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媒介融合的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64664
  • 作      者:
    王润珏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润珏,女,媒介经营与管理博士,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主任编辑,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投融资部高级主管,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发展、媒介制度与政策、媒介经营与管理等。已出版专著《产业融合趋势下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等,发表专业论文三十余篇。先后参与“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等十余项科研课题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媒介融合是当前媒介发展的重要趋势,实现媒介制度与政策的同步改革与创新,关系媒介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更涉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作者以“媒介融合的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这两个理解媒介系统演化的关键因素作为经纬二线,以媒介发展及融合为背景展开论述,在纵与横两个层面展开深入分析,归结出“媒介融合的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价值取向与目标设定,给出了基本框架与实现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二、试点:制度创新的必要实践步骤
  “试点”改革是一个通过反复试错寻找帕累托最优的过程,是制度设计与具体现实相衔接的中间环节,也是一个新制度确立的过程。试点改革一般由政府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试点的主体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对新制度的搜寻、学习、试行、总结,以此形成对新制度效用的测评。
  “试点”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中常用的方式,也是媒介制度创新的必要实践步骤。这是由我国媒介对社会系统的广泛关联性和媒介制度变迁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制度研究认为,制度越是被整合进广泛的政治秩序当中,从而使一个制度的变迁以若干其他制度的变迁为条件,制度变迁的可能性就越小。媒介制度便是如此。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媒介系统在与社会、经济互动的过程中,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变迁与发展,也不断实现着自身结构的完善和功能的丰富,媒介制度也因此被深度植入特定的社会形态的结构和进程。新中国成立之初,媒介系统就以“党和人民的喉舌”定位被纳入国家事业单位体系,媒介制度是国家政治秩序的重要构成部分。始于1978年的中国媒介体制改革使媒介的生产力获得释放,经济属性随之彰显,中国媒介逐步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显示出事业与产业的双重特征。同时,作为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特殊部类和后发领域,媒介系统承担着分摊改革成本与风险的特殊任务。这就意味着,中国媒介制度变迁同时涉及中国改革的全部内容,包括社会改革、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三个层面,因此,有效控制媒介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舆论风险、意识形态风险和市场的失序与失控至关重要。无论是涉及产权的媒介核心制度探索,还是操作层面的运作机制创新,在每一次进行媒介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时,我们都必须慎之又慎。
  试点改革是控制制度变迁成本的有效途径。“降低交易费用”是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但制度改革本身也会存在“改革成本”。这些成本来源于既有制度的自我加强效应和新制度选择的潜在风险。对我国的媒介制度创新来说,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其他产业领域的制度改革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创新性制度,但这些制度又需要与中国媒介具体现实结合进行取舍和修正;另一方面,媒介制度改革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可能带来政治、经济和社会性的风险与成本。采用试点改革的方式不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制度的实验,及时淘汰不适用的措施,还能在有限范围内对新制度的“改革成本”进行估计和测试,从而缩短制度供给的周期、提高制度选择的效率,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例如,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启动时,新闻出版系统的2l家试点单位分成三类进行了试点改革:第一类是山东大众、新华日报、河南日报、深圳报业等4家党报报业集团,主要是以机制创新、增强活力为主,进行事业、企业两分开的试点,即将主业(党报)与其经营部分相分离,其发行、广告、印刷及传输等经营部分组建为企业;第二类是7家出版集团(出版社)和经营性的4家报社,以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主,进行从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转变的试点。第三类是6家发行集团,作为已经和正在转制的企业,主要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新型市场竞争主体为目标,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的试点。
  试点改革为利益结构的调整与适应提供了缓冲期,降低了制度改革的难度。制度的形成是相关利益主体多次反复博弈的结果,制度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与之共存共荣的组织和利益集团。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必然使现有利益格局遭到破坏。由于既得利益主体对新制度收益的不确定性,它们通常会选择加强现有制度,从而形成对制度改革的阻力。媒介制度试点改革能够为相关利益主体提供知晓、理解和学习新制度的时间和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潜在利益和改革风险的评估。同时,“试点”还具有示范效应,局部或特定范围内的成功是改革动力提升的引擎。例如,1994年《金华日报》的股份制改造,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成立,1999年电广传媒的挂牌上市等都对传媒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媒介发展与媒介制度演进
  第一节 媒介与媒介制度的相互作用、共同演进
一、技术、制度:媒介系统演化的关键要素
二、媒介发展:媒介制度演进的内生动力
三、风险、不确定: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
  第二节 中国媒介发展与媒介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
一、党管媒介:中国媒介制度的初始选择
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媒介制度第一次改革
三、采编与经营剥离:媒介制度第二次改革
四、事业与产业两分开:媒介制度第三次改革
  第三节 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典型特征和行动逻辑
一、政府:媒介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
二、试点:制度创新的必要实践步骤
三、渐进:媒介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
四、均衡:媒介制度设计的核心目标
第二章 中国媒介融合的现时状态
  第一节 中国媒介融合的现实环境
一、社会转型进入矛盾凸显期
二、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期
三、全球化进程加速
  第二节 中国媒介融合的发生与发展
一、中国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
二、传统媒体的数字化之路(1993-1999年)
三、商业网站的初生与成长(1997-1999年)
四、合作与创新中的融合发展(2000年至今)
  第三节 中国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制度与政策
一、媒介融合制度与政策的演变
二、多头管理:难以突破的制度困境
三、权力寻租:难以避免的制度障碍
第三章 不同国家媒介融合的制度设计与实践
  第一节 媒介融合的制度框架
一、美国媒介融合的制度框架
二、英国媒介融合的制度框架
三、日本媒介融合的制度框架
四、韩国媒介融合的制度框架
  第二节 媒介融合制度设计的共性与差异性
一、不同国家媒介融合制度设计的共性
二、不同国家媒介融合制度设计的差异性
  第三节 媒介融合制度的审视与检讨
一、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反复校调
二、市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艰难平衡
第四章 中国媒介融合的制度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 利益群体的主体构成及其制度偏好
一、利益群体主体构成及其关联方式的变化
二、政府:多重角色、多重取向
三、企业:市场收益的最大化
四、公众: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媒介:寻求"政府-市场-公众"间的平衡点
  第二节 冲突-协调:相关利益主体的反复博弈
一、政府与媒介之间的博弈
二、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
三、关于公共性媒介服务的博弈
四、传媒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博弈
  第三节 目标-现实:决定媒介制度供给的核心问题
一、媒介制度本身的复杂性与稳定性
二、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锁定轨迹
第五章 中国媒介融合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价值取向与目标设定
  第一节 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技术逻辑的显影
二、虚拟与现实的对接
三、疆界与边界的模糊及再划分
  第二节 中国媒介融合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的价值取向
一、平等
二、安全
三、效率
  第三节 中国媒介融合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的目标设定
一、合理媒介体系的建构
二、公民媒介素养的整体提升
三、有效治理模式的探索
第六章 中国媒介融合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基本框架与实现路径
  第一节 制度安排:中国媒介运作的规则设定
一、政府部门结构和职责的厘清
二、技术和服务标准的制定
三、相关法律的建立和健全
四、行业自律体系的建设
  第二节 政策选择:中国媒介发展的行动指引
一、既有政策的延续与完善
二、回应变革的政策调整与创新
三、与改革进程匹配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第三节 中国媒介融合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的实现路径
一、媒介治理思路的调整与政府角色的转变
二、自发形成与理性选择相结合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