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趣匠心:齐白石自述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15134485
  • 出 版 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在近现代中国的艺术长河中,齐白石无疑是一颗璀璨耀眼的巨星。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在画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本《天趣匠心 (齐白石自述)(精)/ 记忆中国名家自述》,宛如一座艺术桥梁,带领读者走进齐白石的精彩世界。 本书内容丰富且独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白石老人自述》,由齐白石亲自口述,张次溪笔录。以第一人称呈现,语言自然流畅、亲切感人,仿佛能让读者听到齐白石老人娓娓道来自己的人生故事,从童年的贫苦生活、学艺的艰辛历程,到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声名鹊起,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温度。第二部分《齐白石的一生》,由张次溪撰写,以第三人称视角,全面且客观地记录了齐白石的艺术生涯和生活点滴。这里不仅有他在绘画、篆刻等艺术领域的探索与创新,还展现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人生抉择,为读者了解齐白石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提供了丰富资料。
展开
内容介绍
他是出身寒微的民国“北漂”,他是惊才绝艳的一代国画大师,他的名字在画坛如雷贯耳。日本外交官称他为“东方塞尚”,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称自己“不敢去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齐白石,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贫农之家。
八岁入蒙馆,因家贫,读了不到一年的书,便停止了。在家里帮着挑水、种菜、扫地、打杂。
十五岁,因身弱力小,插秧耘稻之农事难以应付,遂拜师学习木匠手艺。后在当雕花木匠之外,在乡里渐有画名,又拜师读书学画,从此扔掉斧锯钻凿,专做画匠,以卖画刻印为生。
五十五岁,家乡兵乱,只身赴京。当其时,他的画学的是八大山人冷逸一路,不为北京人所喜爱,除了陈师曾以外,懂得欣赏他的画的人,简直绝无仅有,卖画生涯落寞无比。
六十岁,陈师曾将他的画带至日本参展,并以善价售出。从此,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画名遂显扬四海。
本书收录的内容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白石老人自述》,由齐白石口述,张次溪笔录。这部分内容由传主本人口述,以第一人称写成,保留了口语流畅自然、亲切感人的特点。
第二部分为《齐白石的一生》,为张次溪著,以第三人称写成,详细记录了齐白石的艺术生涯、生活经历以及他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为后人了解齐白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客观的视角。
展开
精彩书摘
穷人家孩子,能够长大成人,在社会上出头的,真是难若登天。我是穷窝子里生长大的,到老了总算有了一点微名。回想这一生经历,千言万语,百感交集。从哪里说起呢?先说说我出生时的家庭状况吧!
我们家,穷得很哪!我出生在清朝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我生肖是属猪的。那时,我祖父、祖母、父亲、母亲都在堂,我是我祖父母的长孙,我父母的长子。我出生后,我们家就五口人了。家里有几间破屋,住倒不用发愁,只是不宽敞罢了。此外只有水田一亩,在大门外晒谷场旁边,叫作“麻子丘”。这一亩田,比别家的一亩要大得多,好年成可以打上五石六石的稻谷,收益真不算少,不过五口人吃这么一点粮食,怎么能够管饱呢?我的祖父同我父亲,只好去找零工活做。我们家乡的零工,是管饭的,做零工活的人吃了主人的饭,一天才挣得二十来个制钱的工资。别看这二十来个制钱为数少,还不是容易挣到手的哩!第一,零工活不是天天有得做;第二,能做零工活的人又挺多;第三,有的人抢着做,情愿减少工资去竞争;第四,凡是出钱雇人做零工活的,都是刻薄鬼,不是好相处的。为了这几种原因,做零工活也只能是“一天打鱼,三天晒网”,混不饱一家人的肚子。没有法子,只好上山去打点柴,卖几个钱,贴补家用。就这样,一家子对付着活下去了。
我是湖南省湘潭县人。听我祖父说,早先我们祖宗,是从江苏省砀山县(今属安徽省宿州市)搬到湘潭来的,这大概是明朝永乐年间的事。刚搬到湘潭,住在什么地方,可不知道了。只知在清朝乾隆年间,我的高祖添镒公,从晓霞峰的百步营搬到杏子坞的星斗塘,我就是在星斗塘出生的。杏子坞,乡里人叫它杏子树,又名殿子村。星斗塘是早年有块陨星,掉在塘内,所以得了此名,在杏子坞的东头,紫云山的山脚下。紫云山在湘潭县城的南面,离城有一百来里地,风景好得很。离我们家不到十里,有个地方叫烟墩岭,我们的家祠在那里,逢年过节,我们姓齐的人,都去上供祭拜,我在家乡时候,是常常去的。
我高祖以上的事情,祖父在世时,对我说过一些,那时我年纪还小,又因为时间隔得太久,我现在已记不得了,只知我高祖一辈的坟地,是在星斗塘。现在我要说的,就从我曾祖一辈说起吧!
我曾祖潢命公,排行第三,人称命三爷。我的祖宗,一直到我曾祖命三爷,都是务农为业的庄稼汉。在那个年月,穷人是没有出头日子的,庄稼汉世世代代是个庄稼汉,穷也就一直穷下去啦!曾祖母的姓,我不该把她忘了。十多年前,我回到过家乡,问了几个同族的人,他们比我长的人,已没有了,存着的,辈分年纪都比我小.他们都说,出生得晚,谁都答不上来。像我这样老而糊涂的人,真够岂有此理的了。
我祖父万秉公,号宋交,大排行是第十,人称齐十爷。他是一个性情刚直的人,心里有了点不平之气,就要发泄出来,所以人家都说他是直性子,走阳面的好汉。他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兴亡盛衰,晚年看着湘勇抢了南京的天王府,发财回家,置地买屋,美得了不得。这些杀人的刽子手们,自以为有过汗马功劳,都有戴上红蓝顶子的资格,他们都说“跟着曾中堂打过长毛”,自鸣得意,在家乡好像京城里的黄带子一样,要比普通老百姓高出一头,什么事都得他们占便宜,老百姓要吃一些亏。那时候的官,没有一个不和他们一鼻孔出气的,老百姓得罪了他们,苦头就吃得大了。不论官了私休,他们总是从没理中找出理来,任凭你生着多少张嘴,也搞不过他们的强词夺理来。甚至在风平浪静,各不相扰的时候,他们看见谁家老百姓光景过得去,也想没事找事,弄些油水。
我祖父是个穷光蛋,他们打主意,倒还打不到他的头上去。但他看不惯他们欺压良民,无恶不作,心里总是不服气,忿忿地对人说:“长毛并不坏,人都说不好,短毛真厉害,人倒恭维他,天下事还有真是非吗?”他就是这样不怕强暴,肯说实话的。他是嘉庆十三年(一八。八年戊辰)十一月二十二日生的,和我的生El是同一天。他常说:“孙儿和我同一天生日,将来长大了,一定忘不了我的。”他活了六十七岁,殁于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甲戌)的端阳节,那时我十二岁。
P3-5
展开
目录
第一辑 白石老人自述
出生时的家庭状况
从识字到上学
从砍柴牧牛到学做木匠
从雕花匠到画匠
诗画篆刻渐渐成名
五出五归
定居北京
避世时期
第二辑 齐白石的一生
出生在贫农家庭
勤劳正直的家风
多病的幼年
祖父教他识字
枫林亭上学
学画的开始
砍柴牧牛不忘读书写字
悲喜交集的一年
学做木匠的波折
雕花自出新意
奠定了学画的基础
廿七年华始有师
画在锅里煮了
龙山结社
初学刻印的动机
诽誉百年谁晓得
借山而居
初作远游
载得清名而归
王门三匠在南昌
阳朔之行
粤游归后
绿天过客
重游粤东
姓名人识鬓成丝
目录
连遭伤心事
避乱北游
定居北京
画到如今不值钱
海国都知老画家
空泣思亲血
讲坛生涯
张园留像
东望炊烟疑战云
门虽设而常关
是不为非不能也
刻诗拓印
三百石印斋
画到慈乌汗满颜
指着死鬼骂活人
蜀游
瞒天过海法
乍经离乱岂无愁
心病复作停止见客
悼亡后家务的处理
一场虚惊
陶然亭觅圹
不丑长安作饿饕
又遭逢一场失意的事
胜利幻梦
何处清平著老夫
光明来到眼前
晚年的幸福生活
幻住幻愿
崇高的荣誉
身后的哀荣
余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