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76784
  • 作      者:
    方松华,姜佑福,陈祥勤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予以系统地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与价值作出新的阐释。
展开
精彩书摘
  《近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瞿秋白认为那种主张人的意志自由不受客观规律束缚的无定论思想是错误的,而主张一切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必然的,所谓偶然只不过是没有被人们认识而已。瞿秋白在书中还对于社会历史的辩证法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他提出心物的关系问题,也是社会科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物质的发展造成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不是相反。瞿秋白认为社会上一切事物都在动与变中,在互相联系之中,所以不仅要研究社会的每一形态的特殊性,而且也要讲究每种社会内部变动的历史规律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同年夏天,瞿秋自在上海作了题为《社会科学概论》的演讲,在演讲中,瞿秋白进一步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廓清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同时对阶级、阶级斗争、国家、政党、领袖、宗教、艺术等问题,也作了唯物史观的表述。相对而言,瞿秋白的唯物史观研究和宣传要比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全面、丰富并深刻得多。但是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特别之处,则是对于辨证唯物论的研究和宣传。
  20世纪20年代中期,瞿秋白对于辩证唯物论的介绍,在当时不仅是比较少的,而且是相当突出的。他第一次把辩证法与唯物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与宣传,首先提出了“互辩律”的唯物论这一概念,第一次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加以宣传,澄清了针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片面理解和宣传。以上这些都为1927年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传播作了良好的铺垫。在《社会科学讲义》中,瞿秋白发表了其研究辩证唯物论的著作《社会哲学概论》一书,在书中,瞿秋白提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乃是哲学的根本问题。瞿秋白分析了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对立,并指出了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的区别。瞿秋白认为辩证唯物论并不否认精神的作用,但是,它只是在物质的基础上解释精神的作用,辩证唯物论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武器。瞿秋白在书中对宇宙与生命的起源、对物质与意识、必然与自由的关系等问题都作了辨证唯物论的说明。尤其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作了深刻的表述。瞿秋白指出,事物的矛盾极其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原理,没有矛盾,没有矛盾的相互转化就没有宇宙的一切,质量互变与否定之否定规律,也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1927年,瞿秋白翻译出版了苏联哲学家哥列夫的《新哲学——唯物论》,并写下了“译者附录”:《唯物论的宇宙观概说》和《马克思主义之概念》。瞿秋白自述,这两篇“附录”,都是他1926年初自己研究唯物论哲学时所抄录的笔记。
  瞿秋白认为,他的《马克思主义之概念》一文,“可以帮助读者得此对于‘马克思主义’一名词的正确概念,不至于认为马克思主义就限于唯物史观及其经济学说”。首先,瞿秋白认为,“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基础是在于互辩法的唯物论。互辩法的唯物论的名称便可以表示:马克思的唯物论是唯物论与互辩法的综合,而且是这两种学说最发展的最进化的结论。”在此,瞿秋白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基础是“互辩法的唯物论”,这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瞿秋白突出了认识论问题,并将认识论放在哲学与科学的层次上来考察。解释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最后,瞿秋白区分了庸俗唯物论与新哲学唯物论,他写道:“唯物主义一字,还有一种意义,就是通常对私人道德上的评语:说某人是唯物主义者,这等于说他是利己主义者,只贪图肉欲的满足,不知道其他精神上的文化上的事业,也没有丝毫理想和支援。这种唯物主义和哲学上的唯物论是迥不相牟的。
  ……
展开
目录
《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丛书》总序
序言

第一章 导论多元哲学思潮背景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中国传统儒学的衰落与西方哲学的输入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困境
二、西方哲学思潮的涌动
三、新思潮的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现代中国思想的主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现代西方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近现代中国哲学的主流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建立
小结

第二章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早期传播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阶段
一、哲学思潮与社会思潮
二、问题与主义论战
三、科学与玄学论战
第二节 李大钊的唯物史观
一、唯物史观介绍与研究的先河
二、唯物史观与历史哲学
第三节 陈独秀对中国近代的阶级、社会与革命性质分析
一、将唯物史观的研究引向深入
二、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与方法,解剖中国历史、社会及革命诸问题
小结

第三章 互辩法的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新阶段
第二节 互辩法的唯物论
一、瞿秋白的互辩法的唯物论研究
二、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雏形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论战
一、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缘起
二、唯物辩证法论战的主题与要义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与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提出
二、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和争议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阶段
第二节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要义与精髓
一、毛泽东思想的来源
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三、毛泽东思想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
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理论批判和思想改造运动
一、对胡适哲学思想的批判
二、对梁漱溟思想的批判
三、对杨献珍“合二而一”观点的批判
四、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一、艾思奇的大众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时代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论反思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极左思潮”
一、“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中“左”的理论元素——“文化大革命”的深层哲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极左化和教条化——“文化大革命”的理论表现
小结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来源和形成
一、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早期形态
三、建国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建设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价值与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普及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意识形态功能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的时代价值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反思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的意义与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困境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前景
小结

第七章 实践唯物主义的探索
第一节 李达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论
一、“实践唯物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传承与创新
三、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及其价值与局限
第二节 张岱年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论
一、张氏(张申府、张岱年)兄弟的“解析的辩证的唯物论”
二、“新唯物论”与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
三、张岱年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论
第三节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论转向
一、实践唯物论和人类学本体论
二、实践唯物论的争论与疑难
三、实践唯物论的探索和建构
小结

第八章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前沿理论问题
第一节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始末
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哲学分析
三、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争论
一、一场空前论战的国际与国内背景
二、论战的主题与实质
三、论战的余绪:未尽的宏大课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分歧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或有何种本体论
三、分歧之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是或有本体论
四、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与哲学、科学以及形而上学的关系
小结

第九章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研究方法问题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论争
一、“回到马克思”与“走近马克思”之争
二、传承与发展:内核与外围
三、学术性与现实性之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派
一、文本学的马克思主义
二、文献学的马克思主义
三、生存论的马克思主义
四、日常生活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小结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意义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一、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
二、异化与异化的扬弃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必经之路
三、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第二节 现代性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意义
一、马克思对资本原则与形而上学的批判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质和当代价值的重新估价
第三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未来中国哲学精神的发展
一、当代中国社会历史性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未来中国哲学精神的开展
小结
附录:中共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的成就与局限
一、中共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缘起与概况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方面的重点成就与主要局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