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100问》:
自尊,亦称“自尊心”“自尊感”,是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是人类生命的心理根源,它可以保持一个人生命的健康发展和完满。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说明,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尊非常重要,因为良好的自尊能够带给孩子积极正面的情绪体验和生活态度,而受损的自尊则会给孩子带来消极压抑的情绪体验和生活态度,且孩子的自尊脆弱得像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儿童的自尊受损容易导致低自尊。低自尊儿童是指已经习惯了他人对自己的低自尊评价,也形成了自己对自己的低自尊评价,并对获得正常的自尊失去了信心的儿童。低自尊儿童可以分为消极的低自尊和积极的低自尊。
消极型低自尊儿童是指在能力上缺乏自信、已经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好事情、不再期待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获得自信和他人尊重的儿童,是以能力不自信为主要标志,具有自卑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信、敏感多疑、表达困难或表达不连贯、词汇贫乏。这类儿童比较沉默寡言、唯唯诺诺。
积极型低自尊儿童是指在对自己的能力并不怀疑,但对获得他人信任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做也不可能得到成人的赞赏和肯定,从而漠视成人的评价和期望。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特别是成人的肯定失去信心、希望用某些行为引起成人关注,大胆、外向,无所顾忌,我行我素,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甚至与某些非主流的同伴形成亲密关系。
分析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到,案例一中的小文是典型的积极型低自尊儿童,由于幼时的活泼好动和能量充沛,小文的活动量比较大,虽然会造成一些损伤性后果,但年幼的小文无法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父母没有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小文理解和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反而放任自流,盲目夸赞,造成小文规则意识淡薄、对他人感受的漠视。而进入集体生活后,周围人对他的批评和拒绝与家庭中的盲目夸赞形成鲜明对照,为了博得集体生活的关注,小文在不接纳氛围中更加为所欲为,制造麻烦。可见,放任型父母的盲目夸赞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自尊,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案例二中的小敏则属于典型的消极型低自尊儿童,经常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对自己的擅长视而不见,常常自惭形秽地说“我很笨”“我没有别人聪明”等带有自卑情绪的话,在班里沉默寡言等都是很典型的表现。因为当同龄的孩子可以做到的事情她做不到,便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好其他的事情。幸运的是,小敏的父母关注到这一点,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她去发现自己的强项,把最擅长的方面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能力领域,甚至鼓励她挑战班里成绩最好的男孩,让她逐渐意识到自己也是有能力有价值的,很好地改善了小敏低自尊的状况。可见,父母良好的教育与引导,是帮助孩子形成高自尊的必要条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