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面向小学生家长阅读的家庭教育图书,作者以关注时下热点—恐辅症或陪读焦虑为切入点,用在三所学校的工作经历和十三年家庭教育研究的收获,向家长们展示了管用、有趣的家庭教育辅导方案:通过转变观点、科学的亲子教育方法缓解亲子冲突,激发孩子的学习信心与热情,帮助孩子实现从亲子共学到独立学习的转变。
第一章
孩子提分快,方法有好坏
学习进步是我们对中小学生的衷心祝福,也是家长们的殷切期望。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却反映了一个孩子在一定时期的学习状态。稳步提高的学习成绩会让孩子从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信心。学习是一门关于方法的学问,俗语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不当的学习方法事倍功半,科学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
在这一章,为家长提供了一些富有成效的辅导方法,涵盖阅读、写作、英语学习、数学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拓展家长和学生的思维。我们同时也建议家长结合学校老师的讲解或和学霸同学家长交流,互相学习。
反向家庭教学法
最近几年,很多校长、教师都在考虑校内与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其中最突出的是“家校合作”。有人认为这是教育的革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家庭和谐;也有人认为这无疑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分配给了家长,徒增了家长的焦虑与负担。
对于这个问题,来自翠微小学的于千老师有着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家校合作是件好事情,它的存在不是为了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完成教师要求的作业,而是创设了一种亲子共学的环境。”我非常赞同于千老师的这个观点,并相信她肯定拥有这种实践经验,于是走访了她。
幸运的是,于千老师刚刚上完了一节二年级的兴趣课——“北京历史文化”。面对这个严肃的课程,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对六七岁的孩子开讲。于千老师说课堂上会利用多媒体,给孩子们放一些影片片断或经典图片,但这只是这堂课很小的一部分,这堂课是立体的、延展的,能延展到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每一对父母。我感觉有些夸张,忙问她是怎么做到的。于千老师笑道:“我的秘诀其实很简单,首先在我第一天接触学生时,就给了他们一个新鲜的定位——‘我是小家教’——不是家长扮演家教,而是孩子扮演家长的家教。”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里,教师与学生是非常明确的两种职业:教师的天职是教授学生,学生的使命就是学习。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封闭而单向的流程,循环往复。教师一心一意,然而却难以突破自我;学生唯命是从,却无法开阔视野。此后,有人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念,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里,学生要获得进步,教师的知识同样也要有所增长。这个观点其实可以认为是学生地位的提高,因为在这个观点下,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者与受益者。实际上,教学相长的最大受益者还是教师。
于千老师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她看到了让学生获得进步的捷径。很多学生对于学习失去兴趣是从小学开始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学习与游戏不一样,它不能带来成就感与满足感。而学习优异的孩子们也不过拿到成绩单之后获得短暂的快感。于千老师认为“学以致用”就可以解决这个大难题。让孩子做父母的“小家教”,就是这种理念的一种实践。
2019 年她在学校开设了“北京历史文化”兴趣课程,很多学生一听是她上课都踊跃报名参加。她在第一堂课就告诉她的学生们:“你们不是单一的角色,或者说你们不仅是学生。”学生一听,感到好奇。于千老师说:“你们既是学生,也是教师。”
这句富含哲理的话听得学生们热血沸腾,因为没有人这么说过。她告诉学生们:我可以教给你们,你们也可以教给父母,因为你们知道的,父母未必会知道。下面有些学生表示怀疑,于千老师说:“不信我们就试一试。”她让孩子们回家去问父母两个问题,如果答出来了,就表扬父母,如果没有答出来,就耐心地把答案告诉他们。这两个问题是:北京的历史有多少年?北京最初的名字是什么?
下次上课时,孩子们非常高兴地分享了他们的经历,孩子们表现得非常得意,因为绝大多数家长并不知道这两个答案,事实上只有一名家长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孩子们在做“小家教”的过程中,真正产生了成就感、价值感与满足感,这就是学习的乐趣。
就在刚上完的这堂课上,于千老师让孩子们回家与父母分享一种北京小吃,然后由父母给他们讲讲小吃的来历与配方。如果不知道,下节课讲完了,再向父母“传授”新知识。可以说,我提出的育儿八字箴言——“少教多问,少做多看”,也是受了于老师的这个“反向家庭教学法”的启发。
在辅导数学作业时,家长们的焦虑是最高级别的。一次,我受邀做客中央电视台《生活圈》节目,阿丘老师跟我分享了一位母亲因为辅导数学作业而突发脑溢血的案例。我在分享观点时,先让父母学会平复情绪,但我更加强调了一种思路——不要急着把自己的观点传授给孩子,而要先问孩子:“老师是怎么讲?”然后再追问:“你有没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路?”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倾听,倾听,再倾听。
很多家长不愿意在这里“浪费”时间,他们觉得孩子根本讲不清楚,说不明白。事实上,这恰恰是学习的过程、教育的过程。当孩子可以说明白时,自然也就想清楚了。反向教学法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是家庭辅导的好方法。
通过词性阅读法提高阅读效率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效率与阅读能力呢?我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家长们一些参考与启发。
我曾在给教师上的一堂公开课上告诉教师朋友们,其实我们平常接触到的学习、阅读与写作三件事情,不但是三种行为,更是三种心理疗法。为什么这么说?就学习而言,学习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有的结果激励学生继续学习,使学生获得了自信体验与生存经验;有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会磨炼人的意志品质,当然也有的学生会因为感到气馁最终选择放弃。
就阅读而言,阅读本身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也是一种“人内交流”。其与人际交流的区别之处在:阅读没有人际压力。我们赞成或批判作者,对其文字进行指指点点都不会得到驳斥,有种“背后说闲话”的快感——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会给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另外,《道德经》里有“静胜躁”之语,读书恰恰是调节情绪的大好方法,写作则更是成本最低的心理治疗方法了。写作与阅读相比高在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创造的过程中自然也是锻炼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能力的过程,这些能力的生成会使人产生一种很强烈的成就感,在这一点上,其与爱迪生发现钨丝、居里夫人发现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一样的。
阅读很难吗?对于有阅读障碍或学习障碍的人来说,是很难的,难点在于他们的意识与行为不能达到和谐一致,简单来说,他们的意识无法支配他们的阅读行为。对于简单的翻书、逐字阅读等动作,正常人会轻易做到,而有阅读障碍的人却不能顺利完成。实际上,真正有阅读障碍的人占少数,大部分人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给学生们讲过我的例子,我说:“我是学社会学的,而后对心理学感兴趣了。但是自己是个门外汉,怎么办?最简单的入门方法就是读《心理学的历史》,这本书我读了 4 遍,终于觉得自己有点心理学的常识了。第 1 遍的时候,记住点人名,很多历史上的大人物都能做到‘过目不忘’,但我做不到;第 2 遍的时候,隐隐约约记住点历史事件;第 3 遍的时候,有了整体的框架,牢记住了时间轴;第 4 遍的时候,重点时期对应重点人物,重点人物对应重点观点,重点观点对应重点贡献,齐了!
“还一种方法是对比阅读,我在读《心理学的历史》时,我又选择了一本书作为‘对比材料’,我当时选的是申荷永老师的《理解心理学》。一个是西方的大师,一个是东方的大师;一个是历史的结构,一个是流派的结构。我在阅读时互相比照,看看它们之间到底有没有说法不一的现象,就像孩子在玩“找不同”的游戏——其实对比阅读,不是在验证,而是在加深记忆。某天我还和申老师聊天,我告诉他他是我的心理学启蒙老师,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另有一种方法叫作“文化阅读”。一个人学习好、阅读好、写作好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经验丰富,而经验丰富的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有文化”。我们举个例子,当中国人在文章中提到蝙蝠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小孩也许会害怕,但是大人们一定会笑逐颜开,因为蝙蝠是“福”之兆;当外国人在文章中提到蝙蝠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呢?人们会很讨厌,因为西方人把蝙蝠当作吸血鬼的化身。
第一章 , 1
孩子提分快,方法有好坏
反向家庭教学法 , 2
通过词性阅读法提高阅读效率 , 5
中西方儿童英语学习的异同 , 9
曹文轩的写作秘诀 , 13
三情主题写作法 , 15
一枚硬币与联想写作法 , 20
方法是知识与能力的桥梁 , 23
让孩子对学习充满热情与向往 , 28
数学思维的培养 , 32
第二章 , 37
培养好习惯,辅导减一半
学习之前先分析 , 38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学习兴趣 , 41
如何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 43
先营造环境,再学习语言 , 46
孩子口出流行语,家长引导别着急 , 49
用一张A4纸打破定势思维 , 51
偏科要不得 , 53
每个班里都有一个“小猴” , 55
如何让孩子的假期更有意义 , 58
第三章 , 61
先了解孩子,再辅导作业
“保护”孩子的叛逆 , 62
尊重孩子,从尊重孩子的兴趣开始 , 64
别让你的孩子成为小宅男 , 67
不想背唐诗怎么办 , 70
为别人着想的第一步,就是不干扰别人 , 73
孩子怎么就没有学习状态呢 , 75
孩子有了小心事怎么办 , 77
孩子觉得自己很没用 , 80
第四章 , 85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家长如何控制自己的陪读情绪 , 86
给望子成龙心态“做手术” , 88
积极看待孩子的每一个“缺点” , 91
理性的家长最懂教育 , 93
妈妈发孩子裸照伤了谁的面子 , 96
没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 , 99
你是否允许孩子失败 , 102
小学生如何自我减压 , 104
帮助孩子走出自卑 , 107
如何建立幸福渠道 , 112
第五章 , 117
家长非家教,只需做顾问
做好孩子的模特 , 118
做好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 121
做好孩子的贵人 , 125
你是教育吸引力吗 , 127
抛开家长身份的教育 , 130
把握好八年黄金陪伴期 , 133
拥有教育机智,学会调和冲突 , 135
看奥比岛的书有用吗 , 138
家长≠家教 , 140
第六章 , 145
关注生活圈,别总盯成绩
安全意识差怎么办 , 146
关注防性侵教育 , 148
关于儿童的新媒体教育 , 150
孤独症离我们并不远 , 155
让孩子远离抑郁 , 159
帮助孩子戒除网瘾 , 164
孩子多做家务,有利于社会化 , 166
孩子偏爱高消费怎么办 , 169
电子游戏是好的亲子互动吗 , 173
第七章 , 179
发现真优势,成就好人生
幽默比博学更重要 , 180
孩子了解成长的方向吗 , 183
用你拥有的追求你没有的 , 186
站在孩子发展的角度看教育 , 189
孩子能为父母做什么 , 192
穷养、富养不是养育孩子的关键 , 196
协助孩子,而非奖赏孩子 , 202
不如教孩子生存之道 , 208
愿景是一种教育资源 ,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