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理学与互联网:个人、人际和超个人的启示: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081897
  • 作      者:
    (加)珍妮·加肯巴赫(Jayne Gackenbach)著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珍妮·加肯巴赫(Jayne Gackenbach),在弗吉尼亚州立联邦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获得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加拿大麦科文大学心理系教授。Jayne在美国和加拿大有超过30年的心理学教学经验,同时她也是国际梦境研究协会前主席。其主要研究兴趣为媒体、电子游戏、互联网与人的意识问题。
展开
内容介绍
  《网络心理与行为译丛·心理学与互联网:个人、人际和超个人的启示》首先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追溯了人类与机器的关系,然后探讨了网络对儿童的影响、对自我的影响、性与网络的关系及网络成瘾的原因;继而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待网络人际交往的要素,从政策和经济决策到网络博客和虚拟工作团队,反映了心理学家对正在出观的虚拟社会中的新现象的热切关注。最后,《网络心理与行为译丛·心理学与互联网:个人、人际和超个人的启示》从人的意识发展层面对甄联网作为“全球脑”到一种电子化中介的“虚拟世界”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讨沦。
展开
精彩书摘
  《网络心理与行为译丛·心理学与互联网:个人、人际和超个人的启示》:
  在数据库中,出现的第一篇将互联网定义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文章是在1992年发表的,接下来的第二年有6篇同类文章入库;1994年出现114篇;1995年有73篇;然后就是在1996年有40篇。到1999年(离第一篇发表文章只有7年的时间),这类文章减少到比前6年任何一年的都少,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剑2004年。
  显然,对互联网最初的比喻几乎很快因其不够准确而被丢弃了。不过,“高速公路”的确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比喻。这蝼文章的标题巧妙地说明了什么是高速公路:开阔的马路、不停变换的信号、入口、出口、排水沟、旅途、划线乍道、支路、公路站、地图、昏暗的路灯、快车道、网路路由等。文章落脚于使用这暗喻,同时也思考人们在高速公路的可能的经历:潜藏的危险、搭乘、路障、途中死亡、坑槽、新边界、路毙的动物、开辟道路、在高速路不停留、学牛司机等。显然,信息高速公路被设想为是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而不是危险的地方。
  1994年发表的大部分文章都以能力建构为题。他们置疑,政府能不能筹集资金去建设基础设施,且学校能否赶得上技术的发展。换句话说,信息高速公路的比喻看起来是各体制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这符合他们对政策和方案的考虑。看来,一旦这些实际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后方问题被解决,这个术语便不复存在了。
  第二个暗喻是“网络空间”,它与“信息高速公路”同时存在但超过“信息高速公路”的使用频率,但它在普及过程中遭遇了同等的大起大落。1993年开始,涉及“网络空间”的文章有13篇,到1994年文章数量上升到97篇,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网络空间”一词的受欢迎度激增,像1995年就发表相关文章246篇,1996年发表260篇,1997年有183篇。剑2004年为止,使用这个隐喻的文章减少到28篇。“网络空间”一词是由小说家William Gibson发明的,不像“信息高速公路”产生于美国总统Bill Clinton的行政机构中,、这个术语第一次出现在《神经漫游者》(1984,1995)中。“网络空问”一词,继承了20世纪40年代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关于控制论的实验,唤起了对互联网潜在问题的早期反应。在希腊语中,cyber意味着捕述在何处可以找到互联网的“控制”和“空间”。事实上,“网络空间”一词,使得高速公路的说法显得有些过时。
  控制这个存在许多不可预见之事发牛的新空间,则是一个新概念。在疯狂的两部展示了早期的互联网之后,控制看起来是一个好想法,而且控制可以施用到它的整个用户群。不像“信息高速公路”,“cyber-”这个前置形容词可以用到几乎所有线上活动:教育、商业、人际关系和公民权等。在语法水平上,这个词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因为它是个形容词。然而,这一词被当做一个暗喻,用来比喻由于当下新技术的影响被广为传播而带来的恐惧。每个社会都需要建立其与个人自由的平衡,并且在互联网历史早期,公众就关注多么狂野和自由的社会才能允许互联网的存在。
  网络空间的文章标题表明,社会强烈关注即将发生的社会与道德混乱:异议、儿童色情、灵魂丧失、电脑游戏、黑容攻击、曝光等。同时这也令人想起那些关于怎样对待这些混乱的短语:粉碎异议、网络窄问的第一次修改案、消除电脑病毒、白封的警察、明智的决定、规范网络空间等。多数的标题都包括“法律”、“控制”、“规则”和“条例”这样的单词。
  第三个早期关于互联网的暗喻则是“虚拟”,这个对互联网是一项仿效现实牛活的技术的定义,出现好像晚于前两个术语。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文章数量在1994-1995问年达到高峰;关于“网络空间”的文章数量则在1995-1996年问达到最多。尽管使用“虚拟”和“互联网”的文章也像其他两类一样,在20世纪纪90年代早期便为公众所知,但却是在1997-1998年间发表的数量最多。即使这样,剑2004年为止,使用“虚拟”一词的文章数量也仍在减少,降为72篇。
  “虚拟”看似已经在互联网用户群中成为另一种需要,且其强度也是不同的。关于“信息高速公路”文章发表数量达到最高峰的时候有187篇;涉及“网络窄问”的文章发表的数量最高时期达506篇,略多于“信息高速公路”文章最多时两倍的数量。但接近两倍于这个数量,最多时有964篇文章中出现“虚拟”一词。这看来有些奇怪,因为“虚拟”在可供选择的比喻词中不是一个恰当的候选。根据定义,技术与“虚拟”之问根本没有联系,可能是,由于有了“虚拟”一词,作者们开始寻找一个比喻词能够更清晰地来描述技术是什么。这看起来是个合适的假设,因为在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大部分情况下使用这个比喻词都是为了信息交流。也就是说,“虚拟”意指互联网提供“看似真实的”通信的能力。大部分这类文章关心的是对安全有效的通信的需求,及如带宽和加密等互联网通信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2002年之前,一部分有趣的文章借用“虚拟”来模拟可视化情境。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出版社及学校都使用“虚拟”的方式,通过视觉体验来描绘文化古迹或指导学生。2002年以后,许多与教育和健康相关的文章出现,而那时,这一比喻的使用在减少。
  ……
展开
目录
1 互联网背景介绍
1.1 引言
1.2 我们共同关心的新事物
1.3 人类与机器——矛盾的关系
1.4 矛盾激化
1.5 当今的互联网
1.6 从无线电学到的
1.7 研究网络
1.8 总结

2 儿童与互联网
2.1 引言
2.2 儿童在互联网上做些什么
2.3 担忧
2.3.1 社会性发展
2.3.2 对色情作品和仇恨不必要的接触
2.3.3 侵犯与欺负
2.4 成为“互联网专家”

3 网上的自我:人格和人口学的涵义
3.1 简介
3.2 对于身份问题思考的新方法
3.2.1 一个或多个自我:青春期的探索
3.3 线上自我的膨胀或去抑制行为
3.4 网上人格特质
3.4.1 网络内向型人格和外向型人格
3.4.2 网上其他人格特质类型
3.5 从人口统计的角度看网上自我
3.5.1 性别与网络使用
3.5.2 性别与玩游戏
3.5.3 年龄、种族、文化、及贫穷的影响
3.5.4 老年人
3.5.5 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
3.5.6 种族
3.6 网上社会角色与不平等

4 去抑制与互联网
4.1 去抑制的证据
4.1.1 自我表露和互联网
4.1.2 网络纷争和反社会行为
4.1.3 网络纷争的实验证据
4.1.4 去抑制和万维网
4.2 网络色情
4.3 网络去抑制的解释:去个性化
4.3.1 社会线索的减少
4.3.2 自我意识二因素论
4.3.3 去抑制效应的社会身份解释
4.3.4 去抑制多冈索解释
4.3.5 基于隐私的方法来解释去抑制
4.4 总结

5 性心理:互联网中的真实写照
5.1 一般趋势
5.1.1 互联网上的性:根源和争议
5.1.2 性对新通信媒体的影响
5.2 性对人类的意义:混沌系统方法
5.2.1 宗教和文化影响
5.2.2 性科学的新视角
5.3 互联网上的性表达和性信息
5.3.1 网络新闻组和性心理
5.3.2 万维网上的性多样性
……

6 网络成瘾:真的存在吗?
7 回顾工作、社区及学习中基于计算机的交流
8 虚拟社会:驱动力、行业设置与安排、启示
9 网络自主和支持团体:基于文本互助的赞成和反对意见
10 网络心理医生:扩大范式
11 从媒介化环境到意识的发展(二)
12 “全球脑”:自我组织的互联网智能-集体潜意识的现实化
13 网络与更高层次的意识形态——一种超个人视角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