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现代大学
1.2.2 基层学术组织
1.2.3 学术组织成员
1.3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特色
2 理论背景与研究评述
2.1 理论基础回顾
2.1.1 组织理论
2.1.2 结构理论
2.1.3 知识积累理论
2.1.4 知识管理理论
2.1.5 激励理论
2.2 大学学术组织运行模式研究述评
2.2.1 国外大学学术组织的演进与治理特征
2.3 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的演进与治理特征
2.3.1 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的形成、发展与演进路径
2.3.2 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的治理模式与主要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大学学术组织治理比较研究和经验借鉴
3.1 国外大学学术组织治理及经验
3.1.1 国外科研体制的外部化进程回顾
3.1.2 国外大学学术组织社会职能的确立
3.1.3 国外著名大学的学术组织结构
3.1.4 国外大学学术组织与政府科研机构的关系
3.1.5 国外大学学术组织与企业研发机构的关系
3.2 我国现代大学学术组织治理现状和问题
3.2.1 科研体制外部化进程回顾
3.2.2 科研运行机制的主要问题
3.2.3 大学学术组织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3.2.4 大学学术组织管理架构存在的问题
3.2.5 大学学术组织与政府研发机构的关系
3.2.6 大学学术组织与企业研发机构的关系
3.3 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治理发展趋势
3.4 本章小结
4 基层学术组织的需求行为特征及激励
4.1 引言
4.2 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
4.3 基层学术组织的需求行为特征
4.4 大学的理想与激励导向
4.5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激励路径与策略
4.5.1 理解大学理想的精髓,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4.5.2 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注重多元化激励
4.5.3 采用有效调控手段,重视沟通和信息平台搭建
4.6 本章小结
5 基层学术组织的协同博弈特征及稳定性
5.1 引言
5.2 组织运行中的利益因素
5.3 协同竞争博弈基本特征
5.4 协同竞争模型构建
5.5 协作创新条件分析
5.6 协同合作建议
5.7 本章小结
6 基层学术组织的知识位势特征及激励
6.1 引言
6.2 隐性知识分享激励机制研究评述
6.3 知识位势与隐性知识分享路径分析
6.3.1 知识位势与隐性知识分享的博弈模型
6.3.2 知识位势与隐性知识分享路径
6.4 知识位势与隐性度对激励方案的影响及机制设计
6.5 突破基层学术组织隐性知识分享的激励困境
6.6 本章小结
7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治理模式及建议
7.1 建设适宜学术组织发展的国家科研体制
7.1.1 企业、大学和政府对三方合作的影响
7.1.2 政府对三方合作的影响
7.2 适宜学术组织发展的国家科研体制的构建
7.3 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管理架构选择路径
7.3.1 按大学科分类管理的思想,实施学部制改革
7.3.2 改造专业教研室,组建研究所等新型基层办学实体
7.3.3 打破院(系)界限,组建虚体跨学科研究平台
7.3.4 打破学部界限,组建实体跨学科的研究机构
7.3.5 配套灵活、高效的教学科研管理体系
7.4 学术组织管理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7.4.1 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历程
7.4.2 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5 本章小结
8 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治理建议
8.1 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治理战略
8.1.1 现代大学学术组织治理战略特征
8.1.2 大学学术组织治理战略制定的原则
8.1.3 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治理战略
8.2 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治理中需关注的问题
8.2.1 正确理解学术自由
8.2.2 学术权力的核心地位
8.2.3 行政权力的配置
8.2.4 均衡配置两权的路径
8.3 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治理建议
8.3.1 树立正确的治理观念导向
8.3.2 制定合理的内部制度保障
8.3.3 构建科学的共同治理模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