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药物安全应用丛书:消化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1)病因及发病机制:该病病原为异尖线虫第三期幼虫。成虫在海洋哺乳动物(鲸鱼、海豚、海豹、鲨鱼、海狗等)的胃内生存,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海水中虫卵发育成二期幼虫。二期幼虫被磷虾等吞食后发育成第三期幼虫。海鱼、乌贼等吞食感染性磷虾,幼虫在其上消化道及肌肉内发育成四期幼虫和成虫。
人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含三期感染性幼虫的鱼和乌贼后,幼虫可侵入人体的胃和小肠壁等组织内,多侵入回肠。当虫蚴穿过胃和肠壁进入腹腔内,可以移行到肝、肾、胰、肠系膜、卵巢等处。虫蚴感染3天后可以蜕变为四期幼虫而失去锯齿不能移行并在7~10日内很快死亡。根据虫体钻入的部位可该病可分为胃异尖线虫病、肠异尖线虫病和胃肠外异尖线虫病等。虫体钻入的各脏器组织部位可出现明显肿胀、出血,虫体周围出现各种炎性细胞浸润,有的病灶中心有残留的虫体碎片或坏死组织,周围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等。按病理损害程度可将该病分为异物性蜂窝织炎、脓肿型、脓肿肉芽型、肉芽肿型等。
(2)临床表现
1)胃异尖线虫病:该病多发生在食生鱼后数小时或更早,潜伏期短起病急,临床症状常见的有上腹部疼痛或绞痛伴有胃部烧灼感、膨胀感、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患者可出现呕血、黑粪。
2)肠异尖线虫病:潜伏期长于胃异尖线虫病,多为使用生鱼后1~5日内发病,表现为下腹部或全腹剧烈疼痛,可间歇加重,恶心、呕吐严重,并伴有低热、腹胀、腹泻及柏油样黏液便等症状。右下腹出现急性阑尾炎症状,脐部压痛。有的患者可出现荨麻疹。虫体被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肿块,易被误诊为肠肿瘤。
3)胃肠外异尖线虫病:可在肝、胰、肾、肺、大网膜、卵巢和腹壁的皮下、腹股沟处引起相应症状但多不典型。
(3)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有生食鱼史及相应的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在胃部可用胃镜探查,其他部位诊断较困难,血清ELISA、间接免疫荧光抗体等可作为诊断的辅助检查。如果病例检查发现幼虫可确诊。
(4)治疗原则与策略:胃异尖线虫病当虫体头部仅钻入胃黏膜时容易取出,因此及早作纤维内镜摘除虫体,取出后症状即可消失;如果幼虫钻入黏膜下或进入肠道及其他病变部位,可复用阿苯达唑、噻苯达唑或甲苯咪唑等药物。晚期消化道嗜酸性肉芽肿形成或并发肠梗阻或肠穿孔等应及时手术治疗。
6.曼氏裂头蚴病曼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mansoni)系曼氏裂头蚴寄生于人的眼部、皮下组织或脑、肾、肺等脏器所致的疾病。曼氏裂头绦虫成虫较少寄生于人体。
(1)病因及发病机制:曼氏裂头绦虫寄生于猫、犬等动物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在水中孵出钩毛蚴。钩毛蚴在剑水蚤和蝌蚪、鸟、鼠、蛇、猪等的体内发育成裂头蚴,猫、犬吞食含有裂头蚴的蛇、蛙、鸟后,裂头蚴在其肠内发育成成虫。人感染的途径包括以含裂头蚴的蛙肉敷贴于伤口、眼疾、龋齿部位而感染,或蛇肉敷贴龋齿而感染;食用生的或半生的含裂头蚴的蛙肉、蛇肉、鸟肉等受到感染;饮用或接触带原尾蚴剑水蚤的生水,原尾蚴通过消化道、皮肤或伤口侵入人体而感染。
裂头蚴的发病部位多因感染方式不同而不同,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的,一般多迁徙到表皮、黏膜下或浅表的肌肉内,并可能进一步迁徙人脑、肺等脏器组织内;裂头蚴侵入眼睑引起眼睑感染后,幼虫可经黏膜下组织移行到眼部;口腔黏膜感染裂头蚴后,幼虫能从颊部皮肤破溃处爬出;消化道感染后,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再迁徙到全身各脏器(主要是眼睑、口腔、颊部、脑、腹壁、四肢等)发育为裂头蚴。
(2)临床表现:根据寄生部位可分为4种类型。
1)眼裂头蚴:眼眶感染多于眼球感染,表现为眼睑肿胀、结膜充血、伴发热等症状,红肿的部位能够摸到游动性、硬度不等的团块或条索状肿物,裂头蚴偶尔可从破溃处逸出而自愈;侵入球后组织后,可导致眼球突出及眼球运动障碍,由于暴露性角膜炎继发角膜溃疡引起角膜穿孔甚至失明;如果侵入前房可引起眼球内感染,导致前房积脓、虹膜粘连等,并继发青光眼,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2)皮下裂头蚴病:多累及四肢躯干表浅部位,如胸壁、乳房、腹壁、外生殖器以及全身各处。可在相应部位出现游走性皮下结节,圆形、柱形或不规则大小不一的条索状。局部可有瘙痒及虫爬感等,可伴有荨麻疹。常被误诊为肿瘤。
3)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口腔黏膜或颊部的皮下可出现硬结,直径为0.5~3cm,患处红肿、发痒或有虫爬感,并有裂头蚴逸出史。
4)内脏裂头蚴病:脑部裂头蚴病可有头痛、呕吐、视力模糊、间歇性口角抽搐、肢体麻木、抽搐等神经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或伴喷射状呕吐,甚至瘫痪等。极易误诊。侵入肺部、膀胱、肾脏、消化道等部位可产生相应症状。
(3)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比如有敷贴蛙肉、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蛙、蛇、鸟等肉史,喝生水、河沟洗澡史等。眼睑和其他部位有皮下游走性结节并伴有眼部慢性炎症者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结节活检如果发现幼虫时可以确诊。另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荧光抗体检测对诊断起辅助作用。
(4)治疗原则与策略:适宜手术摘除的应尽量手术,但手术摘除时应注意不要使虫体断裂,如留下头节可引起复发。对于内脏及难以手术的部位及术后的裂头蚴病可以用吡喹酮治疗。
7.棘颚口线虫病棘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spinigera)是由棘颚口线虫幼虫侵入人体而导致的蠕虫蚴移行症。
(1)病因及发病机制:棘颚口线虫的成虫寄生在犬、猫、豹、猪、狮子、虎等动物的胃壁中,虫卵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第一期幼虫,第一期幼虫被剑水蚤吞食后发育成第二期幼虫。受感染的剑水蚤被第二宿主(主要是淡水鱼类)吞食后,第二期幼虫在宿主体内经肠壁到肌肉发育成第三期幼虫。猫、犬、猪、鸡、鸭、鹅、蛇等吞食受感染的鱼、蛙等,第三期幼虫在其体内(胃壁)发育成成虫。人进食生的或半生的含有感染性第三期幼虫的鱼、蛇肉、蛙肉、鸡、鸭、鹅肉而受感染。幼虫侵入人体后可以移行到皮肤或皮下组织引起病变;移行到内脏因幼虫运动或分泌的毒素刺激及过敏反应所致的急性阑尾炎、膀胱炎、胸膜炎等;幼虫侵入眼、脑、脊髓等可引起病变部位组织炎症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2)临床表现:根据疾病的发病部位可分为皮肤棘颚口线虫病和内脏棘颚口线虫病。
1)皮肤棘颚口线虫病:在发病初期患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接着身体各部皮肤可出现间歇性丝状疹及点状匐行疹或移行肿块,感染的局部皮肤可出现发红、疼痛、瘙痒、水肿等症状并呈游走性。虫体在体表可引起皮肤硬结。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