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战后美国教育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113542
  • 作      者:
    贺国庆,何振海等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作为一部尝试全面反映战后美国教育发展与变革历程的著作,《战后美国教育史》采取了纵向脉络梳理和横向专题分析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以时间为线索,分六个阶段对战后以来不同时期美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梳理,主要侧重对联邦政府的教育政策及各阶段教育发展宏观走向的把握;下编以专题形式对美国教育发展中的部分热点或焦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包括教育哲学与教育思想、教师教育、少数族裔教育、女子教育、职业教育五个方面。
展开
精彩书摘
  当社会学家的众多调查结果与家长的普遍不满和雇主的抱怨逐步汇聚到一起的时候,许多人回顾了近10年来基础教育领域所尝试的无数新花样,对学校选择计划、开放教育、自由学校乃至生计教育等为美国学校带来的教学目标的泛化、课程的宽泛、纪律的缺失、过分的职业化、对考试的忽视乃至爱国主义和清教徒道德的缺失等问题展开了猛烈抨击。而这种抨击几乎是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于“生活适应教育运动”抨击的重演。与50年代末期人们所提出的对策一样,此时众多家长团体、教师、商界人士和政治家纷纷借助报刊社论、家长教师联合会决议等途径,呼吁基础教育要回归到真正的基础上来。让基础教育“回归基础”(BacktoBasics)成为众望所归。1975年盖洛普年度民意调查在问及如何才能提升美国的基础教育质量时,最普遍的民众意见是“基础教育要致力于教给学生基础的知识”①。
  综合来看,回归基础教育运动倡议者大致持有以下主张。
  第一,课程领域要强调基础学科的教学和传统道德教育。如小学阶段要强调阅读、写作和算术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3R(读、写、算)技能,中学教育要把主要的精力集中于教授英语、自然科学、数学和历史课程,取消学校的“社会服务项目”,取消装饰性的选修课,或者把泥塑、编织、做布娃娃、吹笛子、打排球、性教育等放在课外时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重新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生要爱祖国。
  第二,采用传统的教学和评估方法。让练习、背诵、每日家庭作业以及经常性测验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其中,成绩卡要用传统的A、B、C等记分或用百分制记分,定期发给学生,取消不经考试即可升级或毕业的制度,设立最低学业标准或最低限度能力测试项目(MCT),或进行熟练程度考试,经考试证明学生已掌握各年级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后,方可升级或毕业。
  第三,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反对过多的学生自主活动。
  第四,严明学校纪律,把体罚作为可接受的管理方法。学校应对学生的衣着和发型做出规定①。
  从实践层面来看,回归基础运动主要体现在州和学校两个层面上。在州的层面上,许多州将注意力放在出台相关法规来确保本州学生能够达到最低学业标准或最低能力标准的要求上。据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数据显示,1976年8月之前,已有29个州出台了相关法规或者采取了促进中小学生基本知识技能达标的相关具体行动②。截至1978年,已有33个州为中小学生设置了最低学业标准③。在各州出台的相关法规中,“测试”和“补习”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最核心的概念。例如,1975年新泽西州《公立学校教育法》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测试,州教育部门不仅要对那些成绩属于最低档20%的学生予以帮助,而且还要对测试分数低于所要求掌握水平65%的学生进行全州性的补习;1976年,佛罗里达州出台《教育责任法》,明确规定本州3年级、5年级、8年级和11年级学生必须参加基本技能考试,凡是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学生将被给予额外帮助或进行补课;1976年,弗吉尼亚州要求州教育委员会制定全州性最低教育目标,并开展阅读、语文和数学的测验,这两项任务必须在1978年9月之前完成;1976年,加利福尼亚州的相关教育法案也要求学生从7年级到9年级至少考一次,从10年级到11年级至少考2次,对那些未通过最低限度能力考试的学生,法律规定要开设补习班④。
  在学校层面上,许多学校开始采取多样化的强化教育基础的措施。有关资料显示,在1977年之前,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等城市的50多所学校已经开始了回归基础的改革尝试。这些学校一般会要求中小学教师注重阅读和数学教学,定期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佛罗里达州希尔斯巴勒县还具体规定了各年级基础课周教学“最低限度时间”,比如阅读和写作课最低教学时间为13小时以上,数学为5小时。许多城市学区还开始对学生进行最低学业标准或最低能力标准测试,严格毕业要求。例如,1976年5月,康涅狄格州曼彻斯特市决定对该市650名10年级学生的语文和数学进行试点考试;俄勒冈州塞勒姆市要求该市中学毕业证书只能发给完成基本技能课程学习且达到本市所规定的35项“能力表现指标”的学生。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上编
第一章 战后初期美国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二战”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冷战与战后教育的论争
第二章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教育
第一节 《国防教育法》和课程改革运动
第二节 民权运动与教育机会平等的斗争
第三节 向贫困宣战与教育改革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扩张
第三章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教育
第一节 社会弱势群体继续争取教育平等的斗争
第二节 基础教育的泛化与回归基础
第三节 社区学院和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与改革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教育
第一节 里根政府的基础教育改革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全面启动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教育
第一节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克林顿政府的基础教育改革蓝图
第二节 特许学校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
第四节 营利性大学的多样化发展
第六章 21世纪以来的美国教育
第一节 “911”事件对美国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21世纪以来联邦政府的教育政策

下编
第七章 战后美国教育哲学与教育思想
第一节 现代美国教育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当代美国主要的教育哲学流派
第三节 科南特的教育主张与改革建议
第四节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教育理论及应用
第五节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 战后美国教师教育改革
第一节 1945~1965年的学者型教师教育改革
第二节 1966~1980年的“二元化”教师教育改革
第三节 1981~2000年的专业化教师教育改革
第四节 2001年以来的高质量教师教育改革
第九章 战后美国少数族裔的教育
第一节 印第安人的教育
第二节 黑人教育
第三节 拉丁裔教育
第四节 亚裔教育
第十章 战后美国女子教育
第一节 战后初期美国的女子教育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女权运动与反性别歧视教育改革
第三节 美国反性别歧视教育立法及其影响
第四节 “男孩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的性别平等问题
第十一章 战后美国职业教育
第一节 生活适应教育运动与1958年《国防教育法》
第二节 1963年《职业教育法》与其促进教育平等的努力
第三节 生计教育运动的开展与职业教育概念的全方位拓展
第四节 系列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的出台与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