,但两个班的教师被给予错误的数据,显示其中一班的智力优于另一班。经过一年半之后,两班学生再进行一次智力测验,结果被以为较优的那一班的平均智力竟高于另一班30个百分点以上。其原因在于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不同,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由内在心理期望逐渐转变为外在结果的情形,就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同地,父母对待孩子如果都以优点视之,进而发掘其优点,将孩子视为独一无二的珍宝,他自然就会成为一颗珍宝。以下图表中之因素为亲子教育过程中可加以运用者。
    重新认识资优儿
    许多父母问我:“如何才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进资优班?”在他们的观念中,资优儿童代表了一切,将孩子送进资优班总是让自己有面子,并且认为资优儿童的IQ高,做起事来一定无往而不利。但许多研究指出,资优并不等同高成就,若希望资优孩子能发展所长,还需其他因素相配合。
    全面资优是极少数
    多数的资优孩子,其实只是单方面科目较一般学童优秀,如数学、语言等表现可能会较出色,甚至在多方面都有资优的表现,然而全面资优的始终是少数。再者,许多父母以为一次资优,就可以高枕无忧,殊不知孩子不是商品,挂有三五年的质量保证,因此,孩子虽然在特定阶段被测试为资优儿童,但是若缺乏适当的培养,以致其先天的潜力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随着时日推移,孩子便不再资优。
    以树木生长为例,生长在条件充足的环境中,可能长至数百尺高,然而气候一旦改变,雨量减少,或土壤不再肥沃的话,树木就未必能以其最佳的状态示人。同样地,资优儿童也需要得到合适的培育,他们的才智潜能(Intellectual Potential)才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展开
目录
Chapter 1 成长的喜悦
教育孩子第一步——了解孩子个别特质
弹性调整的亲子互动架构
拟定计划、适时放手的教育模式
为个别差异定调的左右脑理论
IQ与EQ同等重要
除了IQ与EQ,还有什么?
多元智力的新思维
重新认识所谓的天才
重新认识资优儿
一个更健全的人格

Chapter 2 培养自然观察力
家长如何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
科学方法进行的步骤
建立孩子的环保观念
自然观察应搭配的科技工具
家长应有计划地培养孩子的自然观察能力
家长责任重大——教育孩子确立关怀
自然的态度

Chapter 3 健全身心发晨
感官能力训练
学习独立
家庭活动
在家中增进亲子关系的游戏
肢体运动
动手做的能力
与孩子一起拟定计划
如何维持孩子的持续学习动机
训练孩子凡事提出疑问
不要忘记培养孩子的艺术涵养

Chapter 4 人文关怀养成
对孩子品格培养的训练
如何培养道德观念
关怀弱势
不同的生活体验
设定人文关怀的目标
体验不同的文化
正视科技与人文的平衡

Chapter 5 培养责任心
家长如何在家教导孩子的责任心
档案整理
多给孩子发言权
责任心与压力管理
父母以身作则
多鼓励孩子

Chapter 6 团体生活与抗压能力训练
团体生活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同伴合作竞争的微妙关系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适应团体生活
孩子为何无法适应团体生活
领导统驭的能力
抗压能力
反思

Chapter 7 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力与想象力
有创造力的孩子的特征
如何培养创造力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水平式思考的训练
创意的果实——发明
阻碍创造力发展的锁链

Chapter 8 培养专注力
培养专注力由做好功课开始
专注的感觉就是忘记时间的感觉
训练专注力的技巧
另类专注力——常让孩子感到惊奇
顺水推舟——孩子欲望的正向引导
背诵有助于提升专注力

Chapter 9 综合成就与评估
父母对孩子的评估

Chapter 10 父母的观念
与孩子分享心情
对待孩子注重公平原则
事前做功课
妥善安排时间
一定要学习欣赏自己的孩子
不要处处追求最好的
不要跟其他人说你的孩子有多棒
最怕的是有偏见的父母
家长观念的调整
父母对孩子性别差异的认知
孩子面临社会化现象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父母离婚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对教育的看法
认真严肃地教育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处罚方式
当优质的父母
家庭民主化
谈论敏感话题
行行出状元的观念
你与孩子都不要盲目比较
从小我到大我——拓宽孩子的视野

Chapter 11 教育新观点:家庭教膏与学校教育的整合
新的教育模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
家庭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概念
家庭与学校整合的具体建议
家长即老师——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
孩子读写的评估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整合的特色——多元功能的家长
教师观念的调整
整合后学生测评制度的改变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整合执行不当
易产生的缺失
学校与社区合作VS.学校与家庭合作模式
经过家庭与学校教育整合之学校的特色
经过家庭与学校教育整合之家庭的特色

Chapter 12 家庭教育新纪元:家庭与家庭的联结
家庭联结的简单概念
家庭联结的特色
家庭联结初步计划
家庭联结之中长期计划
家庭联结的测评
家庭联结中教师的角色
借由家庭的联结可达到的效果
家庭联结困难的原因
对于家庭联结的具体建议
未来目标
附录  评估测试
测试一 测试孩子的左右脑取向
测试二 了解您孩子的多元智力
测试三 测测您孩子的自信心有多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