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报告(2021-2023)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1586674
  • 作      者:
    党建研究基地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报告(2021-2023)》是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的品牌化项目图书,每2-3年一部,至今已经出版六部。书中深度剖析百余所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领域的发展轨迹,详实数据与鲜活案例交织,聚焦北京高校发展全景,以三年为刻度,通过详实数据与多维案例,勾勒中国高等教育高地的变革图谱。书中既有“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的学科创新突破、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也有特色院校立足区域需求的差异化发展实践,全景呈现高校在科研转化、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探索成果。权威的数据调研、专业的趋势分析,为教育研究者提供实证样本,为管理者输送决策参考,更为关心高等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解锁首都高校的时代密码与未来方向。

展开
作者简介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成立以来,基地紧扣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聚焦首都高校党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系统性、滚动式研究,形成关于党的建设与高校党建基础理论问题、意识形态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首都高校党建重大现实问题和实践创新三个研究方向。

展开
内容介绍

《首都高校党建研究报告(2021-2023)》是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的品牌化项目图书,每2-3年一部,至今已经出版六部。本书以2021一2023年首都高校党建实践案例、政策文件、典型事件、关键人物、制度成果、学术文献等为研究素材,从首都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首都高校党组织体系建设、首都高校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首都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实践探索、高校党的制度建设等方面展开阐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首都高校党建的新进展、新理论、新突破、新成效。

展开
精彩书摘

一、首都高校党建工作的战略引领

北京高校党建是首都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高校党建大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2021-2023年的首都高校党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扎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首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绩、新突破和新进展,首都高校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做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以及在地方、高校调研考察时,都对全面加强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

必须牢牢把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所决定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在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和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抓好高校党建各项任务”“要坚持党管高校改革发展,在发展规划、治理结构、重大改革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确保高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在人才培养使用、交流引进等方面把好关口。要注重选拔最优秀的人担任高校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发挥‘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

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全部工作的“生命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日趋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思想政治工作绝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融入式、嵌人式、渗透式的,不能搞成两张皮。高明的学校领导首先应该是高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善于运用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并能带动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来做思想政治工作。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管好课堂,也要管好课外,既要管好网下,也要管好网上,坚决防范和清除各种错误政治思潮、分裂主义、宗教活动等对学校的侵蚀。要加强校报校刊和网络治理,严明教学纪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度重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为什么要建设思政课、建设什么样的思政课以及如何建设思政课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六个要”“八个相统一”的重要要求,强调必须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动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勇于推进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识和突出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系统从严治党扎实推进,高校党的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与此同时也要看到,高校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全面从严治党远没有达到止步歇脚的时候。2021年,十九届中央开展第七轮巡视,对教育部和31所中管高校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巡视过程中发现了高校党建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为:有的加强政治建设有不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决策部署存在差距,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够到位,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规律把握不够精准;有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比较薄弱,校风学风建设有短板,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有的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不足,党委主动担当作为不够,在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等职责上存在差距;有的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有不足,不同程度存在风险隐患;有的深化从严管党治校有不足,责任压力传导还不到底,一些下属单位问题反映较多,科研、基建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仍有发生,校办企业、合作办学、附属医院等领域廉洁风险比较突出,“四风”问题还有反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个别单位发生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有的加强班子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不足,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够到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21年8月17日,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王沪宁同志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切实落实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和各方面。王沪宁强调,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党建工作,要全面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着力健全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压实高校党建工作政治责任,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动高校党建与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要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健全高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深入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总报告:首都高校党建的实践探索 001

一、首都高校党建工作的战略引领 002

二、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首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013

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029

四、持续推进首都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040

五、首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053

六、深入推进首都高校全面从严治党 063

七、首都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思考 -076

第二部分 分报告:首都高校党建专题研究 081

高校党建实践创新与案例研究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新时代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082

一、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实际问题 082

二、研究内容 084

三、研究结论 089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党支部“党建+N”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102

一、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 102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N”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105

三、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N”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 108

基于思政科研耦合的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11

一、拔尖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原因剖析 112

二、思政科研相长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施举措 113

三、拔尖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效 118

四、总结 121

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教学一基于大学生课程特征的五维分析 123

一、研究思路与遵循原则 123

二、价值维度:党领导科技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25

三、理论维度:有机融入“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127

四、关系维度:厘清这一历史经验与各门思政课间的逻辑关系 129

五、实践维度:采用多元化的融入方法 134

六、评价维度:定量定性评价与短期长期评价相结合 135

高校教师党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137

一、问题提出 137

二、教师党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8

三、首都高校教师党员质量现状 143

四、结论与建议 150

党的巡视制度建设的科学意蕴 152

一、“因何巡视”:党的巡视制度建设的战略意义 152

二、“巡视什么”:党的巡视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156

三、“谁来巡视”:党的巡视制度建设的主体框架 160

四、“怎样巡视”:党的巡视制度建设的实践要求 163

五、巡视整改:党的巡视制度建设的提质路径 167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69

一、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169

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的实践基础174

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的时代价值 178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创新发展 181

一、从价值论角度进一步提升了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地位 181

二、从认识论角度丰富了民主集中制的时代内涵 187

三、从方法论角度统筹了新时代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战略部署 192

以“七个维度”为抓手,扎实推进高等院校党建创新 198

一、党员教育重深度 199

二、党员管理追效度 201

三、党员监督严精度 202

四、组织师生拓宽度 203

五、理论宣传提高度 204

六、凝聚师生有信度 206

七、服务师生带温度 20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构研究一——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学生思政结合视角 211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构的现实诉求 212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构的生成逻辑 219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构的实践路径 224

第三部分 2021-2023年首都高校党建大事记 233

后记 25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