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449277
  • 作      者:
    舒童著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舒童,女,1983年生人,心理学硕士,专注于对幼儿、儿童心理的研究和解读。从事图书撰写工作逾七年,曾参与编写多本指导父母以儿童心理为依据教育孩子的书籍,已有《妈妈如何看穿孩子的小九九》《上班族妈妈教出好孩子》等多本图书付梓上市。

展开
内容介绍
  一本专门描述儿童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及其真实需求的儿童心理学普及类读物。全书用国内外权威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解释儿童身上所体现的特征及及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旨在给予家长父母在孩子教育和沟通方面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及其问题解决都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全书用作者接触到的典型案例穿插文中,内容具体,语言通俗,寓理论于实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世界上尚无两片相同的叶子,当然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对孩子心理的充分了解之上。就如中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所说:“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有效,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要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
  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气质、个性,这些特性组合起来就是孩子的性格。性格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来区分,每种性格类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对于父母来说,成功的教育就是强化孩子性格类型中好的一面,压制或者消除其中不好的一面。在这种“扬长避短”的努力之后,孩子的性格就会越来越完美。而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决定命运的,因此,性格好的孩子,其人生际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么,父母怎样了解孩子的性格呢?从宝贝呱呱坠地的那天开始,他的性格就开始从睡姿、哭声等各种行为中表现出来;孩子稍稍长大,他的语言、爱好、活跃程度,也都在表现着他的内在特质。父母只要耐心解读孩子的行为、语言,就能了解孩子的性格,知道应该如何引导他健康成长。
  在儿童心理学领域,划分性格类型的标准有很多种。下面这介绍一种浅显易懂、能给父母更多指导的划分方法。
  第一,好动型。好动型的孩子恰恰应了“动如脱兔”那句话,而几乎没有“静若处子”的时候。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静止”是一种煎熬,是对生命的浪费,只有动起来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尽管他每天会累得筋疲力尽,但却乐此不疲。
  好动型的孩子在小时候常常会让父母发狂,但长大后往往能给父母带来惊喜。这类孩子虽然顽皮,却也十分顽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勇往直前。在当今社会,很多优秀的领导者都是这种“精力充沛型”的人才。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有似火的热情、永不放弃的精神,将来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因此,无论这类孩子怎样让人“头痛”,父母都要保护他的这份热情,不要轻易打击、批评孩子,这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很差劲。并且,一味要求他们像别的孩子一样听话或乖巧,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对于这种孩子,父母要做的,就是尽量给他们一片“疯狂”的天地,让他们可以尽情释放自己;但也要给他们制定一套规则,一旦离了自己的小天地,就要适当收敛“疯狂”本性,乖乖听话。
  第二,安静型。这类孩子习惯站在人群的后面,喜欢安静,主动和人交际的意识弱一些。不过,这并不代表这类孩子一定是不自信的,他们只是适应陌生环境的速度慢一些,也就是俗称的“慢热型”。其实,对于这类孩子来说,他们往往能做个冷静的旁观者,可以发现常被外向性格的人所忽视的细节。很多专家都认为,容易害羞的孩子通常是个很好的倾听者,加上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因此他们常常能听到别人“没有说出口的话”。如果需要训练这类孩子的交际能力,让他们走出封闭的“壳”,父母需要记住,不能强迫孩子与人交际,否则只会让他变得更加封闭。应多给他安排一些“一对一”形式的游戏,这能够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受到安全和自在,不会有害怕的感觉。
  第三,敏感型。如果说安静型的孩子“喜欢”安静,那么这一类型的孩子就是“依赖”安静。热闹的环境会让他们觉得不自在,他们胆小、不爱讲话,不太喜欢出头露面。他们的情感十分细腻,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受到表扬,他们会立刻变得很开心;一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脸色也会立即黯淡下来。他们普遍的优点是安静、遵守秩序、想象力丰富、善于观察细微的变化。但他们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过于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做事情极易受到外界暗示的干扰。下面举例说明这种性格给孩子带来的坏处。
  破窗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他将同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不同的社区,一个是富人区、一个是贫民区。结果显示,前者在一个星期内都安然无事,后者却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接着,津巴多将停在富人区的汽车的一块车窗玻璃敲碎了。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被偷走了。显然,那个偷车的人是受到了“破窗”的暗示,认为这里既然有人做了坏事,那么自己做一点也无妨,于是就将车偷走了。
  出于对敏感型孩子心理的保护,父母要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否则他们会被父母的“坏评价”所引导,最终成为一个“坏孩子”。如果父母能够经常鼓励他们,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动力,努力朝着好的方向前进。另外,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这类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父母要尽量创造一种轻松、欢乐的家庭氛围,帮孩子克服过于敏感的情绪反应。
  第四、散漫型。这类孩子与敏感型孩子的表现截然相反,他们很少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对自我的要求很低,对于诸如比赛、考试之类的事情也不怎么放在心上,更多时候是“临时应付”。但这类孩子却有一个明显的优势:由于他们不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很少为别人的看法所累,往往活得更加自我和快活,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也不会表现出过多的消极和紧张情绪。正是因为这种自由洒脱的态度,这类孩子往往能够轻松适应公关和市场营销等。
  这类孩子的缺点其实并不明显,他们遇事时虽不那么“积极”,却能显示出临危不乱的良好心理素质。不过,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过于散漫,可能会缺少上进心。这时,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规划一些有建设性的事情,比如让他参加班长竞选,或者学校运动队的队长选举。这些都能发挥孩子的优势,弥补孩子在竞争力方面的不足。
  从实际来看,没有哪个孩子会完全属于一种性格类型,其性格往往是由几种类型组合而成的,只不过某种类型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另外,父母应该明白,不管孩子属于哪种性格类型,都要顺其自然,要在接受孩子原本性格的基础上,加以良性引导,发掘孩子身上的特质和潜能。要知道,强势地改变是弊大于利的。人生的成功没有固定模式,只要有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哪种性格类型的孩子都可以获得很好的人生经历。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宝贝心思知多少——爱他要先了解他 4
1、了解孩子性格类型,量身打造教育方案 4
2、童年时期必经的那些心理体验 7
3、父母不可不知的3-12岁“水泥期” 9
4、“反抗期”到了,需要“压迫”吗 12
5、你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吗 14
第二章  打造优质环境,培养一个优秀小孩 16
1、家庭环境是塑造孩子心理的大魔术师 17
2、父母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 19
3、强势父母背后的“无个性”孩子 21
4、“三高家庭”下孩子的畸形心理 23
5、家庭战火,“劫后余生”的孩子不好过 25
6、抚平“单飞”给孩子带来的伤痛 27
7、让孩子学会适应,轻松搞定各种处境 30
第三章  雕塑品格,给孩子打好心理底子 32
1、一定要培养出受益一生的自信 33
2、让孩子有主宰自我的能力 35
3、给孩子一副勇于承担的肩膀 37
4、给孩子一支“避雷针”,教他疏导坏情绪 39
5、培育一个专心做事的小孩 41
6、乐观是孩子必须掌握的能力 43
7、谦虚是孩子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 45
8、教孩子拥有好人缘,给他快乐一生 48
9、诚信——孩子一生受用的品质 50
第四章  拨开怪异行为的迷雾,认清孩子心理本质 52
1、撕书、拆玩具,破坏并非孩子本意 52
2、虐待小动物的孩子心里有一颗定时炸弹 55
3、“匹诺曹”附身,孩子为什么要说谎 57
4、老和妈妈对着干,孩子走入了“禁果效应” 59
5、有恋物情结,孩子需要情感寄托 61
6、沉默不是金,孩子或有社交恐惧症 64
7、小小“人来疯”,背后心思知多少 66
8、戒不掉撒娇,孩子的真实目的何在 68
第五章  言为心声,聪明父母这样听孩子说话 70
1、“只能我自己吃”——孩子的占有欲在作祟 71
2、“妈妈,我给你讲故事”——孩子有沟通的渴望 73
3、“我就不原谅他”——孩子心胸过于狭窄 75
4、“山区的小朋友真可怜”——激发孩子的同理心 77
5、“爸爸我不让你走”——警惕儿童分离性焦虑 79
6、“妈妈只能夸我一个人”——极具破坏力的嫉妒心理 82
7、“我的功劳最大”——缺乏团队意识的孩子不受欢迎 84
8、“他长得太丑了”——以貌取人是必须改变的价值观 86
9、“我不好意思说不”——不会拒绝的人生最累 88
第六章  踢开心灵绊脚石,消除孩子成长的心理障碍 91
1、孩子请走出来,角落不是你的天堂 91
2、缺乏热情,孩子难有美好的未来 93
3、爱哭的孩子,眼泪不是你的武器 96
4、有礼貌才能成为有素养的人 98
5、优柔寡断让孩子远离成功 100
6、让怕黑的孩子爱上夜晚 102
7、强化定律让孩子形成勤奋好习惯 105
8、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07
第七章  坚守尊重原则,给孩子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 109
1、温和的话语似春风,吹开孩子的心房 110
2、蹲下来跟孩子交流,做孩子的“自己人” 112
3、对孩子放手,给他百分百的信任 114
4、父母统一言行,给孩子明晰的概念 116
5、孩子的人生,交给他自己做选择 119
6、转个弯,让孩子接受自己的看法 121
7、孩子也有隐私,需用心呵护 123
8、“南风法则”,宽容永远比惩罚更有效 126
第八章  因势利导,让孩子打心里爱上学习 128
1、用“椰壳效应”克服孩子厌学心理 128
2、培养“动机”,让孩子主动埋头学习 131
3、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的学习助力 133
4、爱孩子应该胜过爱分数 136
5、“感官协同效应”助力孩子学习效率 138
6、遗忘曲线规律,让孩子“记忆犹新” 141
7、“7±2效应”,巧妙的学习模式 14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