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得到的胜过我给予的
第一部分 教育的可为与不可为——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不好的学生
特殊的学生
“不是你的错”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每个孩子都有伤——为何家会伤人
迥然不同的经历
向内归因还是向外归因?
多倾听、多了解
权力侵犯权利——为何学校会伤人
拒绝考虑差异
追求整齐划一
“我喜欢的都是你们反对的”
教师是学科的
权力的滥用
“最好”是“好”的敌人
“五道杠少年”
过早和过度的竞争阻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缺乏合作
自省是洞察力的来源
被简单复制的经验
未经省察的经验
未经省察的感动
“我是好老师吗?”
不把差异当作偏差
相同行为背后不同的原因
普遍存在的错误诊断
被忽略的委屈感
课堂选择与生活选择
理解儿童,最困难也最紧要的功课
第二部分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教师的角色和立场
在其中的协商者
问题比答案更有力量
你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
在两难情境中必须确定你的价值格序
记录自己的教育行为
在其中的观察者
对抗心理恒常感
用心去做值得做的事
指向改善的质性研究
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班级和学校容量过大是最需要改变的
不伤不服
坚定地“不打”
直面无意识的错
你所以为的好
培养班干部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好习惯都是训练出来的?
好看的教育场景就是好的教育?
寻找帮助孩子迈向自由的教育
不一样的父母和教师
整体温和的教育
站在孩子这一边
第三部分 谁要拾走影子,谁就拾走光芒——品行教育的实践
教育是一种人际过程
令人常感沮丧的课堂
单元主题式教学的尝试
“超级老师”和“永远的学徒”
教育中的自悟自觉
从故事开始
用故事替代说教
用故事替代训斥
用故事表达期望
用故事帮助学生辨识情绪
相信故事的魔力
遵从自然的节律
养一盆植物
培养并顺应内在的节律
照拂孩子们的身体可以减少行为问题
尽力提供解释和选择
提供解释
提供选择
明晰规则和限制,并帮助学生内化
“我有自己的准则并奉行不悖”
最艰难的理解
明确物权
平静地和孩子一起承担后果
关键是建立起相互关心的关系
尾声 我们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时下的课堂和学校的确是强者权力不受约束、被习惯性滥用的地方。学生缺乏对规则基于理解的服从、学生对教师充满恐惧导致众多的问题行为,这才是当下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最大的积弊。必须承认,很多问题学生实际上是偏见和强制教育的产物——过度压制导致的扭曲——他们中的多数最初仅仅表现出与同伴的差异,却被成年人当作行为偏差予以矫正。
期望通过徐莉编著的《没有指责和羞辱的教育——小学品行教育实践》提请省察时下的教育和教养方式。
——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