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城新区发展报告》:
在北京,1958年就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编制完成了《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草案)》,其中提出城市布局采取“子母城”的形式,规划了清河、石景山、长辛店、大峪、石化总厂、通州、南口、沙河、黄村和房山等12个近郊卫星镇和昌平、门头沟、通县等新县城。1983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重点建设燕化、黄村、通县、昌平四个卫星城,并于第二年出台《北京市加快卫星城建设的几项暂行规定》,推动郊区郊县经济发展。然而,该规划方案并未得以真正执行,“摊大饼”现象更加严重。到10年后的1993年,经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进一步提出建设通州、大兴黄村、昌平、亦庄、房山良乡等14个卫星城镇,实现“两个战略转移”,即:城市发展重点要逐步从市区向郊区转移,市区建设要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尽管在城区日益膨胀的压力下,北京的卫星城规划实践已经持续了30多年,这14个卫星城的建设用地总规模也从157km2增长到202km2,但常住人口却仅仅增长不足20万。后来有人总结卫星城建设失败的原因,归集为:①对卫星城的规划建设只有大框架,缺乏具体的政策和有力的协调;②主城区与卫星城之间缺乏安全、快速、廉价、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网络,制约了区域间的要素流通;③以土地和户籍政策为主的教育等政策阻碍了中心城区人口外溢,等等。
(2)香港新市镇的建设
香港建设新城较晚,到1973年政府才开始推行新市镇计划,先后兴建了9个新市镇,但香港新市镇规划建设非常成功,总共规划了110km2,耗资约2400亿港元,但容纳了香港六成人口,居住人口约460万,而且极大缓解了中心城区高度拥挤的状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