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38435
  • 作      者:
    王伟光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新大众哲学﹒4﹒认识论篇: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吸取了历史上教科书的成果,自觉地以大众化为宗旨,引用很多生动活泼的例子,深入浅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对普通大众深入把握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大众的哲学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在表达方式上,力戒纯粹的抽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又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反对不可知论,坚持科学的可知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排除了旧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直观性,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实现了认识论与唯物论、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认识论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人们指出了通往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路径,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
  一、实践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
  ——纸上谈兵,亡身祸国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生卒年不详)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前308一前266年)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一前260年),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赵括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赵奢并不看好赵括,反而很替他担忧。赵括的母亲询问原因,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危险的,战争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赵括只是纸上谈兵,并把它说得很容易。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则已,若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赵奢死后,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一前245年)任命赵括为将,代替廉颇(生卒年不详),与秦国作战。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他下了一道命令:“秦国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秦国大将白起(?一前257年)则布置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把赵括的军队引了出来,切断了他们的后路。赵军被困四十多天,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赵括亲自带领精兵搏战,被秦军乱箭射死。白起叫人挑着赵括的脑袋,命令赵军投降。赵军已经饿得没有力气了,一听说主将被杀,全都扔下武器投降,40万赵兵被秦国全部活埋。
  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没有亲身实践的经验。他刚愎自用,对于战争的理解只是书本上的,照搬照抄兵书上的条条,不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听正确的意见,不尊重前人的经验,到头来只能招致失败,落得个亡身祸国的悲惨下场。
  明朝刘如孙(1313一1400年)根据赵括的故事,写了一首题为《湘南杂咏》的诗:“遣使频年赴帝京,名为计事岂真情。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诸镇一如唐末岁,孤忠谁是李长城?山河依旧天如水,愁听寒鸦日暮声。”后来,人们从“朝野犹夸纸上兵”的诗句中,引申出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批评轻视实践、空谈理论、脱离实际、照搬照抄的恶劣学风。
  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告诉人们,要获得真知,干成实事,就必须重视实践、联系实际。苟子(前313一前238年)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南宋词人陆游(1125—1210年)也以重视躬行践履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展开
目录
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观总论
一、第一个伟大发现——拨开社会历史的迷雾
二、旧历史观的根本缺陷——罗素悖论与旧历史观的认识难题
三、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从“灵魂不死”说起
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解开人类历史奥秘的金钥匙
五、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的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毛泽东与梁漱溟的一场争论
六、科学说明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结语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历史决定论
一、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逻各斯”与社会规律
二、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社会有机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三、人类社会发展“最后动力的动力”——强大的古罗马帝国为什么衰亡了
四、历史发展的“合力”作用——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从波匈事件看社会主义社会
矛盾问题
结语
做历史发展的促进派——历史选择论
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风云际会的近代中国
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历史选择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错在哪里
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人民唯一正确的历史选择
结语
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利益论
一、利益牵动每一个人的神经——关于司马迁的利益观
二、物质利益是人类最基本的、首要的利益——古希腊女神厄里斯的
“引起纷争的金苹果”
三、利益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遇到的利益难题
四、人类发展史就是利益矛盾及其解决的历史——从法国大革命看利益矛盾的历史作用
五、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共产党人怎样对待利益问题
结语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群众观
一、民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导力量——一位历史学家的“质疑”
二、民心是天下兴亡的晴雨表——民谣《你是一个坏东西》在国统区的流行说明了什么
三、民主是打破历史周期率的利器——黄炎培对毛泽东的耿耿诤言
四、民生是高于一切的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民谣《老天爷》到“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结语
附录《新大众哲学》总目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