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观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0185447
  • 作      者:
    王月颖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理念,对中国的音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今天,它仍是从传统而来。现在的我们只有取长补短,去除糟粕,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开拓新的审美理念,才能确立中国音乐新的审美理念,并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相互融合的大环境中,中国传统音乐已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运用现代阅读方法来引入中国传统音乐,是许多学者关心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著作后,着手撰写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观》。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观》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出发,阐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概念内涵、属性特点、历史演变过程,并重点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类型、美学理论、审美、表达方式及发展方法以及它的传承等问题,从而促进传统音乐和中国音乐的美学思想的融合,充实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使其重新焕发光彩。《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观》力图条理清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和爱好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观》:
  第五节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和”
  一、表演者自身的“和”
  音乐中饱含着辩证的哲理。例如,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虚实”“中和”,就是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比较、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在音乐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哲学辩证,如音位的高与低、音量的大与小、音色的清与浊、速度的快与慢、织体的疏与密、时值的长与短等,都要由演奏者来考虑,该如何处理、布局和诠释。
  演奏技巧是一种基本的艺术表现方法。每一位出色的音乐人,都必须要有出色的演奏技巧,才能推动演出的顺利进行,但并非演出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真正动人的曲子,却是演员把外部的技巧和内心的情感结合起来的表现。
  (一)表演者自身“外向功”的“和”
  钢琴弹奏是指、腕、肘、臂、脚等身体各个部位相互配合的一种艺术。在弹奏的时候,每一个部位都是不能分开的。“功”是指功德圆满、功力、功夫等方面的表现。“外向”是指表演者身体外部的生理机能活动。“外向功”是指对人体进行外在的生理活动的一种技巧。而“功”又是力量在整个活动中转移的一个过程。
  1.指
  在钢琴演奏中,手指是最直接的部位,因此,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学会怎样使用自己的手指,怎样对手指的下落速度、力量及触键方式进行控制。这是弹琴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用手指支撑自己的掌心,同时也要保持一种放松的状态。过度的放松,就会让手掌下沉,贴在键盘上;过度的支撑,就会让双手和双臂的肌肉变得僵硬。而这一切都要求一种平衡、一种力量、一种轻松。放松是为了更好的蓄力。
  《溪山琴况》中有云:“弦上取音,惟贵中和。而中和之妙用,全于温润呈之。”“中和”是指要主动去寻找和的根源,就是在声音的大小上,既不强也不弱;速度上,既不快也不慢;节奏上,既不松又不紧;力度上,既不柔和,也不刚硬。“所以,以中为出发点,以中为基础,向左右同时伸展到两极,就像是学步一样,以中速走,比较自然,之后或作夸张的正步走或作灵活的跑步等,都是可以的。”这样的基础训练,可以让演奏者更好地适应,从而更灵活。寻找平和自然的声音,这不仅是基本的发声方法,也是基本的控制力。立式琴键是一种直接、快速、有力的琴键,就是在弹奏时,五指的三个关节都是有力的,而在第一个关节上则是竖着的,所以琴键的弹奏非常有力。水平触键是一种柔和的、推摸的触键,也就是用手指的第一关节与琴键平行,慢慢地将琴键往下推或摸,这样可以让琴键慢慢地向下移动,这样,发出的声音就会变得更柔和。一味地强调某一方面是不合适的,可以说,钢琴弹奏的动作是一系列环环相扣、连续的、呈弧线的运动轨迹,即便是在强音的弹奏中,也不是完全的直线,也就是说,在竖直的触键中,手指也是在做着横向的缓冲运动。因此,哪怕是在弹奏强有力的乐曲时,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僵硬地抬起双手,用蛮力去击打触键。“中和”需要在演奏中保持平衡,把轻重、抑扬顿挫等冲突的方面适当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此才能弹奏出真实而不干、虚而不飘的音效;要在缓慢的运动中,保持平稳的节奏;要达到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的效果;要把“高”音、“低”音、“抬”音、“大”音结合起来,使“变”音、“和”音在“变”中达到“和”的最好境界。例如,在对待渐快渐慢、渐强渐弱等表情符号时,必须掌握“和谐”的原理。在逐渐加快的过程中,要有一个缓冲期,再逐渐加快速度;在渐强的时候,要先将音符放得更强,然后才能慢慢地放得更轻,这样才能让音符变得更加流畅。而且,手指的移动也要按照音乐的方向来,要有一定的规律,化繁为简、化乱为序。在弹奏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人体的肌肉活动规律,并遵守音乐演奏中的科学规律。
  2.腕
  在使用腕部时,同样要以“和”为导向来把握。对于新手来说,如果需要松开,就会把腕部彻底松开,这样就会是软弱无力的弹奏;如果需要发力,就会使腕部过于紧绷,使四肢变得僵直。这两个失误都会影响弹奏的质量,无论是柔韧的肌肉,还是坚硬的肌肉,都会导致弹奏时的力道不能完全集中在手指上。如果手腕不灵活,弹奏出来的声音就会“黏”“绵”“毫无生机”。腕关节不但是掌臂之间联系的媒介,而且还是由臂向指尖传递力量的唯一通路,腕关节的发力能够带动指尖的发力。因此,使用腕力很关键,既要有力,又不能绷紧;既要轻松,也不能懈怠;要结实而有弹性;要松弛而有力度;要刚中带柔、柔里蓄刚,唯有如此,才能将力量传递顺畅,让手指弹奏出的声音充分饱满。
  腕关节的柔韧性可分成上下移动、左右移动、旋转移动三类。上下移动是指腕的一种向上或向下的运动,通常用于弹奏连续的、快速的声音和和弦等,如卡本良斯基的《八度练习曲》。腕部的轻微运动迅速“颤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聚焦发力,让手臂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让腕部在摇晃中保持弹性,并借此将力量传递到五指上。左右移动是指腕向左或向右的运动,通常在演奏琶音或音阶时使用。手指的收缩、扩张和旋转都要求手腕的横向水平运动相协调。旋转移动是指腕关节从内侧到外侧或从外侧到内侧的运动,常用于在长时间连续演奏时使两个音之间自然衔接。在弹奏中,没有完全的纵向或横向的运动,只有二者互相包含共存的协调状态。在腕关节的一切运动中,必须同时保持坚挺的支撑和灵活的弹性,使之达到坚挺与放松的结合、使之在刚柔之间灵活地变换、使之阴阳协调一致。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的界定和属性
第二节 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

第二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的表演形式
第二节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手法
第三节 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功能
第四节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韵”
第五节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和”
第六节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意”

第三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中的形式要素
第二节 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中的组织方式
第三节 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中的乐感文化
第四节 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中的心理偏向

第四章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观
第一节 民间音乐及其美学观
第二节 文人音乐及其美学观
第三节 宫廷音乐及其美学观

第五章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国际交流
第二节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播方式变化
第三节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现代方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