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低情商没有好未来:家长必知儿童心理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9438485
  • 作      者:
    柏燕谊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1.专业!CCTV特邀心理专家、中科院心理学硕士柏燕谊力作!

中央电视台《夜线》、山东卫视《育儿大作战》、中国教育频道《成长不烦恼》等节目常驻心理专家。

 

2.实战!30多家媒体和机构特约心理学家,10000 小时咨询时间,10多年心理咨询经验。

柏燕谊汇总万千家庭实践有效的科学育儿秘籍,帮助父母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情绪管理。

 

3.针对性!汇总家长关心的30个情商问题,一对一解决。

孩子脾气差,注意力不集中?柏燕谊教你30个小妙招,帮你轻松搞定。

 

4.趣味共读!配图100幅轻松有趣的亲子漫画,轻松好读。

 

5.亲子共读可涂色书!

文中配有生动形象的场景漫画,在亲子阅读之余,孩子可以发挥想象力为书中漫画涂画颜色。


展开
作者简介

柏燕谊,中科院心理学硕士,著名心理学家,亲子关系、两性情感和职场心理畅销书作家。

中央电视台《夜线》、山东卫视《育儿大作战》、中国教育频道《成长不烦恼》等节目常驻心理专家。

壹心理畅销课程心理学家,2017、2018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心理学zuiju影响力50人。

代表作品:《爱暴力》《反脆弱》《心理专家写给新妈妈的私信》《爱是zuihao的药》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低情商没有好未来:家长必知儿童心理学》是CCTV特邀心理专家柏燕谊多年咨询经验的总结和提炼。针对30个家长zui揪心zui头疼的儿童心理问题,进行精准分析并给出修正建议。其实大多数儿童心理问题,都对应儿童的情商问题。

愤怒、挫败、恐惧、焦虑、嫉妒、担忧、孤僻、胆怯、任性、叛逆……

种种问题都是情商问题。

跟随CCTV特邀心理专家柏燕谊,让你的孩子拥有高情商,赢在起跑线。


展开
精彩书评

父母总希望孩子长大成人,但孩子长大之前也是人,平等的对待,细心的观察,推荐柏老师的这本书,家长不可忽视的儿童心理学!

——著名主持人 涂磊

柏老师是一个认真刻苦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也是不时见诸各大卫视的熟面孔,希望她的专著能成为各位家长的良师益友。我以一个朋友的名义,更是以一个八岁孩子父亲的身份予以真诚推介。

——著名作家 石述思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愤怒与挫败感

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一样,有快乐也有烦恼,偶尔出现愤怒情绪再正常不过了。痛苦和挫败感是愤怒情绪最常见的两种推动力。孩子由于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无法弄明白自己要表达什么情绪,经常会用拼命哭闹来排解那些巨大而强烈的负面情绪。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知道,愤怒是正常自然的情感,本身并没有错,我们要做的只是帮助孩子认清、面对和处理好这种负面情绪,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压制。

被压抑的愤怒往往比发泄出来的愤怒更可怕,会对孩子稚嫩的心灵造成长远的伤害。


家有“暴力分子”

某些孩子天生个性就比较暴力吗?错!以我在心理行业的从业经验来说,我从不认为暴力倾向是天生的。

壮壮是个高大强壮的小男孩,人如其名。刚刚满三岁的他比同龄小朋友高出一头,在小区里很有名,只是他的“名气”来源于他很爱打人。在外面玩时稍不如意,他就会动手打小朋友。家长批评他,他还不依不饶地大喊:“我就是要打人……打死他……”甚至有时犯了错误,家长打他,他还会还手打家长。现在小区里,人们远远地看到壮壮都会拉着孩子绕着走。

壮壮妈妈很着急,认为壮壮有暴力倾向。眼看壮壮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壮壮妈妈担心他会在幼儿园伤害其他小朋友,但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就变成了“暴力分子”?

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有没有出现暴力模块?

成人有时候也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比如用打耳光、打屁股的方法教训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想:“爸爸妈妈可以打人,为什么我不可以?我因为害怕被爸爸妈妈打,不敢犯错,爸爸妈妈打我正确管用,我为什么不能打人呢?”身为父母,一方面教育孩子不能打人,一方面又要如何做到言行一致、不打孩子呢?

儿科医生已经证实,在打闹不休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暴力”“阴险”“欺骗”等行为倾向,甚至变得个性阴郁或者完全自我封闭。我从不认为暴力倾向是天生的,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够在孩子刚满一岁时,就宣告发现孩子有暴力倾向。把孩子导向暴力之路的其实是孩子日常生活的环境氛围以及父母的行为。

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自己就要避免出现动手打人、大吼大叫等暴力举动。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提醒孩子,他最钦佩的父母是绝不会对人动粗的;要向孩子证明,动粗的人最懦弱,欺负别人更是弱者的表现。

为什么孩子想跟别人打架?

孩子没有好坏,他们只是精力充沛。孩子发泄精力的方式可能是正面的,如运动、游戏、学习等,也可能是负面的,如破坏物品,动手打人……孩子之所以会发展出好斗的性格,通常是因为小时候的暴力行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如果大人总是用动手打人、大吼大叫、体罚甚至羞辱等方式惩罚孩子,孩子就会把“打架”误认成一种惯性动作,或者一种正常的行为模式。

孩子打人后家长必须严肃批评,让孩子知道这种伤害别人的行为是不对的,是不被允许的。孩子两岁以后,家长就要逐步教会孩子管理情绪,不能让孩子由着自己的情绪来。

家长可以有步骤地给孩子明确各种行为的界限。如果孩子打人了,家长可以对孩子采取一些适当的惩罚措施,比如剥夺孩子做某件很喜欢的事情的资格。不过,要记得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嘲讽或羞辱孩子,特别是不能从人格上批评、否定孩子。

教育孩子时一定不能拳脚相加、以暴制暴,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想要孩子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家长的以身作则最关键。如果当家长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还指望孩子从你身上学到什么正确的处理情绪的方法吗?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举止很大一部分会像基因一样“遗传”到孩子身上。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会把父母当成榜样,首先效仿父母惯用的处理方式。

要做好孩子情绪的“导师”,言传与身教缺一不可。

孩子在某个年龄阶段会特别有暴力倾向吗?

暴力是大多数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我们必须教导孩子如何进行自我控制以及如何与人相处。只有这样,才能让暴力转化成创造力,而非破坏力。

愤怒是一种爆发式的负面情绪,最早出现在出生后的四至八周。通常,愤怒是导致孩子攻击行为的罪魁祸首。孩子越是愤怒,就越是冲动,动手的欲望也愈发强烈,自然而然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妈妈们会发现,从一岁起,原本很好带,像天使一样的孩子精力一下子充沛起来了;到了三岁左右,他开始用咬、抓、推、扯、踢……来试探周围的环境。

男孩大多在三至五岁出现所谓的暴力倾向,这是男性的一种情绪表达方式。但每个孩子受到的教育不同,其表达出来的暴力行为或多或少会受到控制和引导。

男孩的暴力通常表现在外在(男孩的暴力行为通常都会向外爆发)。他们更习惯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情绪,甚至动手打人。

他们的精力需要表现在外在的行动上,如到处跑跳,或者拍打东西、大声喊叫。女孩的暴力情绪则更多地显现于内在。当她们生气时,会反过来伤害自己,倾向于以哭泣的方式排解,或者显得心事重重,把自己封闭于沉默之中。虽然两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是负面情绪的强烈程度是相同的。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明来由的怒气或沮丧时,不妨停下脚步来了解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事实上,父母在情绪的疏解方面要给孩子以协助,以帮助他们澄清情绪、了解情绪,才不会致使孩子的负面情绪扩大或恶化。父母要让孩子了解情绪不是问题,偏差行为才是问题,这是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的关键。当孩子因情绪问题而出现偏差行为时,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之道,帮助孩子顺利解决问题。

 

心理学小知识 学习语言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控制情绪

肢体上的暴力是要掩饰词穷的处境。设想你正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不懂当地的语言,你会不会有心理落差,或者焦虑?所以说,孩子无法确切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心情烦躁也可以理解。不怎么会说话的小孩子常常会采用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如跺脚、挥手、瞪眼、尖叫、大哭!

孩子因为经常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痛苦,转而变相用侵略性的举动来表现。肢体上的暴力,经常是为了要掩饰词穷的处境。因此孩子受到文字刺激越多,他就越不需要去侵犯别人。

自我表达与动手打人是一种相对应的关系。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用言语,而不是用手脚的动作去表达情绪。例如,可以多说故事给孩子听,多和孩子用正确的语言交流,让孩子能够更好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因为语言的学习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精力和情绪。

 

妈妈不爱我了

孩子在表达愤怒情绪时,往往会做出过激行为,导致妈妈情绪波动,此时妈妈表现出的厌恶和反感,会让孩子误认为妈妈不爱自己了,伤了孩子的心。

今天,小易和妈妈都过得很糟糕,小易是哭着睡着的,妈妈是气得睡不着。

当天上午阳光明媚,小易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去小区游乐场玩。由于天气好,游乐场里有好多小朋友。小易很快被小沙池吸引过去,顺手捡起沙池里的一个小铲子。就在这时一个小弟弟突然冲过来抓小铲子,还大喊:“这是我的,不许动……”

小易先是被吓了一跳,然后不甘示弱地抓住小铲子的另一头不肯放手。就这样你抢我夺几个回合后,小易愤怒了,在小弟弟的脸上狠狠抓了一把。伴着小弟弟大哭的声音,两个妈妈赶忙跑过来。

一看小弟弟脸上的抓痕,小易妈妈就生气地朝着小易的手打了两巴掌,说:“坏孩子才抢小朋友的东西,更何况是抢小弟弟的东西,这是以大欺小,太无耻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的坏孩子。”妈妈边说边夺下小易手里的铲子,还给了小弟弟。

妈妈拽着小易回家了。小易开始了一系列的不合作,他故意不好好吃饭,故意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大哭大闹。接下来的一整天,小易和妈妈都是在吵闹中度过的,到晚上睡觉时,小易还在找碴儿捣乱。气急败坏的妈妈在他屁股上打了两下,最后,小易哭着睡着了。讲到这里,聪明的父母已经看出小易妈妈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并不妥当,导致小易负面情绪持续发展,愈演愈烈。

孩子的误读——“妈妈不爱我啦!”

注意到小易妈妈发现小易抓了小弟弟的脸后指责小易的话了吗?我们对孩子是不是也说过很多类似的话?这些话脱口而出,根本不过脑子,也许过后我们自己都很诧异“我竟然会说这样的话”,或者后悔自己的言行,又或者使劲为自己找理由,比如“我当时实在是太生气了”“对方家长就站在那儿,我只能用这种方法平息对方家长的怒火”。

但是,孩子的心很稚嫩,里面没有什么大道理或复杂的心思。在听到指责后,他们甚至想不起被责骂的根本原因。在听到妈妈的责骂后,小易只想到了两件事:我是坏孩子,妈妈不爱我了。

这两件事对一个孩子来说相当可怕,因为,孩子非常在乎妈妈对自己的态度。当孩子情绪好时,妈妈表现出欣喜,孩子会认为妈妈很爱我;而当孩子情绪坏时,妈妈表现出厌恶甚至反感,孩子会认为妈妈不再爱自己。一旦孩子认为妈妈不爱自己了,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就会降低,就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因此,不管发生了什么,父母都应该让孩子知道,即使他们做得不对,他们还是好孩子,爸爸妈妈还是会爱他们。爸爸妈妈不能接受的只是他们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人。

恼怒时刻请冷静

在恼怒时保持冷静,对成年人都是不容易的事,更何况对心理机能发育还不完全的孩子。因此,孩子在愤怒时做出的过激行为完全可以被理解,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他们通常因为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愤怒才做出过激行为,比如抓人、咬人、踢人、打人,而且学龄前儿童的最初几次攻击往往都是试探性的,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与恶性攻击有本质区别。

小易由于愤怒抓了小弟弟的脸,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制止并提出警告,让他知道无论多么愤怒都不可以伤害别人。

但如果孩子听到诸如“坏孩子才动手攻击小朋友”“你是坏孩子,妈妈不喜欢你!”之类的话,在潜意识里就会认为“我就是妈妈不喜欢的坏孩子”。这种话相当于给孩子贴标签,只会让孩子更加自暴自弃,会身陷“坏孩子”的状态无法自拔。

另外,小易妈妈生气时,伸手打了小易。小易会效仿这一行为,会想:“妈妈生气了可以打人,我为什么不可以?”当时小易妈妈应该保持冷静,先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让孩子有表达情绪的机会,然后告诉小易,妈妈知道他很愤怒。

这是帮助孩子识别情绪。另外,也要严厉地告诉孩子,无论自己多么愤怒都不能伤害别人,并且要让孩子知道绝对不能有下一次。妈妈可以在事后告诉孩子一些发泄愤怒的方法,比如跺脚、击掌,但绝对不可以用任何可能给别人造成伤害的方式。当然前提是家长自己也不可以做伤害别人的事。

给孩子时间平息坏情绪

坏情绪产生后,不可能马上烟消云散,遭遇情绪困扰的孩子,可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表现出闷闷不乐或焦虑烦躁。

这时要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消化和体会,这也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不要小看了我们的孩子,他们完全可以独自总结这次经历的利弊得失,并在下次处理得更好、更得当。

这就是成长的历程!

展开
目录

前 言/001

第一章 愤怒与挫败感

家有“暴力分子”/007

◆ 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有没有出现暴力模块?

◆ 为什么孩子想跟别人打架?

◆ 孩子在某个年龄阶段会特别有暴力倾向吗?

妈妈不爱我了/014

◆ 孩子的误读——“妈妈不爱我啦!”

◆ 恼怒时刻请冷静

◆ 给孩子时间平息坏情绪

用“自虐”来表达愤怒/020

◆ 妈妈,你要注意我哦!

◆ 如何面对经常虐待自己情绪的孩子?

当情绪失控的时候/025

◆ 愤怒从何而来?

◆ 如何面对情绪失控的孩子?

宝贝的污言秽语/031

◆ 孩子为何爱说“脏话”?

◆ 父母应该怎样应对呢?

◆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挫败感让孩子轻易放弃/036

◆ 父母到底该不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 如何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班并坚持下去?

◆ 发现孩子真的不适合学习某项才艺也要坚持下去吗?

第二章 恐惧与焦虑

失去安全感——爸爸妈妈别吵了/047

◆ 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感情纠纷的牺牲品

◆ 父母请尽量给孩子保持一个和谐的家庭成长氛围

◆ 夫妻之间的争吵有时在所难免

担忧——妈妈不见了/055

◆ 理解孩子的担忧

◆ 怎样缓解孩子的担忧?

胆怯——我不要上台演出/060

◆ 不是自尊心强而是自信心差

◆ 如何帮助孩子改善胆怯心理

畏缩——被嘲弄的孩子/069

◆ 警惕孩子突然出现的畏缩情绪

◆ 新来的小朋友容易受到排挤和嘲弄

◆ 伸出援手帮助孩子

◆ 父母无心的嘲讽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分离焦虑——不愿去幼儿园/077

◆ 孩子出现了分离焦虑

◆ 如何面对孩子入园分离焦虑的种种表现?

◆ 如何缓解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

害怕——不要去医院,不要打针,不要吃药/086

◆ 家长怎样缓解孩子对医院和医生的恐惧感呢?

◆ 别骗孩子“打针不痛”“吃药不苦”

◆ 帮助孩子用转移注意力来缓解疼痛

胆小——我怕……我怕……/093

◆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胆小的“标签”

◆ 怕生是孩子安全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现象

◆ 帮助孩子培养起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 正确面对孩子的各种怕

怕黑——打开灯/100

◆ 孩子怕黑正常吗?

◆ 家长如何面对孩子怕黑的恐惧情绪?

◆ 想一想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否发生了大的变化?

引起关注——“出洋相”和“人来疯”/106

◆ 孩子为什么会“人来疯”?

◆ 父母对“人来疯”的应对策略

第三章 羡慕与嫉妒

偷拿别人东西的“坏孩子”/113

◆ 学龄前的孩子并没有“偷”的概念

◆ 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但又不要让他难堪

我不要弟弟/117

◆ 拒绝分享爱,嫉妒弟弟妹妹得到了爸爸妈妈的爱

◆ 准备生二胎时要给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 生二胎后对大孩子的情绪要理解和包容

◆ 暗示父母的爱是分等级的,会让孩子感觉不真诚

第一就要是我/125

◆ 争强好胜不等于进取心强

◆ 孩子缘何如此争强好胜?

◆ 如何改变孩子的争强好胜心理?

我就要/132

◆ 孩子的心理家长要懂

◆ 孩子在商场见什么都要买

◆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从延迟满足开始

我要那个粉色的/139

◆ 嫉妒是孩子们常有的心理,是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的心理表现

◆ 引导孩子化嫉妒为力量

不小心打碎的碗/144

◆ 妈妈爱我还是更爱那个碗

◆ 不要让孩子的情绪被内疚所笼罩

第四章 忧虑与悲伤

喜欢独处/151

◆ 孩子孤僻的表现

◆ 是什么导致孩子的孤僻个性?

◆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孤僻?

家里有个爱哭鬼/158

◆ 什么导致孩子成了“爱哭鬼”

◆ 妙招帮你搞定“爱哭鬼”

小狗狗死了/164

◆ 和孩子一起直面死亡

◆ 让孩子学会尊重已失去的生命

老师说我了/168

◆ 过度的“赏识教育”会导致孩子无法接受批评

◆ 不能接受批评的孩子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差,要适当对他们进行挫败教育

◆ 对于无法接受批评的孩子,家长可以这样做

第五章 第一叛逆期的其他常见情绪

叛逆——妈妈让我干什么我偏不  / 175

◆ 孩子的逆反情绪从何而来?

◆ 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情绪

淘气并反抗——“捣蛋鬼”  / 182

◆ 对于孩子的淘气行为家长要宽容并加以引导

◆ 不要剥夺孩子在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 家长可以这样做

任性——我想怎样就怎样/188

◆ 孩子的任性,都是大人惹的祸

浮躁爱动——我要去那边玩/193

◆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 教你几招“对付”好动的孩子

性别认同和婚姻敏感——孩子的性启蒙/202

◆ 孩子需要科学的性启蒙教育

◆ 家长大可不必谈“性”色变

第六章 让孩子的世界充满阳光

感受爱,学会爱/211

快乐其实很简单/213

细心呵护孩子稚嫩的情绪/21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