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们互诉黑暗之语(英格博格·巴赫曼与保罗·策兰的相恋往事)(精)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861733
  • 作      者:
    作者:(德)赫尔穆特·伯蒂格|责编:段佳|译者:李双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卖点

n 策兰与巴赫曼是战后德语文学的代表作家,而他们的相恋则是战后德语文学界最富戏剧性的重大事件之一。他们在公众眼皮底下秘密对话,在各自的作品中留下了亲密的痕迹。本书结合大量珍贵材料和图片,深刻描绘策兰与巴赫曼的重叠人生。

n 黑暗始终笼罩在策兰–巴赫曼的关系之上,不仅因为两人的交往细节随着时间流逝而永远尘封,更因为大屠杀之恶在两人的生命中遮天蔽日,切断了幸福的可能性。暂时刺穿这片黑暗的,是他们在文学世界中锻造的光刃,以及他们爱情的焰火。

n 战后文学专家伯蒂格避免用传言、想象、暗示来填补传记空白,相反,他极具洞见地分析往来书信、解读诗歌语义,在两位诗人的诗意空间中寻找线索。这种将传主经历和文学分析并置的书写方式,奇迹般地重建了策兰–巴赫曼的命运关系,给普通读者和文学爱好者都带去了耳目一新的体验。


编辑推荐

n 战后文学绝对绕不开的两人——保罗·策兰和英格博格·巴赫曼:他是奥斯维辛后坚持用德语写诗的控诉者,她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源;他是幸存的犹太人,她是纳粹之女。他们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是被推崇备至的文学“圣人”,是德语文学界至高奖毕希纳奖的获奖者,也是一对恋人。这段秘密恋爱在两人去世很久后才从他们的通信中被知悉,而本书第一次以完整的时间线,将这段囿于文学与黑暗、无法在日常中存活的爱情展示给世人。

 

 

n 作者伯蒂格是战后德语文学领域的专业学者,他尊重事实、贴近文本,追查调用大量背景资料,对策兰和巴赫曼的生平及作品进行了密集解读和深刻探索,阐述了两人的矛盾和神话。他以等量的眼光、谨慎的姿态、不掺杂质的学者之心,走近策兰和巴赫曼,再诉他们的“黑暗之语”,不仅揭开了二人关系的复杂性,也展示了战后文学界的面貌。

 

 

n 横亘在策兰和巴赫曼之间的,是20世纪最凶暴的罪行。当一段爱情落入了诗人与诗人,甚至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的对峙,黑暗注定如影随形。回溯这段爱情,不是为了生产花边新闻,不是为了满足窥私癖好,而是为了借二人的相遇相弃、文学互文、诗意存在,构筑一部双重传记,还原一段文学史,乃至一段创伤史。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

  [德]赫尔穆特·伯蒂格,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曾任《法兰克福评论报》编辑。著有《乌托邦之后:当代德语文学史》《海边的策兰》等,作品《四七社》获得2013年莱比锡图书奖。

 

译者

  李双志,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教授。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柏林自由大学,译有《现代诗歌的结构》《荒原狼》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讲述了一段无法实现的爱情:英格伯格·巴赫曼和保罗·策兰是战后德国最具影响力的两位诗人,他们识于微时,秘密相恋,以诗竞赛,彼此需要,却无法生活在一起——两人身世背景差别太大,相互施加的伤害也太深。尽管相恋不久旋即分离,但这段关系深深地影响了他们彼此的创作,他们从未真正离开过对方。 多次获奖的文学评论家赫尔穆特·伯蒂格引用大量档案和书信材料,结合对两位诗人作品和心理的深刻分析,首次以完整的时间顺序回溯了这个直到策兰去世后仍然尘封的爱情故事。书中附有多幅珍贵照片。
展开
精彩书摘

城市公园里的泡桐树

1948年春,维也纳

 

1948年春天的维也纳是一部黑白电影。汽车头灯惶惶不安地探寻一排排沿街房屋。四个占领国各立一方。不同的世界就在这座城市中交啮 :特务的维也纳、政治犯和经济犯的维也纳、商界大鳄和投机小鬼的维也纳。繁杂情势幽深莫测。来自世界各地而背景不明的各色人物汇聚在此。看来唯一可确定的是,他们都各有所求。维也纳是一座由废墟残垣组成的城,此间的人如幽灵闪动。一个特殊的去处是所谓的“国际区”,中央东区,因为占领国轮流执掌这个区的市政管理。转过一个街角,肯定就会见到有人身着灰色大衣立在那儿。这是奥森·韦尔斯出演的电影《第三人》中的维也纳。

许多人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和流亡之后,落脚于此。他们大多是犹太人。其他人称他们为“流离失所之人”。来自前哈布斯堡帝国最东端的泽诺维茨的保罗·策兰也是其中一位。他在维也纳遇到了英格博格·巴赫曼,巴赫曼是被另一种无家可归驱逐到了此处。1948年5月,她不到二十二岁,保罗·策兰二十七岁,他们还远不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语教科书和大学讨论课上随处可见的那一对与之同名的神话人物。英格博格·巴赫曼和保罗·策兰此刻在文坛上还寂寂无名。他们在维也纳仅仅共度了六个星期,策兰在6月底已经动身前往巴黎,那将是他未来的长居之地。但这六个星期是两人感情关系的神秘核心,是他们的私人神话,是日后不计其数的附会传闻的源头。

关于这六个星期的共处,我们一无所知。这是文学史的一段渺茫前世,是无法准确勾勒出来的一段情事。两人在这之后才开始的通信,展示了两人之间充满张力,偶有急剧冲突的情感起伏。对早先的这六个星期,信中会在回顾过往之际稍作影射,就仿佛那是个秘密。巴赫曼有一次写道,她记得他们在维也纳的城市公园里有过多次约会,这个公园在她位于贝娅特丽克丝巷的寓所附近:“我将来走进这座城市公园,必定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它可以是整个世界,必定会不由自主地变回当初那条小鱼。”几乎十年之后,巴赫曼笔下还出现了维也纳城市公园中的那座桥,作为一种象征:“我们曾站在那桥上,如中魔咒”。

在这个城市公园中有种景物,不仅是在匆匆一瞥间可供人悦目而已:这便是泡桐树。策兰因为自己名字的缘故,自然而然地将它们与自己相连。巴赫曼在策兰逝世后创作的小说《马利纳》中写到了一个梦,做梦人在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之后重回旧日:“安静下来吧,想想城市公园,想想那树叶,想想维也纳里的花园,想想我们的树,泡桐正开着花儿。我立即就平静了下来,因为我们两人有过同样的经历。”当年的城市公园,1948年5、6月间的城市公园,如何就成了他们的“整个世界”?他们日后比在当时当地更好地对那一切做出了解释,当时许多情况都还不那么确定,都还包含更多矛盾,都还更有游戏的意味。英格博格·巴赫曼在1948年5月17日给自己父母写了一封信,信里那轻松的,甚而完全可说轻佻的口吻让人惊讶:“昨天还不停歇地拜访了勒克尔博士、伊尔莎·艾兴格尔、埃德加·热内(超现实主义画家),气氛非常好,我还见着了著名诗人保罗·策兰,看了好几眼。”三天后,她又给父母写道:“今天发生了点事儿。我前天晚上在画家热内家和魏格尔一同认识了非常有魅力的超现实主义诗人保罗·策兰,他神奇地爱上了我。这给我这枯燥的劳苦生活增添了滋味。可惜他一个月以后就要去巴黎了。我的房间如今成了一片罂粟地,因为他喜欢将这种花儿大把大把地撒到我头顶。”

这片罂粟地不是单纯的装饰。罂粟代表了一切可能的遗忘类型,是策兰的一个核心主题。它出现在他第一部正式出版的诗集的标题里,这便是 1952 年面世的《罂粟与记忆》。而 1948 年在维也纳写成的《花冠》一诗中,也有“我们爱对方如罂粟与记忆”这样的诗句。这首诗显然和英格博格·巴赫曼有关联,但也留有一些阐释空间。《罂粟与记忆》——这是对立物的统一,其中必然也包含了英格博格·巴赫曼和保罗·策兰之间的对立。

展开
目录
I
城市公园里的泡桐树
1948年春,维也纳
II
诗的游击战士
策兰之初:泽诺维茨与布加勒斯特
III
河流彼岸的主人
巴赫曼的克拉根福之初
IV
是时候了,要让他们知道!
爱情密码
V
走出玻璃罩
策兰在巴黎
VI
穿皮夹克的编辑部女孩儿
巴赫曼在维也纳的媒体从业经历
VII
酷酷爵士乐。节奏进入词语
策兰与吉赛尔·德·莱特朗奇
VIII
真实的泪河
1952年5月,四七社在宁多夫的聚会
IX
在德国的原始森林里
巴赫曼、汉斯·维尔纳·亨策和新的艺术探索
X
面纱下的赤裸女人们
策兰与他的情人们
XI
爱之律法何其严!
爱之狂喜
XII
“让故事在你心中沉没……”
现实袭来
XIII
大转轮与旋转木马
渴望在文学中续存
XIV
已逝之秋
回望不可能之事
致谢
图像来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