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改变人生的哲学教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042688
  • 作      者:
    (日)小川仁志著
  • 出 版 社 :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改变人生的哲学教室:12位哲学大师亲自教你鲨鱼社会的战斗法则》,日本2010年度畅销书,受关注度直逼1Q84!
    《改变人生的哲学教室:12位哲学大师亲自教你鲨鱼社会的战斗法则》,史上第一本哲学心灵励志书!
    《改变人生的哲学教室:12位哲学大师亲自教你鲨鱼社会的战斗法则》,像读小说一样读懂人生!
    《改变人生的哲学教室:12位哲学大师亲自教你鲨鱼社会的战斗法则》,专门写给未来10年社会精英的人生励志书!
展开
作者简介
    [日]小川仁志
    1970年京都生人,哲学家。德山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京都大学法学部毕业后,进入伊藤忠商事就职。后辞去工作立志成为人权律师却遭遇挫折,经历了4年半的无业生活后进入名古屋市政府工作。在市政府工作时修完了名古屋市立大学大学院博士后期课程,取得博士(人类文化)学位。曾在商业街举办“哲学咖啡”等面向市民的哲学实践活动。专业是公共哲学、政治哲学。主要著作有《市政府的小川如何成为哲学家》《“哲学思考”的工?术》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你在为你的人生烦恼吗?你总是在思索活着的意义吗?你的梦想被现实摧毁了吗?你的财富人生开始了吗?激烈的竞争社会,快一秒与慢一秒的距离就是生存与死亡。成就卓越的法则就是,你要么成为横行无碍的“霸王鲨”,创立自己的人生帝国;要么成为鲨鱼口中的猎物,被残忍地吞噬掉。这本2010年瞬间横扫日本的超级畅销书,拥有改变人生命运的力量,12位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大师亲自授课,帮你从残酷的竞争丛林中脱颖而出,成为未来10年的顶尖社会精英。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课时
    反正都要死,
    为什么还要活着呢?
    海德格尔老师关于“生和死”的讲座
    马丁  海德格尔
    德国现代哲学家 (1889~1976)。因为受到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而开始探究“存在”本身的意义。二战期间,由于支持纳粹而成为弗莱堡大学的校长,因此在战后即被辞退。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导论》。
    初次见面,大家好。我是海德格尔。也许大家已经在伦理学之类的教科书上见到过我了吧。听到这段开场白,现场的学生们顿时骚动起来。海德格尔?就是那个著名的海德格尔?虽然听说是有哲学家亲自来授课,但没想到竟然是海德格尔本人来讲!我知道你们感到很吃惊。已经 “死了很久”的我,怎么会出现在这儿呢?关于这个秘密,我想你们迟早会找到答案的。现在,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为时间有限,所以我们还是尽快开始上课吧。今天课程的题目是 “什么是死亡”,我想这个题目由已经死去的我来讲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话说回来,其实我也没想到后人会称呼我为 “死亡哲学家”。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够称呼我为 “存在哲学家”。我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就不用说了,后来写的《形而上学导论》也是围绕着 “存在”这个主题进行论述的。
    海德格尔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起来,底下的学生们谁都插不上话。只能任由自己的思绪被这位拥有压倒性存在感的哲学家牵引着。海德格尔环视了教室一圈,深呼吸了一下之后,又继续开始说道:“生存”究竟指的是什么?
    那么,大家知道在日本每年有多少人自杀吗?超过3 万人,而且还是连续12 年保持着这个数字。死亡对一个人来说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不顾一切地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呢?我想,他们一定是陷入了非常痛苦的境遇之中,感到生不如死吧。     “我认为这是社会的问题。”优等生田中公一好像平时在课堂上一样,充满自信地答道。尽管周围坐着很多成年人,但他却没有感到丝毫的胆怯。
    嗯,这当然是一个社会问题。3 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将这个人数与日本的总人口数加以比对就会发现,日本的自杀率位居世界第6 位。如果一个国家是这样一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让国民都失去生存下去的勇气,很明显地说明这个国家是有问题的。但是,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国家的现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这个国家生存环境的改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
    大家可以想一下,就在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还有人正在考虑自杀吧。不知道那些人有没有想过,难道只有自杀才能解决问题吗?为什么就不能坚强地活下去呢?现在,请大家一起思考一下,“生存”究竟指的是什么?
    “吃饭、工作、睡觉,然后起床再重复以上三项。反正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喜欢辩论的川口翔太带着挑衅的口吻答道。事实上就是他邀请同学们来参加这次讲座的。 海德格尔向事先准备好的座位表扫了一眼,然后转过身去,一边在黑板上写着什么,一边冷静地答道:
    也有人即便吃穿住都不愁,同样选择了自杀。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确实都被日常生活所淹没,但如果人类的生存仅仅只是睡觉与吃饭的机械重复,每个人都将丧失他作为人的独特性,就成了一个 “存在者”。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人类本来的生存方式,关于其中 “本来性”与 “非本来性”之间的关系暂不讨论。所以我每次提到人类的时候,为了和 “存在者”相区分,我使用 “此在(Dasein )”这个词。
    人类拥有两种生存方式
    也就是说,人类拥有两种生存方式。首先从简单的那一种说起,就是 “非本来性”的生存方式。在这种生存方式下的个体被淹没于日常的生活当中,逐步地丧失自我,每天浑浑噩噩地生活。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存在于大千世界之中千千万万个同类型人的缩影。与此相对的,“本来性”的生存方式则是指人类基于自身存在的可能性,不断地对自身进行了解的一个过程。这样的个体才能够发现自己与其他人相比所存在的不同之处。这也是我认为理想的生存方式。接下来让我逐一加以说明。
    之前我问你们 “生存”究竟是指什么,我认为那些在满足了衣食住等生存基本条件下仍然选择自杀的人,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内心之中没有切实地感觉到希望的存在。所以,我们可以说 “生存就是希望的实际感受”。如果没有这种切实的感受,我们称这种情况为绝望。川口君,你现在感到有希望吗?
    “嗯,坦白说,现在我感觉不到希望,我只感到绝望。人生的意义竟然是这样的东西吗?让人完全搞不懂。我不知道为了这样的东西还有什么努力的意义。所以我现在觉得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
    原来如此,甚至还想到了死吗……那么接下来就必须要进入正题了。当人类感到绝望的时候,就会首先意识到终结一切的死亡。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生存和死亡就好像是存在于一个矢量上完全相反的两端。死亡本来是令人感到非常恐惧的东西,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应该是惧怕死亡的。
    那么让我们来稍微认真地思考一下人类为什么会害怕死亡吧。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死就意味着一切的终结。虽然死后的世界也许真的存在,但因为目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能够证明这一点,所以一般来说没有人会相信存在一个死后的世界。 死亡或早或晚都会降临到每个人的头上,这是绝对无法逃避的终结。而且,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死后究竟会怎样。对,就是不可预见。这种不可避免和不可预见的一切的终结,就是死亡。如果这样想的话,对死亡心怀恐惧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死”可以说是时刻伴随在 “生”周围的一种不安。可是如果每天都伴随着这样的不安,生活就未免显得太痛苦了。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消除对死亡的不安有两种方法
    想要消除这种不安,有两种方法。第一,通过宗教信仰来消除 “死亡就意味着一切终结”的想法。但是,因为死亡本身所具有的不可预见性,要想彻底消除这种想法需要你对自己的信仰深信不疑。如果总是去思考这件事的合理性,越思考,恐怕疑问就会越多。比如通过什么方法前往死后的世界,要去往什么地方,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等。如果你是一个比较容易相信的人还好,但如果你刚好是碰上什么事情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的性格,那就麻烦大了。 在这种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第二种方法,也就是搞清楚一切事物的来龙去脉。我的老前辈、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曾经说过:“哲学是关于死亡的学问。”确实,既然哲学有关于生存方式的讨论,自然也有关于死亡的探讨。
    于是,哲学家们逐渐地对死亡这个未知的领域也产生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即便最开始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还会存有一些苦恼,但随着你对它了解的加深,会慢慢地接受。这样你的不安也会随之消失,对生存也会重新充满希望。
    我常常想,一个有勇气接受死亡这样终极状态的人,是不是也可以将这种勇气拿出来追求生存的希望呢?在我们了解了死亡的意义之后,接下来让我们为了川口君思考一下如何坚强地生存下去的方法吧。
    哲学是关于死亡的学问
    刚才我为大家介绍了柏拉图 “哲学是关于死亡的学问”的见解。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死亡以及总有一天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死亡之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接受它呢?让我们假设各种不同的死法,然后逐一分析可以采取的接受态度。 首先是因为突发性事故导致死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死去的人甚至没有时间考虑如何接受它,便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了。与一下子便没有了任何痛苦和烦恼的死者相比,那些继续活下来的亲人和朋友反倒会感觉更加的悲伤与难过。
    其次是自杀。自杀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是自己选择了死亡这个结局,或者是已经万念俱灰,所以对死亡本身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那些经本人同意而进行的安乐死也是如此。与其忍受生不如死的痛苦,还不如一死了之,得到解脱。
    还有一种就是死刑。当然国家也并不想剥夺人的生存权,可是因为犯下了重罪,最后只能够用生命来进行偿还。所以死刑也是建立在本人不得不同意的基础上执行的。
    “老师,那么战争时代的特攻队员们为什么能够接受死亡呢?虽然其中也许有为国捐躯的想法,可是我听说也有很多人在临死前一直大喊着 ‘妈妈’。”在去年文化祭上,被评为久我传校花的上林美纪不假思索地开口问道。她和田中都是在川口的邀请下才来参加这次讲座的。
    正如你所说,那也许是他们的心声吧。因为他们绝对不是自愿地选择了死亡,虽然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去死。那些年轻人并不是接受了死亡,而是一种近似于绝望的选择。我想那些进行自杀式袭击的恐怖分子大概也是如此。还有被宣布癌症晚期的患者,都是不得不绝望地接受这一事实。也就是说,那些选择自杀的人对于死亡,多少是有一些心理准备的。但是像特攻队员和被宣布癌症晚期的患者这样即将被强制结束生命的情况,则是因为绝望而不得不接受死亡。
    与之相对的是自然死亡。人类的寿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接受这一事实。可是为什么在大限将至之时每个人都会平静地接受呢?而且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每个人在自然死亡之时都十分安详,不会显示出丝毫的紧张与慌乱。
    当今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是女性86 岁、男性79 岁。当一个人的年龄到达这个数字之时,他(她)们好像自然而然地就会接受死亡的结局。这究竟是柏拉图所说的“死亡的学问”的成果呢,还是人到老年自然产生的觉悟呢?
    为什么上了年纪的人容易接受死亡?
    那些上了年纪,尤其是超过了平均寿命的老年人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我已经不想再给子女们添麻烦了。”如果用对家人的爱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似乎也说得过去。当一个人拥有了孩子以后,他的人生意义更多地就会转移到孩子身上。也就是说,这个人的人生会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孩子而存在。
    所以,当他发现自己的存在已经客观上对孩子造成了负担之时,就会产生出对死亡无所畏惧的态度。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有的人没有子女,还有人甚至连家人都没有。可即便是这样的人,也有泰然面对死亡的觉悟。这又是为什么呢?
    肉体的衰老,周围同龄人的相继死亡。一旦人上了年纪,这些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出现这种情况的人不止一个。如果说看到只有自己死掉是一种不幸,但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和自己一样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如果老人于70 岁以上亡故,人们会认为这是值得庆祝的,所以将这种葬礼称为喜丧。
    “老师,您知道有一部叫做《马格瑞姆的神奇玩具店》(Mr. Mgorium’s Wonder Emporium)的电影吗?讲述的是一位孤身一人活了243岁的老人的故事。”
    上班族平田勇忽然开口说道。这个喜欢看电影的单身男性现在正面临着人生的困境。 平田继续说道:“达斯汀?霍夫曼所扮演的玩具发明家马格瑞姆,已经是243 岁的高龄。他时刻将死亡挂在嘴边,在他的身上一点都感觉不到对生活的留恋。而且在影片的最后,他还亲口说出 ‘已经活了很久’的台词。”
    是的。当一个人活到百岁以上高龄的时候就会对生死都十分淡泊了。这种淡泊的态度正是来源于他的人生经历。“已经活了很久”这句话的含义是指他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十分满足。不是指时间,而是指其中的内容。这位马格瑞姆先生一定也属于这种类型。
    平田答道:“马格瑞姆先生最后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著《李尔王》之中的台词。在这部伟大的名著之中,对于高潮的描写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他死了。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他从生到死的这段人生历程之中,究竟绽放出多么璀璨的光芒。” 真是非常精彩的描写。不过也确实如此,最重要的正是我们从生到死的这段人生历程之中能够绽放出多么璀璨的光芒。
    死是为了生而存在的
    “可是,不管你活多久,最后不还是难逃一死吗?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要强颜欢笑地活着,直到死亡的来临呢?”川口不解地问道。因为死亡是不可预测的。也就是说,就算我们知道自己早晚会死,但却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会死。有的人超过了平均死亡年龄几十年还依旧精神矍铄。所以说一个人的寿命是无法预测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完全忘记死亡的恐惧,乐观地活着。因为无法预测,所以也不必整天想这个问题。
    可是,也有一种情况会消除这种关于死亡的不可预测性。就像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癌症晚期患者一样。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医生突然告诉你 “你的生命还剩下3个月”,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在那一瞬间,能够消除你对死亡恐惧的不可预测性完全消失,在随后的日子里,你都将陷入不安与恐惧的深渊之中。恐惧和愤怒会毫不留情地向你袭来,很快将你打垮,于是你不得不绝望地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著名的心理学专家伊丽莎白? 库布勒罗丝将人类的这种心理状态分为以下五种阶段:否认→愤怒→彷徨→沮丧→接受,这是一个人对死亡从拒绝到接受的整个过程的理论模型。也就是说,最后的 “接受”,并不是自愿的,而是在绝望的抗争之后所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可是即便如此,人类仍然拥有死亡之前最后的一段时间。那么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应该如何来度过这段最后的宝贵时光呢?
    “这么说的话,我曾经看过一部叫做 《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的电影,非常不错。主人公们被告知只剩下 个月的生命,但他们并没有消极地去等待死亡,而是将自己全部想做的事都写在一张清单上。在余下的几个月里面,他们度过了人生中最充实的一段时间,最终毫无遗憾地死去。”爱看电影的平田继续说道:“还有一部作品值得一提。故事的内容设定基本相同,名字叫做 《没有我的日子》(My Life Without Me)。讲述的是一个罹患癌症的母亲,将自己在死之前要做的事情都记在一张纸上,然后将其逐一实现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年轻的母亲,所以故事的主题非常严肃,不过她最终还是完成了所有的心愿,最终坦然地面对死亡。”一讲到电影的东西,平田便有些停不下来。
    “生存”就是“希望的切实感受”
    原来如此……刚才平田所介绍的两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家究竟想要做什么?在我看来,人生就是一个人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逐渐地接受自己的人生。既然人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舞台,那么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所以当我们知道自己将要死亡的时候,大家都会去抓紧一切时间实现自我。因为我们人生的目的就是如此。
    我这里有一条新闻报道。2009 年1 月15  日的《朝日新闻》,可能算不上新闻了吧。对于生存的意义,这篇报道给出了其中的一条答案。新闻的标题是:传递“生的喜悦”的男高音歌唱家。讲述的是身患绝症的本田武久,一边同病魔进行着斗争一边继续坚持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事迹。
    本田武久原本从事的是教育事业,但因为无法舍弃自己的梦想,他在29 岁的时候,第三次参加东京艺术大学声乐科的考试,终于合格。但是就在他刚刚看到自己音乐生涯的黎明曙光之时,一纸癌症诊断书又使他陷入了绝望的深渊。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消沉下去。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后,他奇迹般地又重新回到舞台之上。本田武久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活着就是为了唱歌。”由此可见,生存就是切实感受希望。东京大学曾经对部分癌症患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与医生重视生命余下的时间不同,绝大多数的患者本人都希望能够同病魔进行斗争,直到最后。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也许医生的做法是对的。但是对患者本人来说,那样的人生丝毫感觉不到希望。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将 “希望”保留到最后。因为这才是我们生存的意义。我们从本田武久这张正在引吭高歌的照片上也能够看出,他希望传达的正是这样一种信息。关于人生的意义,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答。而问题就在于,我们何时才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意识到死亡,积极享受人生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也就是川口君所提出的那个问题上面来。为什么人一定要自杀呢……
    世间万物只有人类会自杀,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类会思考。也就是说,人类因为会思考,所以才自杀。既然如此,通过改变思想就能够防止这种事态的发生。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放弃自杀的念头,那么不管社会状况如何,都不会出现自杀的事件。所以如何改变人们的想法是很重要的。让我们回忆一下之前所讨论过的内容。
    我们之前一直在讨论应该如何去接受死亡,或者说如何才能接受死亡。现在我们知道,因为会死,所以人活着的这段时间才显得有意义。只有这样想才会给死亡带来积极的含义。 所以我认为,人类只有意识到死亡的威胁,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用有限的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有的人批评我是 “死亡哲学家”,但这实际上是一种误会。这是我个人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接下来让我详细地加以说明。
    海德格尔喝了一口水,继续在黑板上写道。在我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中,关于时间的概念我是从人类将自我存在摆放于何种位置的角度来进行论述的。也就是说,时间可以分为根源时间、世界时间以及现在时间三种。一般来说,我们都生活在以 “现在”为起点的带有日期的通俗的时间之中。在我们使用 “现在”或者 “那时候”的情况下,我们就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的一部分,被淹没在其中,这就是 “世界时间”。而 “现在时间”并不是指具体的时间,而只是表示 “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
    相对于此,当人类意识到,死亡代表了人类生命的有限性时,也就对时间产生了一个新的认识,同时发觉人生的宝贵。这样人类就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面向未来,积极地生存下去。我将这种意识形态下的时间,称为 “根源时间”。这种时间概念,与面向未来采用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实存主义”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我之所以拿死亡作为大前提,是因为我渴望度过更为充实的人生。
    因为时刻意识到死亡,所以才能够有危机意识,让我们去积极地享受人生。这也正是我在一开头所提到的“此在”,也就是对人类来说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像这样给死亡赋予如此光辉的含义以后,人类就不必那么急着选择自杀,同样也不用整天惴惴不安地害怕死亡。我们只要在死亡来临的那一瞬间之前,尽情地享受自己的人生就好了。因为活着,才是其他一切事物的前提。明白了吗,川口君?     “死是因为生才存在。所以与其选择自杀不如坚强乐观地活着……”川口认真地嘟囔道。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说起来,大家有没有看过高更的画呢?高更是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他的画作中,描绘塔希提人的作品非常有名。特别是名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一充满哲学思辨的题目十分贴合画作的主题,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在诸多的艺术评论中,这幅作品常常被看做是对近代文明的一种批判,但是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形而上学的问题。实际上在进行这幅作品的创作之时,高更的精神接近崩溃的边缘。女儿的死亡以及经济上的困境使他陷入难以忍受的痛苦之中。 正因为是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之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所以想要看出其中所蕴含的哲学问题,并不是很难。也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抛开一切的解释,单纯以这幅画作为出发点,把它当成一个最纯粹的哲学问题来看。也许你们会在这幅作品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实际上这幅作品所表达的正是所有命中注定的——虽然只有一瞬间,但又是实存主义的——你的 “人生”。     “老师,这样我们就会找到生存下去的勇气了吗?如果是的话,我也要去找高更的作品来看……上林问道。     也许并没有那么夸张的作用。不过,至少能够让你搞清楚 “我究竟是谁”,让你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我认为即便仅仅如此,也十分有意义。对于那些无论如何都感觉人生充满痛苦的人,最好放弃追求不切实际的 “人生意义”。人类的一生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不过是短短一瞬。所以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扔掉那些让你感觉沉重的负担吧,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体会到人生真正的快乐。
    哎呀,都已经这个时间了。每次一谈到感兴趣的话题,时间就过得飞快呢。我差不多也该走了,希望今后还有机会和大家见面。请大家一定要好好感受哲学的乐趣。啊!对了,今天大家和我见面的事情,一定要保密哟。当然就算你说了,也没人会相信的啦。AufWiedersehen  (德语:再见)!
    说完这句话,海德格尔老师便潇洒地从教室中走了出去。但教室内却还残留着不可思议的余韵。学生们都好像在做梦一样。但是在这堂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却清晰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面。“死亡”所具有的意义,“人生”的真正含义。每个人都在心中暗自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一定要来参加下一次的课程。甚至迷失了生命方向的川口也希望能够再多和这些哲学老师们交流一下。
    海德格尔老师的忠告
    不要失去自我,要过自己的生活!
    人生的时间有限,所以绝对不能够浪费生命!
    ……
展开
目录
译者序/8
前言/10

序章/15

第一课时17
海德格尔老师关于“生和死”的讲座
反正都要死,为什么还要活着呢?

第二课时43
黑格尔老师关于“梦想”的讲座
对追逐梦想与理想感到疲惫了吗?

第三课时65
康德老师关于“理性与欲望”的讲座
拥有超出常人的欲望是一种病态表现吗?

第四课时85
梅洛-庞蒂老师关于“烦恼”的讲座
干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满是烦恼!

第五课时105
列维纳斯老师关于“自己与他人”的讲座
自己为什么总是会在意他人的目光……

第六课时129
阿伦特老师关于“工作”的讲座
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应该怎么办?

第七课时153
罗尔斯老师关于“正义”的讲座
法律的正确性是由谁决定的?美国是正确的吗?

第八课时173
柏拉图老师关于“恋爱”的讲座
谈不上恋爱……无论如何都要结婚吗?

第九课时197
阿兰老师关于“幸福”的讲座
看到幸福的人就生气,为什么我总是这么倒霉!

第十课时217
马克思老师关于“经济与贫困”的讲座
赚钱是坏事吗?

第十一课时243
萨特老师关于“自由”的讲座
渴望自由,可一旦失去了束缚却又会感到困惑。

第十二课时263
尼采老师关于“人生”的讲座
人生究竟是什么?

第十三课时281
小川老师关于“哲学”的讲座代后记
关于哲学的基础知识都已经掌握了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