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刘秀荣12岁,加入由田汉先生扶持和管理的四维儿童戏剧学校(以下简称“四维剧校”)三分校,开始接受新式京剧表演教育。人校第6天,刘秀荣就参加了剧校在长辛店俱乐部演出的《二进宫》,她饰演剧中徐小姐一角。这是刘秀柴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入校初期,在陈月梅老师的教授下,刘秀荣学习了《三娘教子》《法门寺》《贺后骂殿》《女起解》等戏。张春孝是1942年7岁的时候参加了老艺术家李万春先生的鸣春社开始坐科学艺,登台演戏。由于李万春先生对学员基本功要求严苛,戏园子演出锻炼机会多,在文武戏方面都为张春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48年由于物价飞涨,这个由李万春先生自筹资金的鸣春社不得已解散了,经郭文龙老师引荐,张春孝同10多名学生从刚刚停办的鸣春社转入四维剧校学习,填补了剧校小生行当的空缺。其间演出了小生戏《飞虎山》《辕门射戟》《玉门关》等剧目。
1949年2月2日,四维剧校三分校正式被接管,暂改名为北平平剧实验学校。同年刘秀荣、张春孝和戏校同学参加了开国大典群众游行。
1950年1月28日,原实验学校被命名为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田汉兼任校长,史若虚为教务长。戏校更名后不久,刘秀荣参加了《红娘子》一剧的排演,她饰演的小丫鬟得到了王瑶卿先生的赞赏。演出后,刘秀荣成为王瑶卿先生的关门弟子,她从师学演的第个戏是《珍珠烈火旗》。在此后几年的学习中,刘秀荣、张春孝都在王瑶卿先生的指导下学习了《下河南》《棋盘山》《三击掌》《十三妹》《貂蝉》等近40出戏,此外,二人还从萧长华先生学习《拾玉镯》《小上坟》《大英杰烈》等戏。同年5月,为配合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戏校决定排演《孔雀东南飞》,由王瑶卿先生亲授,刘秀荣饰刘兰芝,张春孝饰焦仲卿。
1951年4月,戏曲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戏校”)划归中国戏曲研究院领导,王瑶卿接替田汉,担任戏校第二位校长。同年6月17日,刘秀荣、张春孝参加戏校组织的援朝义演首场演出,地点在北京前门大众剧场,第一个剧目为王瑶卿先生亲授的《樊江关》,刘秀荣饰薛金莲。同年7月29日,大众剧场举行义演的第二场演出,刘秀荣饰演《双下山》中小尼姑色空。同年,戏校决定排演《白蛇传》,由田汉先生在《金钵记》基础上加工改编剧本,王瑶卿先生为艺术指导兼唱腔设计,李紫贵先生任导演。刘秀荣被指定为白娘子的饰演者,由此她成为饰演《白蛇传》中白娘子的第一人。
1952年2月3日,刘秀荣和许湘生等人在《珍珠烈火旗》演出结束后,无意间开启了戏校演出结束后的“谢幕”惯例。同年6月24日,梅兰芳与中国戏曲实验学校原四维剧校的学生,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了一场义演,为北京艺培戏曲学校筹募基金。刘秀荣、张春孝,钮骠在此次义演中合作演出《豆汁记》。同年10月6日至11月14日,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刘秀荣主演的《白蛇传》被安排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和北京剧场演出,首演大获成功。刘秀荣因在《白蛇传》一剧中的精彩演出而获得京剧演员二等奖,这是她第一次荣获全国大奖。颁奖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刘秀荣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随后,田汉先生在北京丰泽园饭庄设庆功宴,宴席上刘秀荣正式拜王瑶卿先生为师。同年11月,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更名为“北京戏曲实验学校”。同年11月27日,田汉发表于《人民日报》的文章《我们彼此发现了诗》中,记述了苏联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与小演员刘秀荣交流、合影这一“无上荣誉”之事。
P2-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