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理解与解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94492
  • 作      者:
    高新民,沈学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高新民,1957年3月生,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心灵哲学、宗教哲学、西方哲学史和人生哲学研究。在《哲学研究》和《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翻译出版了《心灵哲学》和《西利斯》等五部译著,有《意向性理论的当代发展》《心灵的解构》和《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等六部专著,其中《现代西方心灵哲学》一书获“金岳霖学术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沈学君(1972-),湖北崇阳人,哲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灵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并且在国内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十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心灵与认知文丛:理解与解脱》系统地梳理了他对于佛经的独特解释,展示了他对于佛教中国化所做的具体工作;作者参照了西方的解释学思想,从解释学角度出发,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智者大师的佛教解释学思想及其对佛教的契理契机解读;《心灵与认知文丛:理解与解脱》还从心灵哲学的角度,探讨了智者的佛学思想对于人的心灵修养的意义和价值,既涉及到心灵哲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涉及心灵哲学对于心性修养和人生解脱的作用,从而展示出了佛教心灵哲学不同于西方心灵哲学的特点。
展开
精彩书摘
    既然一切东西都是即空即假即中,我们对世界、人生应采取什么态度,应抱什么样的价值观、苦乐观、财富金钱观、恋爱择偶观不是一清二楚了吗?如果认识到万物圆融三谛的本质、实相,在实践上也相应地贯彻这一原则,采取无为、中道的立场和态度,人还有痛苦烦恼吗?人不就当下彻底卸下一切包袱、彻底轻松、彻底解脱了吗?
    为了充分揭示宇宙人生三谛圆融之本质实相,智者在说明三谛各谛自身及三者的内在圆融关系的基础上,还继承发展慧文等师的方法及思想,把三谛放在与三智、三观的关系中加以论述。所谓观是指能观之心或认识主体的观照活动。相对于观而言,谛则是观照的境或对象。所谓三观就是空观、假观、中观。三观有内外三观之别。内三观指一心同时具足三观,即空假中三观并非三种心识的活动,也不是分别在三种心态下进行的三种观照,而是在一心中顿起的空假中三观。外三观是指在观外面的每一法时同时具足三观。也就是说,随观一境或一法,同时具足空假中三观,即同时看到对象的空、假、中这样的本质实相。如观法之空,同时观假中皆空,其他两观可如此类推。三观为能观心,三谛为所观境。能所交融,主体和客体冥合,不可分割,正如偈云:“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性即中,若能识得佛境界,当下谛观如虚空。”①这就是说;谛和观在名称上有别,而实质上并无区别,谛是万物空假中的真理,观是对这种空有不二的真理的把握。如果能把握境假有空无这种中道义,做到境观双忘,不堕边见,不走极端,不把空有形而上学地对立起来,按中道行事,即“性即中”,那么我们断除烦恼、了生脱死、得彻底解脱就有了本体论、认识论上的可靠基础。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圆智与圆行--智者的爱智人生实践
一 出身异相
二 发轸南岳
三 弘道金陵
四 创教天台
五 托业玉泉
六 两朝国师
七 归骨天台

第二章 圆教之圆解--智者在佛教解释学上的清原正本
一 佛教解释中的问题及其诊断
二 佛教文本的本质特征
三 理解圣意的原则和条件
四 五时八教新解

第三章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人生的第一现实
一 苦是“审实而有”.
一 “火宅譬”与众生苦相
三 无慧必痴,无福必贫
四 狮子之吼

第四章 解脱与涅槃--人生的理想境界与归宿
一 众说纷纭的解脱
二 涅槃一实多名
三 大涅粲是妙境圆果
四 “涅槃遍一切处
五 涅架是不可思议境
六 涅槃三相与三德
七 涅槃有浅深高下之别

第五章 成佛与做人--人生的理想人格
一 古老而常新的理想人格问题
二 始自凡夫,终至极圣
三 名行相称,十德具足
四 因无上与果无上
五 三身、三法、四德
六 极圣之极谛

第六章 佛性与一念三千--解脱的内在可能性及其机理
一 众说纷纭的佛性
二 人性的实性即佛性
三 三因佛性与佛之相性体
四 佛性与一念三千
五 佛性之善恶净染
……
第七章 谛理为诸佛所——解脱的本体论基础
第八章 贤圣以慧为命——解脱的智慧结果
第九章 心身说与生死关怀——解脱的生死关怀——解脱的生命观基础
第十章 诸佛解脱于心求——解脱的心理机制及操作
第十一章 有道即宣贵 无为是大乐——智者的幸福与财富观
第十二章 止观与疾患的自我调治——解脱的圆顿法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