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哲学纲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82581
  • 作      者:
    李泽厚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哲学纲要》是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告别人生、谢幕学术、留作纪念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它由《伦理学纲要:》、《认识论纲要:》、《存在论纲要》组成,三位一体,对应真、善、美,自成一家之言。《伦理学纲要》在中国传统情本体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视角下,从〔人之所以为人〕出发,将道德、伦理作内外二分,道德作宗教性、社会性二分,人性作能力、情感、观念三分,讨论伦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认识论纲要》是对认识论问题的看法,认为中国实用理性忽视逻辑和思辨而待自行改善。《存在论纲要》围绕〔人活着〕及其一些宗教—美学问题,为本无形而上学存在论传统的中国哲学开创一条普世性的〔后哲学〕之路。它探究作为〔生存智慧〕的中国哲学的优长待传和缺失待补以及如何传和如何补等问题,认为〔转化性创造〕是关键。它用孔子来消化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并希望从这个方向对人类的未来有所补益。
展开
精彩书摘
    两种道德论(2001)
    从图腾时代的动物崇拜到宗法社会的祖先崇拜,从多神到一神,从巫术到宗教,甚至抽象到哲学理论上,都如此。即都以世上人间的各种道德准则、人的行为规范、心性修养,本源于超越此有限人际、生活世俗的“天理”、“良心”、“上帝”“理性”,正因为这样,人群才慑服,万众才信从。
    道德本是维系群体人际关系的原则、准绳,它是一种逐渐形成并不断演化、微调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生存环境的产物,成为一种非人为设计的长久习俗。但从远古巫师、古代教主到近代的领袖,它又常常凭借某种传奇性的伟大人物的行为、言语而赋以超越这个世界的严重的神圣性质,经验便由此变成了先验。世间的习俗、经验、法规披戴上神秘光环,成了神圣教义。神圣性使它获有了普遍必然性的语言权力,具有非个体甚至非人群集体所能比拟所可抵御的巨大力量,而成为服从、信仰、敬畏、崇拜的对象。各宗教教主如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以及中国的周公、孔子,以及某些近代领袖,都如此。“宗教性道德”本来源于一定时空内的某种社会性道德,被提升为“普遍必然性”的信仰、情感的最终依托,成为敬畏崇拜的神圣对象。我欣赏爱因斯坦这位深窥宇宙奥秘的人所说,“道德不是什么神圣的东西,它纯粹是人的事情”①。但由于各种主客观需要,人的事情变成了神意或神谕。
    再简单复述一遍:人是群体动物,“人没有锐爪、强臂、利齿、巨躯而现实地历史地活下来,极不容易。不容易而又奋力活着,这本身成为一种意义和意识”④,亦即人的生存本身构成了人生价值所在。从猿到人,人类一开始便是某种群居生物族类,其个体生存是与该群体生存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个体为自己也就必须为群体(氏族、家庭、团体、民族、阶级、国家)的生存而奋斗。这种奋斗甚至牺牲,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后的伦理学的实在。
    ……
展开
目录
总序
伦理学纲要

内在自然人化说(1999)
两种道德论(2001)
关于情本体(2004)
答问(2006-2009)
认识论纲要

“度”的本体性(2001)
实用理性的逻辑(2004)
答问(2008、2010)
存在论纲要

哲学探寻录(1994)
双本体论(2001、2004)
建立新感性(1988、2006)
中国传统的述说(1988)
关于“美育代宗教”答问(200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