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诗写于义熙十二年(416),渊明五十二岁。
本年八月,刘裕北征后秦,世子义符留守建康,延请周续之馆于安乐寺讲《礼》月余,复归庐山。“(江州)刺史檀韶请续之出,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所住公廨,近于马队。是故渊明示其诗。”(肖统《陶渊明传》)
但是请几个饱学之士在马队旁边校书讲《礼》,真是有些不伦不类,近于滑稽。诗人对周、祖、谢三人还是很友善的。诗中扬抑交替,最后善意相招,此诗显示了渊明继承了传统的婉讽特色。
[校注]
①此题,一作示周祖谢,一作示周椽祖谢,今依李本。周续之:字道祖,博通五经,入庐山事释慧远,与刘遗民、陶渊明号称“浔阳三隐”。祖企、谢景夷:据萧统《陶渊明传》所记,二人皆为州学士。郎:对男子的尊称。逯本此诗题作《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时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应该指出,“时三人共在城北讲礼校书”语本萧统《陶渊明传》,后人引以为注,遂讹添诗题,不足信。
②疴:病。颓:倒塌,衰败。颓檐:破败的房子。欣:欢喜,一作经。今依曾本。
③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闲:间,间断。意中人:所思念的人,指周续之等三人。
④寻、常:古代计量长度的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邈:遥远。何:一作无,一作所,今依曾本。这两句是说,我和你们相隔很近,但为什么道路显得那么遥远,
⑤周生:指周续之。生:旧时对读书人的称呼。述孔业:传授孔子的儒教。祖、谢:祖企、谢景夷。响然臻:响应而至。臻:至,到。
⑥道:孔予的儒家之道。向:将近。斯:这,指“道”。斯闻:闻斯的倒装。
⑦马队:养马之处。讲肆:讲堂,讲舍。校书:校对。订正书籍,即校勘《礼经》。勤:勤奋。
⑧言:语助词,无意义。诲:劝说。子:一作客,今依曾本。颖水:河名,发源于河南登封县境,入安徽省境淮水。晋时皇甫谧《高士传》记,传说尧时有位隐士叫许由,隐居于中岳的颖水之滨、箕山之下,尧召他出来做官。许由不愿听,洗耳于颖水。陶此诗意在以隐居相召。后一句,一作“但愿还渚中”,今依曾本。
[汇评]
赵泉山曰:按靖节不事观谒,惟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舍是无他适。续之自社主远公顺寂之后,虽隐居庐山,而州将每相招引,颇从之游,世号通隐。是以诗中引箕、颍之事微讥之。(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二)
语语讽刺,复闻扬之,非肆抑之,讲《礼》不如从我同隐,自抬身分。(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二)
周掾续之,为浔阳三隐中人,不同祖、谢,乃应江州檀韶之命,讲《礼》城北,固有不满于元亮者。其言从我颖水,盖招之也。(清蒋薰评《陶渊明诗集》卷二)
续之已入庐山,会剌史檀韶苦请出州,在城外讲《礼》,所住公廨近马队,故讽之,终要以颍滨。(清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三)
讥苟就也。公之学行志节见于此矣。(清李光地选《榕村诗选》卷二)
诗似有冷讥,然日“念我意中人”,又日“思与尔为邻”,语意真切,又不似讥讽。(清张潮、卓尔堪、张师孔同阅《曹陶谢三家诗·陶集》卷二)
鲁两生不肯起从汉高,况见此季代篡夺乎?故劝之从我为箕、颍之游也。(清何焯《义门读书记·陶靖节集》)
起手纡曲有情,“道丧”二句一扬,为下抑之张本,末结出讽刺本意,婉而多风,即起处“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一诘便已舍讽刺之意,隐然见我自抱病固穷,而若辈何以违离于咫尺之地,得非贪荣慕利,守道不终而然耶?(清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