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06164
  • 作      者:
    (日)柄谷行人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跨越性批判》是于1990年代在柄谷经历了从后现代向“左翼批判”的转向之后,透过对康德的解读而回归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思考结晶。本书在恢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固有力量,扭转自卢卡奇以来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重点转移到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局面,从而打破68年革命以后世界性普遍的“去政治化”倾向及其由此导致的左翼批判日趋衰退的状况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经济学本科和英文科硕士课程。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长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走向世界共和国》等,2004年岩波书店出版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
展开
内容介绍
    《跨越性批判》是日本左翼批判理论的代表柄谷行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理论著作。面对冷战格局解体和马克思主义未曾有过的危机,作者参照康德的“整合性理念”试图重建“共产主义道德形而上学”。同时,依据“交换形态”论提出独创的资本-民族-国家三位一体说。作者认为,要彻底颠覆这个环环相扣的三位一体牢固结构,有效地形成针对当代资本帝国的对抗运动,有必要重新恢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以确立对抗运动的哲学、政治学基础。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康德式转向<br>    1.哥白尼式转向<br>    康德将自己《纯粹理性批判》的新探索称之为“哥白尼式转向”。这个比喻意味着把以往的形而上学认为主观乃外在对象之“摹写”的思考颠倒过来,强调主观是以“投入”外界的形式而“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向主观(人类)中心主义的回转。然而谁都知道,哥白尼的“转向”最重要的是从天动说转向地动说,即对以地球(主观)为中心之思考的否定。那么,康德没有重视这种“转向”吗?不,我认为康德有关“物自体”的思考,正是在此种意义上表现了“哥白尼式转向”。例如,他这样说道:<br>    感性的直观之能力,严格言之,仅为感受性,即在某种状态中被感动而伴随有表象之一种能力,至表象之相互关系,则为空间时间之纯粹直观(吾人感性之纯然方式),此等表象在其以空间时间中所有此种形态联结之,及依据经验之统一法则能规定之限度内,即名为对象。此等表象之“非感性的原因”,完全非吾人之所能知,故不能为吾人所直观之对象。盖此种对象不能在空间或时间中表现之(空间时间纯为感性的表象之条件),故一离此条件,则吾人不能思维有任何直观。吾人可名“普泛所谓现象之纯粹直悟的原因”为先验的对象,但纯为因此能有与“视为感受性之感性相对应”之某某事物故耳。吾人能以吾人可能的知觉之全部范围及联结,归之于此先验的对象,且能谓此先验的对象先于一切经验而以自身授与者。但现象虽与先验的对象相应,并非以其置身授与,乃仅在此经验中授与吾人者……<br>    在此可以发现,人类在能动地构成对象之前,是以透过感性促动主观而赋予内容的物自体为中心的。换言之,康德强调的是主观的被动性/Geworfenheit。除了海德格尔,康德以后的哲学家--甚至叔本华那样的康德主义者--都否定了物自体这一概念。其结果康德被看成能动地构成世界的主观性哲学之祖。这似乎与他所谓“哥白尼式转向”的方向一致。然而,康德本人马上否定了这样的观念论。那么,康德要做什么呢?他只是批判地折中了合理论和经验论吗?<br>    要正确理解康德的“哥白尼式转向”,需要探讨哥白尼自身的转向。地动说乃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思考,而非哥白尼独创。当时,这种思想是被禁止的,因此,哥白尼虽抱有地动说的想法,但在生前一直回避对该学说的提倡。据托马斯·库恩讲,即使在1534年哥白尼死去出版的《旋转》中,他也还是依据古希腊托勒密的宇宙论展开论述的。对后世产生了影响的只是在书后附录的天文学家才读得懂的那部分文字。哥白尼的学说带来了这样的结果:托勒密之后的天动说所谓天体旋转运动的偏离,若从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视角来看将得到消解。这并没有证明地动说,实际上地动说被人们接受要等到一个世纪之后。但是,即使是支持天动说的人也不得不采用哥白尼的计算体系。虽然太阳的确围绕着地球旋转,但他们却可以认为从计算上讲“仿佛”相反的。<br>    ……
展开
目录
中文版序言<br>日文版序言<br>导论 何谓跨越性批判<br>第一部 康德<br>第一章 康德式转向<br>1.哥白尼式转向<br>2.文艺批评与超越论批判<br>3.视差与物自体<br>第二章 综合判断的问题<br>1.数学的基础<br>2.语言学转向<br>3.超越论的统觉<br>第三章 跨越性批判<br>1.主体与场域<br>2.超越论的与横向跨越的<br>3.单独性与社会性<br>4.自然与自由<br>第二部 马克思<br>第一章 移动与批判<br>1.移动<br>2.代表机构<br>3.作为危机的视差<br>4.细微的差异<br>5.马克思与无政府主义者<br>第二章 综合的危机<br>1.事前与事后<br>2.价值形态<br>3.资本的本能<br>4.货币的神学/形而上学<br>5.信用与危机<br>第三章 价值形态与剩余价值<br>1.价值与剩余价值<br>2.语言学式的探寻<br>3.商人资本与产业资本<br>4.剩余价值与利润<br>5.资本主义的世界性<br>第四章 跨越性的抵抗运动<br>1.国家、资本与民族<br>2.可能的共产主义<br>《柄谷行人文集》编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