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牛津版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5757790
  • 作      者:
    [英]威廉·莎士比亚
  • 译      者:
    刘继华,赵海萍,朱生豪
  • 出 版 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4-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全世界范围内被搬上舞台次数最多的喜剧作品之一。

如果想阅读莎翁戏剧,从这本开始会是不错的选择。

◆解构爱情,点出爱情的荒谬,探讨其是否具有自由意志。

被施了魔法的爱情还是爱情吗?

爱情是我们主动生发而出的,还是被动接受的?

爱情是如何产生的?

◆旗舰学者、专家深度解读。读懂《仲夏夜之梦》的前世今生。

莎士比亚故居基金会荣誉主席、皇家莎士比亚剧院荣誉理事斯坦利·韦尔斯爵士(Sir Stanley Wells)坐镇主编;资深莎学研究专家、美国圣母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戏剧专业教授彼得·霍兰德深度解读;国内资深译者精心校译。

◆装帧新元素,经典新呈现;精美便携本,经典随身读。


展开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彼得·霍兰德

威廉·莎士比亚(剧本作者):西方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和文学家之一,流传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2首长叙事诗和若干诗歌。

彼得•霍兰德(导读作者):美国圣母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戏剧专业教授,出版、发表过大量莎士比亚相关的学术专著和论文。

译者简介:朱生豪;刘继华、赵海萍

朱生豪(剧本):浙江嘉兴人,翻译家、诗人,共翻译莎士比亚悲剧、喜剧、杂剧与历史剧31 部,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翻译成就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刘继华(剧本审校及导读、注释):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文学博士,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莎士比亚研究。

赵海萍(剧本审校及导读、注释)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文学硕士,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英美文学和翻译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仲夏夜之梦》是莎翁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部浪漫喜剧,描绘了以雅典大公爵婚礼为中心的一系列故事。淘气的小精灵迫克错点爱情花汁,引发了一场爱情闹剧,森林里的仙王仙后、四名雅典恋人和六个业余演员先后卷入其中。原本相爱的恋人转瞬间违背誓言,爱上旁人,而尊贵的仙后居然爱上了带着驴头头套的凡人。好在最后,有情人各自终成眷属。


本书导读及注释由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会长彼得·霍兰德教授编撰,从梦的理论、女性角色对男权原则的反抗等角度全方位解读了该剧的戏剧内涵,深度解剖了这个老少皆宜的梦幻故事。


展开
精彩书摘

所有莎士比亚评论家中,最奇怪的也许要数瑞士织工乌尔里希·布莱克(Ulrich Bräker)。1780 年,布莱克写完了他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思考,题为《略谈威廉·莎士比亚戏剧—一位有幸阅读其作品的可怜无知世界公民著》(A Few Words about William Shakespeare’s Plays by a poor ignorant citizen of the world who had the good fortune to read him)。布莱克不太喜欢《仲夏夜之梦》:

我不想对你的梦说三道四,但我就是弄不明白。这出戏的整个儿调子我都不喜欢。如果我梦见进入这么一个用这种调调行事的地方,那我敢断定,我还没醒过来就会直接蹦下床!一个什么忒修斯,什么拉山德,甚至连每一个小仙,都忙着喋喋不休自己那木头般的台词。我不知道仙人长什么模样,如果知道,那我就要叮嘱自己,千万别跟他们混在一起—他们太快了,我跟不上。

能吸引这个瑞士波顿的,只有那些工匠:“这个梦里幕间剧中的人物—他们才是我跟得上的!”我想不会有很多人同意布莱克的观点。《仲夏夜之梦》可能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上演最多的一部,尤其是因为在学校里,孩子们往往以这部作品第一次接触莎士比亚。在我看来,这部戏一直都特别完美,形式上极其紧凑、连贯。在莎士比亚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他在《仲夏夜之梦》与《错误的喜剧》中采取了相同的方式处理喜剧形式,即将剧本背后那些广博、多样的材料转化为貌似简单、让人不设防的情节。

就像弗洛伊德派的精神分析专家分析真正的梦一样,《仲夏夜之梦》的评论家发现该剧有一个“显梦”层面,在这个层面背后潜伏着一个“隐梦”版本。对弗洛伊德派而言,做梦的人在回忆梦境时已经改变了他们的梦,这种“梦的运作”通过一个扭曲的过程改变了“隐梦”,这一扭曲过程包含凝缩、移置、表现和象征四种方式。如此说来,梦的运作使戏剧“真实”的主题—其焦虑与压抑—得以为人接受,而评论家的任务,正是揭示梦的运作。那么,按照这种思路,这部戏剧孩童般的世界,其实是想要逃避那受压抑的冲突,或是通过幻想“具有幼稚特点且往往自相矛盾”的虚构解决方案来解决受压抑的冲突。

在荣格派看来,这种解梦的方法是错误的。荣格认为,隐梦是不存在的,因为显梦并不是一种伪装:“梦是自然的一部分,它无意欺骗我们的眼睛,而是尽可能地表达一些东西。”那么,作为观众和批评家,我们的任务是学会如何阅读梦。如果我们不能理解文本,那么,错在读者,而不在于文本,因为“梦试图揭示而不是隐藏”。

但是,现代对梦的科学分析已经从精神分析转向心理生理学分析,在神经活动中找到了梦的来源。这类研究中,最出人意料的有趣发现是它强调做梦可以带来愉悦感。梦可以视为一种娱乐形式,其功能则可以视为一种放松形式。正如霍布森所说:“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梦的自动创造功能,把它视作一种赠予……为了我们自己的快乐?

本导读有时会试图揭开《仲夏夜之梦》中的隐梦,更多则是接受该剧是在揭示而不是在隐藏观点。而且,我希望,它会一直努力把该剧观看或阅读的乐趣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导读的开头部分阐述了 16世纪晚期关于梦和做梦的背景。梦,即使是《仲夏夜之梦》这样的梦戏,都是由不同材料的碎片构成的,因此,接下来的部分将从这部戏的来源—“日间残留印象”—出发来探讨这部作品。最后一部分提供传统的导读,讨论该剧的创作、上演日期和文本特质。


展开
目录

仲夏夜之梦  1

《仲夏夜之梦》导读  147

前  言 149

导  读 153

梦  156

仙人  180

罗宾  197

忒修斯和希波吕忒  213

恋人  225

波顿  237

《皮拉摩斯和提斯柏》  257

结构  271

日期  288

文本  291

译后记  299

莎士比亚作品是人生地图

   —《牛津版莎士比亚》赏读  303

编校说明  31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