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自外观之
第三章 宗教包容论的信念模式——以吴经熊《超越东西方》为例
一、信仰取态与宗教对话
宗教问的关系向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中世纪神学家库萨的尼古拉(NicolasofCusa,1401-1464)面对被伊斯兰教徒破坏了的拜占廷,最早意识到宗教对话、调和的重要性,他于1453年写出《论信仰的和平》(DePaceFidei),通过基督徒、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以及鞑靼人的宗教对话,力图说明实际上大家信的是同一个宗教,因此无需大动干戈,进行宗教圣战。近代洛克的宗教宽容的思想,是在吸取了宗教迫害与不宽容的经验教训上,以人道主义和经验理性主义的立场去解决宗教问题的。主要是由于政教分离的制度的确立,方使得中世纪那样的制度化的宗教不宽容成为不可能。但这并不能杜绝与政治权力结合在一起的近现代意识形态的不宽容,比如纳粹德国、前苏联等时期,对与官方意识形态不同的思想进行控制、排斥、消灭,以强力取得全社会的所谓“基本共识”。
信念的多元本是人类思想的常态,人们的思想本有求异的本能,否则连日常生活中的对话都无从对起,因为所谓“对话”,是以双方的立场差异、视角差异为前提的。倘若都是一样的,就毫无对话乃至说话的必要了。可以说,对话乃是思想的本质,没有对话就没有思想。有时强力达到的一致,往往会从自身中滋生出分裂的种子来,从而重新产生一种思想对话的紧张,也显示出以前强力达成的一致,并不算是真正的一致,只能算是相对的一致,动态的一致。
宗教信念是人类最为顽强的意识形态之一,对它的解剖有助于我们理解一般意识形态的性质,尤其是一个意识形态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反应方式。
一个宗教对其他宗教的反应方式,一般认为有三种模式:排他论、包容论和多元论。我们这里要作一番说明。宗教排他论的要旨,在于认为唯有自己的宗教才是真理,因此排斥其他的宗教是合理的。既然只有自己的宗教是唯一的真理,那么其他的宗教就不是真理了,显然从其他宗教学习就是不可能的,与其他宗教进行真正的对话也是不可能的。当然,一个人可能事先并不知道只有自己的宗教才是真理,他是在经过一番比较之后才发觉自己宗教的真理性的,才坚定自己的信心的,觉得自己的宗教完全为自己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居所,无需他求了。不管是先验地认为自己的宗教才是唯一真理,还是在经过一番比较之后认为如此,宗教排他论都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所信的才是真理,其他的都是鬼话,因此自己的信仰“高于”其他的信仰。具体到比如基督教,就认为自己是“启示”真理,而别的信仰都只是“宗教”,自己是“高于”宗教的。或者认为自己也是宗教,但是启示宗教,从而“高于”人设的宗教。这种真理上的优越感与“高于”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别种宗教采取一种俯视的视角。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