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理想一味逐利,教育迷失了什么?
近年来,民生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从广义的范围来说,凡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是民生问题。因此,除了“米袋子”、“菜篮子”之外,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都同样关系到民生福祉,曰渐成为舆论的焦点。教育原本作为开启智慧、促进个性发展的公益活动,近来却成为“入学难”、“入学贵”的代名词,沉重的负担已使普通民众不堪承受,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教育在当下已经成为经济的附庸,从而迷失了自身的价值和目标。
诚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卜分密切,因为教育可以为经济的发展培养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而经济的增长也同样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如果要论及教育的本质,终究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首要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完善、拥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合格公民。可以看出,教育确实具有促进经济的功能,但却并不应当是它的全部。而把发展教育与提升经济指标联系起来,或者让教育完全被经济牵着鼻子走,则是对教育的极大的误读与误导。以下仅举两例来分析由此带来的危害性。
一是,用所谓的经济手段来解决教育问题,其结果是直接导致经济利益主导了教育活动。比如,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择校”题,由于学校之间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家长们都希望把自己的子女送进“名校”,所以择校之风盛行。为了能将孩子送人“名校”,家长们买“学区房”、交“赞助费”’甚至送礼托关系,而一些学校也以此作为敛财手段。这样一种典型的“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教育问题”的现象,带来的只能是社会的更大不公,以及对学生造成“金钱至上”的负面影响。
二是,以所谓经济指标来衡量教育,其结果是直接导致教育目标的扭曲。以高校的就业问题为例,大学的理想,原本在于探究学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但是,当今高校发展的目标却更多地受经济指标牵制。由于盲目地信奉教育投资理论,所以,大学扩招成为人力资本的再投资,甚至以此作为扩大内需的途径,导致厂高校的盲目扩张,大学生人数的成倍增长,而师资配备、人才培养方式却并没有相应地转变,这就造成高校教学质量的直线下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并进而造成丁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问题产生之后,高校之间又陷入了比拼“就业率”的怪圈,高校间大搞就业排名,并以就业率来评价大学的办学成效。这种片面地以就业为评价指标的导向,导致了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更多地倾向于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基础学科的建设,忽视了学生人格的成长、人文素养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提升等等。在“以经济指标衡量教育”的大环境下,人们更多地将大学教育理解为一种“职业”的教育。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因此更加功利化,上大学似乎就是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而不再是为了“品性的陶熔、智慧的创获、民族与社会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第一任校长、教育家孟宪承先生语)。
……
展开